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0年07月08日
◎李季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天香》,以名扬四海的顾绣为原型,写申家的兴衰,写天香园绣的源起与流布,写上海这座城池的变迁,钩沉沪上社会文化及民间生活。
《天香》分为三卷。第一卷乃《造园》,写明嘉靖三十八年上海兴起造园之风,申家的天香园应时而生。柯海纳妾闵女儿,与妻子小绸反目。闵女儿将绣技带入天香园,绣品渐渐流出闺阁,成为珍品。第二卷《绣画》,主要讲述杭州才女希昭嫁入,让书画入绣,天香园绣风华绝代,成为传奇。第三卷《设幔》,讲述蕙兰开堂授艺,天香园绣走入市井人家,以坚韧的生命力代代相传。
《天香》是一本为女子作传的书,这些钟敏毓秀、心灵手巧的女子支撑起了整个故事,她们成长的经历、内心世界的幽微,在王安忆细腻的笔端一一呈现、活色生香。申家的男人大多不事生产,带着享乐的天真,有着精致的淘气,有的甚至消极避世,出家修行。大厦将倾之时,女人们不得不撑起这个家。天香园绣原本是闺阁的玩意,因家道衰败,流入民间。蕙兰设幔授艺,天香园绣屈尊降贵、去尽丽华,进入寻常巷陌,清雅仍在,却有了人间世的意味。绣技本是闵女儿自民间带入,经过天香园的一番历练,最后又重返民间,是由俗到雅、再由雅返俗的回归。这一回归,绣品从此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品,刺绣成了养家糊口的民间技艺。从实用进入审美,又从审美重归实用,清雅依然,却不离烟火气,这与沪上的文化风范何其相似,世俗的生活中总有精致的讲究,商业的氛围中亦不乏文化的包容。
《天香》是一部古色古香的小说,深藏着王安忆对上海历史风韵的追溯。天香园的兴起、繁华和衰落,天香园绣的产生、兴盛和流布,都与上海这个新兴城市息息相关。天香园兴建之初,上海的发展还不成规模,书中人物经常把它与杭州相比,杭州是古都,有南宋遗留的王气,而上海没有什么积淀,市民气较重。书中说,莺飞草长的江南,格外滋养闲情逸致。上海的社会环境、风土人情,加上市场经济的萌发,催生了天香园绣。王安忆在《天香》中梳理了上海文化的源头,关于上海各处街巷、建筑、庙会的由来,关于吃穿用度、游玩宴客、婚丧礼仪、时令节庆,一笔一笔,精工细描、慢慢铺陈,展示风物,展现历史。
《天香》是闺阁的成长史,是沪上的风物志,也是一幅明代上海的清明上河图。王安忆说,人的性格和命运,哪个时代都差不多。生活方式改变了,但人类的七情六欲大体没有变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天香》里的人不止生活在明代,也生活在现在,他们的悲欢离合里有着我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仿佛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