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建州70周年之际《圣洁甘孜》纪实文学丛书发布

甘孜日报    2020年06月19日

十一部新作见证记录我州发展变迁

   ◎本网记者 兰色拉姆 文/图

   没有记录,人类便没有记忆;没有记忆,我们将不知道自己是谁,从何而来。从最原始的结绳、龟甲兽骨刻字到今天互联网时代随时随地的视频、图片和文字的随心记录和分享,一路走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类用不同的方式记录着自己走过的一点一滴。

  “纪实属于既往的生活、今天的现实、明天的历史,生活需要记录,现实需要记录,历史更需要记录。”这是采访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省作协副主席、州文联常务副主席格绒追美表示,藏汉双语作品并重是《圣洁甘孜》纪实丛书的一大特色。

梳理

   甘孜州纪实文学的今与昔

   5月15日,州文联办公室内,近百本书亮相,它们或叠加而上,或旋转而立,很是引人注目。一条红色横幅上“《圣洁甘孜》纪实丛书发布会”几个字,无声胜有声,揭开了这波新书的神秘“面纱”。

   《圣洁甘孜》系列纪实丛书共十一部,是甘孜州建州70周年献礼之作。其中,甘孜州首部脱贫奔康报告文学集《高原逐梦》,全方位多角度呈现了我州脱贫奔康的伟大实践和历史进程,包括《决战地球之巅》等8篇报告文学作品。同时,该套丛书还包括《我们的〈康定情歌〉》等另外十部新作,这十部新作均以纪实手法书写了我州建州70年来的沧桑巨变。

   2017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文联全委会精神、省作家协会文学扶贫“万千百十”工程,围绕州委“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州委宣传部、州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州文联、甘孜日报社共同策划开展了“脱贫奔康文艺同行”活动,组织州内知名作家深入脱贫攻坚一线调研采风,创作报告文学集和《圣洁甘孜》纪实丛书。

   据省作协副主席、州文联常务副主席格绒追美介绍,《圣洁甘孜》纪实丛书内容广泛,包括扶贫综合性报道、乡村振兴等。同时,丛书涉及“康定情歌”品牌的流变、山岩父系文化、非遗、霍尔地理等系统梳理,展现了甘孜州独特的文化品牌。此外,藏汉双语作品并重是丛书又一特色。总体来讲,丛书以普通人的视角,记录真实有温度的故事,讲述了宏观变迁视觉之外的甘孜变化。

   就甘孜纪实文学发展而言,原州委宣传部副部长、甘孜日报党委书记、总编辑,《圣洁甘孜》纪实丛书之《我们的<康定情歌>》作者郭昌平告诉记者,新闻报道是甘孜州纪实文学之母。自民国初年,新闻报纸出现开始,康区就有了纪实类作品。之后,纪实文学逐渐从新闻报道中分离出来,并于上世纪80年代后,形成比较规范的文学类作品。发展到今天,甘孜州纪实文学作品算得上是大踏步前进,《圣洁甘孜》纪实丛书的问世,更是标志着甘孜州纪实文学走上新的历程,站上了更高的起点。

   郭昌平还表示,纪实以身边真实的人和事为主角,给予读者耳闻目睹的亲切感,是最具说服力的手段。甘孜州建州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关怀下,经济、民生、社会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要让大家感受到这种变化,并记录党和国家伟大时代功绩,纪实文学必不可少。

追忆

“我”眼中的纪实文学

  早在少年时代,《圣洁甘孜》纪实丛书之《人与虫的较量》《絮语康藏》作者贺先枣就接触了纪实文学。那时候,他总是青睐《包身工》《哥德巴赫的猜想》《陈景瑞》《小木屋》等文学作品。在他看来,这些作品记录历史、讲述事实,读来很有意思。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从事文学写作后,贺先枣多次与纪实文学“打交道”,先后撰写《康藏高原的曙光——康定解放纪实》《撒向高原都是爱》等纪实文学作品。据他介绍,写作纪实文学很费神,尤其是有关历史题材的纪实文学,要从生硬文字资料中,看见背后的“汪洋大海”,实属不易。同时,找准纪实文学事实性与可读性的平衡点也很困难。

   贺先枣表示,纪实是对历史基本的尊重,其背后一定是丰富多彩,而非生硬枯燥。我州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可供纪实文学写作的素材十分广泛。然而,目前甘孜州纪实文学创作有待再上“台阶”,广大创作者应进一步明确创作中心,与当下时代接轨,去关心和靠近脚下的这片土地。

   写作《远山牧场》之前,南泽仁多是写作单篇散文。南泽仁认为,即使在最边远的牧场,牧人们也同样感受到了城镇化对他们生活的巨大冲击,放牧这个令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正在渐行渐远。作为一名文学创作者,在趋于一致的世界里,自己需要重新审视远山牧场的那片净土以及写作的意义。

   “选定《远山牧场》这个主题,源于它是我精神上永不消失的土地,它的背后有着一个历史悠久的游牧民族。”南泽仁告诉记者,纪实就是在不违背事实的前提下,亲历事件,为读者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纪实要有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具有作为社会见证者独一无二的资格。

