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月色山河

甘孜日报    2019年07月22日

      ◎张玉泉

     月色顺着山坡流淌下来,雾气在山峦上铺起一层乳白。

     我听见各处的鸟叫声渐渐低沉,遥远如梦中的啁啾。

     多少年未曾回到故乡的山野,而这夜色却如同一幅深沉的画卷,镌刻在我的脑海。

     大山是我此生的依偎,走进风雨的都市,却依旧忘却不了月色的朦胧,每当夜色降临,就会在心头照常升起。

     儿时多半时间是在北山上度过的。每一片山林中,都曾留下我的脚印。白色的沙粒在栎树的脚下,粗犷地展示着健壮的肌肤。树根在雨水的冲刷下,露出一段段怪异的形状。山路在林野之间深藏,那是我必经的道路,每一处弯曲,每一处陡峻,每一处山石的堆积,都自然而又从容。

     坐在晚春的夜色中,我仿佛早已经忘记了自己。我也是自然的一处特写,在不安的深夜游移。脑海中闪现着森林中的夜相,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他们此生都必须在此处安家。他们的家,和我的家一样的简陋,在树枝上或者在树丛中搭建一个巢穴,在石缝里挖掘着自己梦中的理想家园,在山林中寻找着可以充饥的食物。

     我的茅棚搭建在半山腰。这是一块天然的平地,细沙长期冲积,在一块褐色的石头前停歇。石头上布满了苍老的苔藓,他们为这块古老的石头包装上美丽的外衣。茅棚是人字形的,栎树的树枝厚厚地覆盖住屋顶,遮挡住炽烈的阳光和密集的风雨,让我不至于面对自然的风雨无处遁形。

     茅棚内是由栎树干搭设的简易木床,地上堆放着父亲的衣物和拾蚕的顶筐。顶筐是圆形的,直径大概有一米多的样子,用一根粗壮的杨桃杆做径。

     在夜色升起十分,父亲要到山脚的小溪边打水。我则在茅棚边的火堆边烧火。柴火是最不缺的,到处都是干枯的枝条。父亲用几块石头,搭起了简易的锅灶。锅灶经过多日的熏烤,已经变得漆黑。火苗闪烁着温暖的锋芒,舔舐着黑色的锅底。山上是没有菜的,只有用铝锅来熬粥。

     不到半个小时的时辰,白米粥已经熬熟。父亲用碗乘了,随意在树枝上崴下两根树枝来,作为筷子,便开始了进餐的环节。我端碗坐在山腰的石头上,在晚风地轻抚下,将半碗月色喝了下去。身体渐渐的暖和起来,感觉到身上的露水更加的湿重了,周围的湿气围拢上来,夜色像是一团迷离的雾,紧紧地包裹我的身体。

     而我身边,没有可以依偎的温暖。我是北山上一只独立行走的兽。父亲像大山一样的沉默,他在蚕场里到处查看。留下我坐在高处的石头上,不安地打量着山上被黑夜弥漫的森林。每一棵树仿佛在夜色中,都沉淀进了梦乡。他们的枝叶,在风的摇动中轻轻地歌吟。

     远处的山路上,偶尔闪过一道汽车行进的光柱。那是多么渺小的人类,在北山的荒野中寻找家园。我知道,背后的山林是寂寞的,他们在忍受岁月的磨砺,逐渐的丰盛,枝头更加的粗壮,笼罩住北山的赤贫。山林深处,还会有高高低低的灌木丛,栖息着另外的生物,他们也会在午夜时分,紧紧地相互拥抱在一起,等待着清晨的到来。

     父亲巡检回来,坐在茅棚外的沙地上抽烟。我看见父亲,披了一身的月光,面对着蚕场安详地沉思。这座蚕场是我来年上学的学费。等到蚕儿转完场,蚕儿就会在栎树上结出雪白的茧子,就可以卖到乡里的供销社,换回票子。

     蚕儿是恐惧雨儿的,特别是正当蚕儿生长的季节,遇上绵绵细雨,就难以在体内生成蚕丝。蚕儿也是害怕鸟儿的,贪嘴的鸟儿上山来,专挑肥壮的蚕儿掠食。我白天的任务,照常是手持一米长的竹吧嗒,不停地摇动,恐吓鸟儿散去。

     我也学会父亲一样,面对半山的雾色发怔。后山腰的凉风,吹着我的后脑勺,有了一种奇异的感觉。在父亲的感觉里,山野里有阳有阴。大凡缺少阳光照耀的地方,就会有各种的不可见的灵魂,夺取儿童的魂儿。

     我却要不惧这夜色的黑,在山林中自由地穿梭。甚至在荆棘丛中,与那些孤独的坟丘相遇。柿子树下的坟丘,也有他的来历。那是一个饿死的灵魂,被埋在了深山。山野曾经是富有的,而人类的精神视野却不能在时代的局限中实现突破。我知道有个年代,所有的亲人们都渴望在山野之中,寻找到果腹的食物。父亲在一片杂草丛生的野地上,撅起一棵麻根,告诉我食用的方法。麻根黏黏的,带着一丝苦涩,一丝微甜,一丝麻味。我仔细地咀嚼,仿佛在咀嚼父亲的记忆,咀嚼一个时代的辛酸,咀嚼父亲温暖的目光。

     我也曾在夜色中学会用石头取火。发着光芒的白色石头,在认真的敲击中闪烁着火星。他们是山野给予的馈赠,在一片腐朽的栎树枝叶中渐渐地燃起希望,燃起炊烟,燃起对生命的渴望。

     就像是昨夜,我依旧在山上逗留。多少黑夜的体验,都在记忆中沉淀成一笔宝贵的财富。我在山上到处行走,仿佛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在山路的崎岖处,在风卷林涛之中,在山野的善良中,寻找到了精神的寄托。


  • 上一篇:夏日茄子香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