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东西扶贫协作的“马达样本”

甘孜日报    2019年11月01日

移民新房。


村民学习技术。

◎本网记者 谢臣仁 文/图

深圳,东部大都市;马达,西部小山村。深圳在大海之边,马达在高原之上,远隔千里,但两地相亲相聚,早已没有距离。

走进德格县错阿镇马达村,只见藏房整齐分布,村级活动室里洋溢着欢声笑语,感恩广场上大家翩翩起舞,而村头的产业基地已初见雏形……马达村已经今非昔比。这,正是开展东西扶贫协作后带来的巨大变化。

作为东西扶贫协作的援建市,深圳不贪大求全,大主题统揽、“小切口”进入,“沉入”基层、振兴乡村、惠及村民,创造出东西扶贫协作的“马达样本”。

建起安居幸福家

面临蜿蜒清冽的河流,背靠绿草茵茵的山峰,头顶漂浮游走的白云,感恩广场居中而建,186座新房左右分开,整齐地分布在纵横交错的水泥道路旁,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成为鲜艳的亮色……马达村舒展出一幅美丽村居图。

走进村民四郎多吉的院落,只见一条两米宽的水泥过道把院落分为左右两块,左面是停着一辆农用车的停车坪和安全饮水井,右边是一块菜畦。走进房内,那更是别有“洞天”:宽敞的客厅按照民族特色精心装修,四壁彩绘着有关藏民族的传说故事,五张藏床贴墙而放,四张茶几上摆满藏式糕点和水果,一个50英寸的大电视正在放着电视节目,一台新式空调更是给屋子平添了几分“洋气”;卧室宽大而舒适,几张床上铺设着崭新的床被,壁柜里一条条被盖和藏毯叠得整整齐齐,丰盈着藏家人富裕的日子。

四郎多吉告诉记者,自己以前的房子是泥巴和石头盖起来的老式藏房,一下雨就漏,这下好了,建起了新房子。这房子有116平方米,住着一家九口。这房子是东西扶贫协作资金建设的,自己只负责屋内装修。“花了9万多装修,我这房子漂亮吧”。

传统的钢炉变成了用电的厨具,四郎多吉说:“以往用牛粪做燃料,满屋‘烟子’把屋子熏得黑黢黢的;现在用电做饭,屋子变得格外干净了。”

在马达村,像四郎多吉这样住上舒适新房的还有另外185户村民。马达村村主任告诉记者,马达村总户数203户1140人,已于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马达村利用东西扶贫协作资金,对58户易地扶贫搬迁户、56户整村打造户、51户同步搬迁户、28户危房改造户、10户无房新造户进行集中安置,按照每人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建造了186座新房。同时,修建村庄主通道7公里、新建2座垃圾池、修建800平方米的感恩广场和村级活动室,完善升级了村饮水和电力设施,总共投入资金1700万元建成了牧民新村。

马达村驻村干部扎西翁修告诉记者,住房安全是“两不愁”“三保障”中的重要“指标”,安居乐业,先安居方能乐业,如果村民都流离失所,哪有心思来发展生产、脱贫奔康。

“以前,我没有房子,就一个烂帐篷东搬西搬,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家’。要是下雪下雨那就惨了,冷得直打抖,现在好了,屋子里暖洋洋的,再也不怕风雪了。”无房新造户扎西说起新房的好,感激得双眼噙泪。

铺就脱贫产业路

“这里是暖棚,这里是牛圈,这里准备修栅栏……”说起即将建好的牦奶牛养殖基地,马达村驻村干部付力满怀憧憬。

安居还需乐业。马达村是一个纯牧业村,根据当地实际,村两委利用东西扶贫协作资金,投资400万元建设牦奶牛养殖基地,将设圈养区、敞放区、种植区和服务区。基地建设工地,10余名工人热火朝天地忙活着,种植区的栅栏已建好,正在修建圈养区的围墙。

以往,牧民们从事传统的牦牛养殖,只是“看天养牛”,由于草畜不平衡,牦牛最“扛不住”的是冬春两季,往往是“夏壮、秋肥、冬瘦、春死”,辛辛苦苦累了一年,结果却是“一场大雪一场空”。

