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十年,我在扎溪卡草原见证初心和使命

甘孜日报    2020年06月12日

石渠县城新貌。

巴格嘛呢石经墙。

石渠邓玛观光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

石渠湿地风光。

生通湿地公园。

   ◎罗林 文/图

   2006年秋,组织上调整了我在州级机关的工作岗位,我调到被称为“生命禁区”的石渠。多少年以来,以折多山为界,不少人在思想观念里形成了“关内”与“关外”的区别。

   十年前,怀揣着这一份不安,我踏上前往石渠的路。翻过折多山,一路风景可以消磨路途的乏味和疲倦,但是越走越冷的气候,实在令人无法享受其中。进入石渠后,这里已经是一片冰天雪地。秋天,似乎在这个地方不愿逗留。草原上有一些零星的土房子,还有行动缓慢的牛群,像是苦熬着,等待着老天爷再次释放春暖。放眼望去,唯一能够看见生命的印记是那一缕缕青烟。

   在石渠工作的最初时间里,我总是告诉自己,既来之则安之,在这里辛苦熬一段时间吧!但石渠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她会让你忘了时间,然后从她艰难的面容下露出她的魅力,石渠人更是在这片土地锻造出了独一无二的真诚和热情。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中,我的工作很快进入状态,离开这里的思绪也慢慢隐退,只有在思乡和念及家人的时候才会出现。

   等到春末回暖之际,石渠的生机开始在我面前展露。草原上的牛犊和羊羔开始撒欢,牧民为一年最重要的虫草采挖诸多事宜准备着,坐办公室的人也开始更多的逛街出门……石渠本该有的那种热烈和万紫千红的花朵一起绽放。

   生命经过艰难才会彰显本色,生活因为历练才会充满希望。石渠人正是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历练成长的。那时,让我印象深刻的老领导和老同志有很多,像段毅君、范文华、伍强、袁明光和仁青,他们是从五湖四海来到这里的,还有觉呷等是石渠土生土长的,但他们都被称作“石渠人”,因为他们都经过了艰苦条件的洗礼和历练,锻造了各自性格中的石渠精神。

   在我完成蜕变的那几年中,觉呷同志退休回到了自己童年的牧场,那是离县城很远的一个乡镇。我后来前去拜访他,他的乐观和豁达依旧,并多了一份感慨和满足,因为那时国家不断繁荣的福泽,已经深深触及到了这片千年不变的边远地区,基建、教育、医疗、民生都在一天天改善,觉呷这位从红旗下长大、经历过国家波澜起伏命运的老同志,对未来的信心更加坚定了。

   但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没有永远的坦途,多难兴邦,唯有坚持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才是共产党人最好的动力。

   2010年4月14日,玉树大地震震荡了人民的幸福生活,震荡了碗中的酥油茶。灾情就是命令,石渠第一时间组织救援队伍前往震中,成为第一时间到达的外地救援力量;另一方面,石渠县自己的部分乡村也受到了地震的极大破坏,公路断裂、泥石翻滚、老百姓的房屋坍塌,一时人心惶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受命前去真达乡灾区开展救援工作,在那里,我们首先转移群众、安抚群众,然后迅速开展灾情排查工作。

   攻坚几天后,扎实安顿了受灾群众,掌握了基本情况,我们开始进一步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灾区救援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和运转需要相关负责人片刻不停地在救灾一线指挥,当时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我和工作组的同志住在受灾地区的救灾帐篷里,三个月里,我们和当地群众一起劳动,一起讨论,一起克服重重困难。

   在真达乡崎岖的山路上,党员干部和群众一起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这段时间,石渠人坚毅不拔,同时也是乐观向上的性格深深感染了我,使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和人民。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作积累,灾后重建工作趋近完成,但我们又接受了新的挑战,为了按时按质地落实国家一系列民生工程,作为受灾地区的石渠县还要全面完成“牧民定居”的艰巨任务。当时,因灾后重建工作日渐高涨的建设热情感染了每一个石渠人,无论干部还是群众都对“牧民定居”工作的推进充满信心。

   但是石渠的季节变化和气候条件、交通状况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因为气候,工期短,工地要夜以继日地开工;因为交通工程材料运送极为不便,需要长途跋涉和接力;因为灾后重建,干部群众高昂的斗志背后是筋疲力尽逼近透支的身体,需要时刻担心身边干群累倒累垮。但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干部群众却喊起了“吐血累死也要完成牧民定居!”的口号。

   这不是一句空洞夸张的口号,我在德荣玛乡看到党员干部们为了这句口号拼命工作,大多数时候的午餐晚餐都是方便面,休息时间短暂而无规律,但他们的斗志依旧昂扬。在乡党委政府驻地的对面,这句口号在红底横幅上特别醒目,大家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几乎是忘我工作。

   通过几年的艰苦奋斗,成绩也确实做了出来。城乡建设是最明显的变化,县城整洁的公路、明亮的街道、繁忙的市场;在广阔的草原上,宽畅的公路把一座座乡镇和定居点连接起来;广播电视就在家中,网络信号就在掌中,生活物资不用再靠马背牛背千里运送;早晨和下午,穿着干净校服的孩子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结伴而行;乡镇学校和卫生院有了崭新的楼院,牧民尝试着走更广的致富

   渠道,甚至学起了汽修、种地、民宿接待。

   2020年2月,省政府批准我州12个县脱贫摘帽,石渠县位列其中,石渠先民在这片土地耕耘上千年,终于在今天实现了它的华丽转身。作为这段历史的参与者和经历者,回想这十年石渠的发展和石渠人步步艰辛、步步卓绝的砥砺前行,我发现自己悄然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石渠人。这十年,从陌生、熟悉和爱上这片土地,爱上这片土地养育的人民,我唯有不尽的感慨和感恩。

   站在今天,回望历史,石渠先民刻在岩石上不朽的图腾、巴格嘛呢和松格嘛呢的坚毅不拔、草原湿地里展露的勃勃生机,都更加令人动容。石渠人也正是在今天的奋斗和努力中,找回了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

   在这似乎眨眼而过的十年,也正是石渠县工作和生活的经历教会了我初心的珍贵和使命的伟大,让我在经历历练的同时,也成为一名骄傲的石渠人。


  • 上一篇: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