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一纸折扇

甘孜日报    2019年11月04日

     ◎任随平

     一纸折扇,静卧在书案,隐秘了多少时光,多少书香。

     其实,那书香是隐隐的,丝丝缕缕氤氲出来的,沿着折扇的纸页,沿着折扇不经意打开的那一瞬,书香就溢了出来,扑你的面而来。

    我就有这样一把扇,搁在案头,像一把旧时光,寂寂然隐遁在弥散的书香里。

    书案边坐得久了,就随手拿起纸扇,随手摇一摇,不为别的,只为那一纸墨香,那一页画幅,和疏密有致的几行蝇头小楷字。其实,一纸折扇本就是精致优雅的尤物,若是有了一幅淡若隐逸的山水图画,留白处,又隐隐现出一两行娟秀的淡墨笔迹,随着扇面“嚓”一声散逸开来,这景致,不就是一份宁谧的享受么?

     这个时候,最好沏一杯香茗,一部线装的旧书,摊开着,置于藤桌之上。而折扇,最好是纸页扇面,竹制扇骨,那扇钉,当是牛角所制。

     窗棂半开,明月当空,茶香氤氲,细嗅书香,该是多么惬意的境界。

     这扇里,便走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王羲之书扇济贫。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居蕺山时,看见一老妪卖六角竹扇,买者甚少。于是王羲之取扇各书五字。老妪叹息,羲之对她说:“无若,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金价。”老妪按此言说,人们争相竞买,不一会便抢购一空。 苏东坡画扇救人。传说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曾画扇救人一难。当时有一个制扇者,因还不清两万枚大钱的债,被人控告。素来爱扇的苏东坡十分同情制扇人。叫他取来二十把扇子,在上面画了几幅画,然后叫那人去卖,一出门,那二十把扇子被人们高价抢购一空,从而使制扇人还清了债务。 郑板桥画扇扶困。清朝集诗书画于一身的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时,秋季的一天,他微服赶集,见一卖扇的老太太守着一堆无人买的扇子发呆。郑板桥赶上前去拿起一把扇子看,只见扇面素白如雪,无字无画,眼下又错过了用扇子的季节,自然也就没有人来买了。郑板桥在询问的过程中得知老太太家生活十分贫困,决定拉她一把,于是他向一家商店借来文房四宝,挥笔泼墨。只见冉冉青竹、吐香幽兰、傲霜秋菊、斗雪腊梅跃然纸上,然后配诗落款,周围的看客知是郑板桥的真迹,争相购买,一堆扇子不一会工夫便销售一空。梅兰芳撕扇。梅兰芳每次演《晴雯撕扇》时,必在上台前亲自画一张扇面,装上扇骨,带上台去表演,然后当场撕掉。演一次,画一次,撕一次,成了规矩。琴师很是心疼,有一天等戏散之后,他偷偷地把撕掉的扇子拾回来,请裱画师想办法再粘好。琴师把这把扇子送给老舍,老舍十分感动,作为珍品收藏了起来。

    这故事里,不是透着书香雅气么?除此而外,更是让人对面前的一把把纸扇油然而生一份敬意,一把扇,一生情,浸透着的不仅仅是一幅画,两行字,更是一份情结,一份令人望其项背的情操。

    于是,读一把扇,便是读懂一个人,读懂一个人浸淫在一幅纸页上的人生。

    于是,读扇的人,总是选择在静谧的月夜,独对一山,一桥,一月一孤影,啜饮无垠的夜色,摇动馨香的时光,将尘封内心经年的念想,和那一份淡淡的愁绪,悠悠然摇曳出来。

    这馨香里,便透射着岁月亘古的味道。

    醒也一纸折扇,醉也一纸折扇。


  • 上一篇:实景剧《飞夺泸定桥》讲述燃情岁月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