   《决战地球之巅》作者欧阳美书表示,若将人类写作活动定义为用笔将文字记录在纸张(电子记录等同)之上,写作只有两类,虚构与纪实。其中,纪实是个体眼光难以企及之处,其文字指向现实经历,或宏大叙事或生命疼痛,都是纪实不可或缺的题材。纵观人类历史长河,纪实属于既往的生活、今天的现实、明天的历史,生活需要记录,现实需要记录,历史更需要记录。

   “纪实文学是立足真人真事,以文学的手法进行的提升创作。”《跃马扬鞭扶贫路》《解秘三岩帕措》作者范河川认为,真实性是纪实文学的魂,精炼与提升是纪实文学的表,有好的魂才能让精髓更好的体现出来。

   大学时期,“纪实文学是报告文学的纪实小说”这一说法,给范河川留下了深刻印象。为理解这一观点,范河川还多次品读魏巍之作《谁是最可爱的人》。工作后,范河川重点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开始写作纪实文学,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是他印象最深刻的作品。

   《守望家园(一)》是《圣洁甘孜》纪实丛书中的藏文纪实作品,作者为甘孜日报社副总编扎西。扎西表示,藏文学历史上,纪实文学少且零星,这是民族文化记忆缺失的痛心遗憾。当下时代,藏文纪实文学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经营的财富和事业。

   据了解,《守望家园(一)》正式出版前,扎西将其中的《话说嘉绒》《漫游木雅》两文发布在康巴传媒藏文网微信公众平台,一时间,两文均被多家藏文杂志、微信平台刊登和转载。不少网友更是通过微信平台留言、电话咨询等,详细了解《漫游木雅》中所涉路线,并根据路线进行了实地走访。这让扎西很是欣喜,他说,这些现象表示大家是认可藏文纪实文学,并在自发关注藏文纪实文学。

  扎西还补充道:“我的每个文字都是走出来的,都带着泥土的气息。我的纪实文学写作,主要在新闻工作者、文化研究者、思维辩论者三种视野下审视康藏大地的现实、历史而形成。接触纪实文学前,我觉得文学是宣泄情感的方式,后来我才发现纪实文学的内涵和重量是独一无二的。”

未来

脚踏实地,继续书写甘孜这片热土

  “甘孜州纪实文学应有更广阔的天地”“甘孜州纪实文学应抓住时代机会”“年轻人应朝着纪实文学下功夫”采访中,记者听到了众多的心声。

  格绒追美表示,在脱贫奔康、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发展进程中,文艺不能缺位,作为甘孜文艺的一分子,纪实文学必须被重视。格绒追美告诉记者,我州以在历史中沉淀、经得起时间敲打、锤炼为标准推出的相关纪实文学作品,无疑将为外界了解甘孜打开又一扇窗口。未来,州文联将加大扶持力度,运用多种形式发表和推介纪实文学作品,鼓励大家写出更多有温度的故事。今年,藏文作家八部书系推出后,文联的重点将转向扶持报告文学、纪实文学、非虚构写作及相关影视作品改编等创作。

   欧阳美书认为,甘孜州是文学艺术的沃土,纪实文学大有可为。近年,州内加大了对纪实文学创作的支持力度,更多的作家自觉投入到纪实文学的书写,甘孜州纪实文学的未来值得期许,建议广大文学创作者深入甘孜州丰厚的历史、多彩的现实,进一步写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纪实文学作品。

   郭昌平建议,甘孜纪实文学之路越走越宽,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以大手笔创作出符合时代的大作品。在郭昌平看来,目前,甘孜州纪实文学创作虽有一定成绩,但却是有高地无高峰,缺少具有大影响力、大震撼力的作品。甘孜州丰厚的文化历史有待被进一步挖掘,关键是当代作家,尤其年轻作家们要奋起直追,拿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纪实文学作品。

   南泽仁印象最深的纪实文学作品是《冬牧场》,在她看来,广大文学创作者应将目光投向最广泛的人类生活,讲述人的故事、表现人的情态,体现人文关怀,以小见大,写出见证社会变迁的纪实作品。

   范河川表示,纪实文学要保证创作质量需要写作者投入更多的时间。所以,相关政策扶持必须落实到位,从而为广大纪实文学创作者提供足够的保障。

   贺先枣希望更多年轻力量加入甘孜州纪实文学创作的队伍中来。贺先枣认为,历史是不能割裂的,今天是继承昨天,也是沟通明天。土地无记录,肯定会荒芜,时代在变化,纪实文学的创作方式也在变化,只有更多年轻力量的加入以符合时代的新形势、新内容、新笔触进行写作,才会更好记录甘孜这片土地的一点一滴。

   据了解,完成《守望家园(一)》创作后,扎西趁热打铁,着手写作了《守望家园(二)》。目前,《守望家园二》初稿已完成。根据亲身经历,扎西建议广大文学创作者要明白康巴文化的底蕴在民间,需要作者深入村村寨寨去行走和记录。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转变观念,做好知识储备,深入基层,学习老百姓的语言,让读者愿意看,更记得住。最后,扎西还向有志于纪实文学创作的写作者推荐了两部藏文纪实文学佳作:《更敦群培智游列国记》与《南喀诺布川康牧区行》。

  • 上一篇:康家地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