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舌尖上的年俗

甘孜日报    2020年01月19日

     ◎杨丽丽

      农村过年,除了扫尘,祭灶,贴春联,穿新衣等风俗,还有一些风俗是与吃食有关的,比如“蒸供儿”,比如“炸面食”……

    “蒸供儿”是我们老家的年俗,有些地方叫做“蒸馒头”,“蒸年馍”,其实就是蒸一些馒头、包子、花卷做为年三十的贡品以及招待拜年的客人。早些年,平日里吃不上白面馒头,只有到了年根底下才能把积攒下来的白面蒸成馒头做贡品,因此年底蒸供儿也成了老家过年最神圣和最让人期盼的的事情。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 蒸供儿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家家户户都提前一天发好四五盆白面来蒸供儿,一家的主妇连上婆婆、媳妇儿齐上阵都忙不过来,大多时候是邻里之间分工合作,相互帮忙的。

     小时候最喜欢看母亲她们蒸供儿,四五个人,穿着漂亮的花棉袄,扎着各色围裙,像美丽的花蝴蝶,在灶房间穿梭,和面,揪剂子,揉馒头,上屉,烧火,开锅,点红……每个人都驾轻就熟,分工明确。还有手巧的婶婶会为我们小孩子捏几个动物样子的花馍。

    小孩子最喜欢热闹,都赶着上前来帮忙,只是自己啥也不会,闹哄哄的反而添乱,母亲就一人给块糖果打发我们出去玩。有时候人手不够,我就会被安排给蒸好的馒头点红点,其他小朋友就会羡慕不已。而自己也像打了胜仗的将军,挺胸昂头,拿着筷子小心翼翼地给馒头点红,就怕一不小心点歪了,下次母亲就不会选自己干活了。刚蒸好的馒头,白白胖胖,一排一排的,冒着热气散发着天然的麦香,引得人直流口水,我小心翼翼的用筷子蘸着红颜料“检阅”着这些士兵,“检阅”完的馒头就有人端到外面冻上,而躲在院子里的小馋猫就会趁机抠一块馒头塞嘴里尝鲜,母亲发现了也不会生气,还会把一个馒头掰几块分给小馋猫们解馋。在“蒸供儿”那几天里,家家户户都是炊烟袅袅,笑声阵阵,还有好热闹的孩童东家走西家串的看谁家的馒头大,谁家的馒头白,谁家的馒头花样多,整个村庄都是一派喜气洋洋,和和睦睦的景象。

     炸面食也是我们老家的年俗,它包含炸果子,炸馓子,炸丸子,炸藕盒。即使平常的日子多么拮据,年底下一定是要支油锅炸面食的。而每家会根据自己的情况炸不同的面食,有炸果子,炸丸子的,也有炸馓子和耦合的,也有几样面食都炸的。要是哪家支了油锅,那香味飘的满村子都能闻到,就有嘴馋的孩童跑回家催促大人抓紧炸面食。

     家里炸面食,我们小孩子总会赖在厨房里,赶也不走,拿糖块哄着也不走,就为了等着那平时吃不着的炸面食出锅,也为了闻那香死人的油香味。开始炸面食了,先炸果子,一个个巴掌大小的面胚子,下到油锅里,呼的一下就膨胀起来,慢慢的由白变黄,由生变熟,等在旁边的弟弟妹妹就吧嗒着口水直勾勾的望着,等母亲把炸好的果子捡进盆子里,我们几个就迫不及待的抓起来往嘴里塞,一个个都被烫的眼泪直流,稀里哗啦的,但是还是停不下来。刚出锅的果子,酥香可口,现在想起来还回味无穷。

    接下来还要炸丸子,一般都是白萝卜的蔬菜丸子,母亲的手很巧,拿一个小汤匙,沾点油,在和好的面盆里舀一下,放进油锅里,就是一个圆溜溜的小丸子,等一锅下了三四十个丸子,母亲就会停下来,用漏勺检出一个黄橙橙的丸子,让我尝一尝熟了没有,弟弟妹妹就会着急的询问“熟了没?”“好不好吃?”等炸好的丸子出了锅,弟弟妹妹就会迫不及待的大快朵颐,一个接一个,根本停不下来,直到吃的小肚子圆滚滚的,一打嗝都是满嘴的油香味。

    还有人家会炸馓子,面粉加上鸡蛋白糖和好了,擀成手指粗的面条,四五根一组,两头捏死了,中间是松散的,放到油锅里炸到两面金黄,吃到嘴里又脆又甜,是孩子们最爱的炸面食。谁家要是炸了馓子,就会有小孩子顺着味道找上门,那家人家也不会生气,更不会往外赶,都是拿出炸好的馓子分给孩子们。以图过年有一个人丁兴旺,阖家欢乐的氛围。

     在农村过年,过的就是传统,过的就是热闹的氛围,过的就是那些在记忆深处抹之不去的味道。那时的农村虽然没有灯火璀璨,虽然没有美酒佳肴,却有着最简单纯粹的快乐,一家子团团圆圆的和睦,和那些简单的美食在舌尖上驻留的滋味。


  • 上一篇:新年快乐
  • 下一篇:雪地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