建起的牦奶牛养殖基地,将改变落后的传统养殖模式,转变牧民养殖观念,加快推进养殖技术体系改革和建设,提升牧民养殖水平,促进牧民持续增收致富,促进牧业转型升级。

“牦奶牛养殖基地建成后,除养殖100头牦奶牛外,还可以把牧民的牦牛进行圈养,放进暖棚过冬,不再担心牦牛冻死,今后光是牦牛养殖就能让村民致富奔康了。”扎西翁修告诉记者,牦奶牛养殖基地将依托科学技术支撑,对牦牛进行“放牧+补饲+圈养三结合顺势养殖”:在保证牛羊身体健康所需足够的运动量和摄食量下,将以往无节制放牧方式改为适时适量放牧,有效减少牲畜对草地的践踏,起卧对草地的损害。科学补饲,添加牦牛生长必须营养调理品,有助牦牛健康生长,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出栏率,解决草原牲畜“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

“试验田”里,一亩芫根长势旺。付力告诉记者,牦奶牛养殖基地将种植芫根、紫花苜蓿、披肩草等畜用草,为牦牛养殖提供丰富的草料,让牦牛能“温暖过冬”,避免死亡。

“以前呀,我们养牛最怕冬春两季,看着一头头牦牛死去,心尖尖都在痛;有了牦奶牛养殖基地,我们再也不怕啦。不但自己养的牦牛以后可卖大钱,村集体养的牦奶牛卖奶和酥油,我们也可以分红。这样,我们的收入就大大增加了。”村民彭措说,以前牦牛老是死亡,养得心都淡了,也不敢大量养殖;建起牦奶牛养殖基地后,自己也要扩大养殖规模,“使劲挣钱”。

激励奔康奋斗志

一块雅砻江畔运回的石头上,“感恩广场”几个大字引人注目。几位村民惬意地在广场上晒着太阳,唠着家常。

“这广场是深圳市帮建的,给我们带来极大方便,大家闲了,时不时在这里跳个锅庄,有了这个广场,全村人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变化。”马达村村主任尼呷说,最大的变化是村里人懂得感恩了,也想着奋进了。

“我们十分感谢深圳市的帮助。与深圳相比,我们差得很远,但我们也要攒劲发展,如果我们不争气,人家再怎么帮你,你也富不起来。脱贫奔康是谁的事?是帮扶责任人的事,是政府的事,是全社会的事,但归根结底还是我们自己的事。”村民四郎曲珠说,脱贫奔康就像行船,需要“船上人”得力,如果“船上人”不用力,“岸上人”喊破嗓子也没用。

错阿镇党委副书记、代理镇长泽翁龙珠告诉记者,以往,马达村村民中确实存在“等靠要”现象,东西扶贫协作不仅改变了村庄的面貌,也改变了村民的精神状态,大家从“要我干”到“我要干”、从“等送钱”到“忙挣钱”,思想有了根本性的变化,“都铆着劲奔小康”。

在马达村新建的四排房屋的墙头,分别画着题为“挖穷根”“挪穷窝”“能增收”“奔小康”的四幅壁画。“你看这四幅画,就是我们全村人的心声,现在我们住上了好房子,穷窝算挪了;以往很多人是‘黑眼睛’,吃了没文化的亏,现在大家重视教育,都把孩子送去读书,要把穷根挖了;村里建起了牦奶牛养殖基地,产业发展了,我们就能增收了;但我们不会就此满足,我们还要想着过更好的日子奔小康。”尼呷指着壁画为记者解说着,满眼是自信的目光。

跨越千里,山海情深。“东西扶贫协作是个系统工程,作为东西扶贫协作的重要力量,广东省对口支援甘孜州采用‘省统筹,市配合,分片联系到县’的方式开展工作,其中深圳市联系石渠县、德格县和甘孜县。在德格的东西扶贫协作具体实施工程中,我们不但注重一些大型民生工程的建设,也注重‘目光下沉’,特别是关注基层脱贫工程,我们把马达村作为一种实验样本,把东西扶贫协作往深做、往实做、往基层做、往微小处做,让东西扶贫协作在藏地开花结果,让川粤两地同步奔康。”负责深圳市在德格东西扶贫协作工作的德格县委常委、副县长曾国辉表示,让德格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奔康是东西扶贫协作的共同目标。

东西扶贫花芬芳,协力发展在路上。跨越山川来牵手,勠力同心奔小康。深圳与德格心手相连,在康巴大地谱写出一曲携手奔康的友谊赞歌。面对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我们相信,东西部扶贫协作必将强力助推善地德格与全国一道共圆小康梦。







  • 上一篇:我州各地各部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