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9年11月01日
◎钱国宏
走进云南省的傣家村寨,那精美高耸的钟楼,青葱蓊郁的宽叶芭蕉等等,都让我耳目一新,流连忘返。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却还是绿荫丛中、大金塔下那一方方独特精致的傣家水井,它们像一枚枚晶亮而精致的棋子,镶嵌在傣家村寨之中,在晴和的阳光下,闪耀着文化和艺术的璀璨光芒。
傣族是一个崇尚水的民族,泼水节便是傣族最著名的节日。饮水思源,在傣乡几乎到处都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水井。这些水井因地而设、因需而建,或在树荫下,或在主楼旁,或在村寨中间,或在小径尽头,散落有序,透着傣家人对水井的尊崇与热爱。
走过全国很多地区,也见过无数水井,但傣家水井较之其他地区的水井,更显精致与庄重,更显华美与艺术。傣家水井有四个最明显的特点。
井建塔下。别地的水井多半是露天的,讲究点儿的就在水井上方建个亭子,以遮风雨、挡沙石。而傣家水井则全部建在佛塔之下,其井亭居然是华美壮观的佛塔!傣族同胞信仰佛教,故而傣家把佛塔建在圣洁的水井之上。这些水井上的佛塔(实际上就是“井罩”),造型各异,华美端庄,千姿百态,精巧美观,极富民族文化特点。有的井罩是飞龙作底,上置独立佛塔;有的是大象作底,上置大塔与小塔;有的是孔雀作底,上置三座小佛塔。每座塔尖上都系有风铃,清风吹来,铃声叮当,悦耳动听。在井罩外壁上还镶嵌着一面面反射着阳光的小圆镜,这是建井时全寨人家献出来的,这不仅起美化水井外观的作用,还象征井里的水,像明镜那样干净;傣家人的心灵,像明镜那般纯洁。井罩还雕绘有各种图案,高雅华丽,彰显着傣乡的民族艺术和对水的虔诚。
井制统一。在傣家村寨,所有水井的井台、井栏、井筒,均用青砖和水泥筑成,坚实美观,经久耐用,体现了傣族同胞对美的理解——实用性与审美的有机结合。井台外是一道防止井外污水倒流入内的井栏,保护着井水的洁净。井栏上还放有用竹筒做成的水瓢,供众人打水之用。水瓢的柄很长,打水时,人们不用走近水井,只需用长柄水瓢就可以伸进井中舀水,再倒入水桶之中。-这种设计独具匠心,既简易方便,又保护了水井的洁净,充分体现了傣族人民对水的重视。
井设祭日。在傣乡,水井和大象一样,成为傣族同胞心目中的圣物。他们专门为水井设立了一个隆重的节日——“祭井日”!这在全国各地是独一无二的创举,它充分体现了傣家人对水井的尊敬,和傣家人对水的虔诚崇拜。水井建成的那天便定为该井的“祭井日”。到了“祭井日”这天,全寨男女老少都穿着民族盛装,来到水井旁清扫卫生:妇女清扫井旁的杂物,并将井台、井栏、井筒擦抹干净;壮年男子则下到井底,进行清淤,将井沉积的淤泥淘净;而村寨中的年长者,则会亮出自己多年的手艺,将井罩彩绘一新,同时也将井上的佛塔修补、粉饰一新,使这眼井年年以崭新的姿容迎接勤劳的傣家人。
井如神祇。在傣乡,人们视井如神灵,不仅珍爱维系他们生命之脉的水井,而且护井如神祇,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傣家人对水井也是敬若神明:孩子们从不到井边玩耍,妇女们从不在井边淘米洗菜洗衣服,男人们也从不在井边饮牲畜,每个人都会随时冲刷井台、护栏,清理附近的杂草杂物……这此虽然与傣族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分不开,但也不难看出傣族人民对水的感情和崇敬。
如果说旖旎的风光是傣乡引以自豪的的话,那么傣家水井就是傣乡千百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展现的不仅仅是傣族人独特悠久的水文化民俗,还有傣家人水一样洁净无瑕,纯真向上的美好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