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0年07月29日
◎刘昌宇
作为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得主,李国文的散文既洋溢着诗的澎湃激涌,又有着杂文的凝练深刻,字字珠玑中彰显出一个作家的社会担当。李国文以动之以情的笔墨,礼赞人间亲情友情;以晓之以理的阐发,提振迷悯的灵魂。李国文视野开阔,笔底生花,情与理的有机交融,让他的文字始终饱含张力。
冬天尽管严寒,可是,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春天的到来。这是读完文坛长青树——著名作家李国文的经典散文集《孤独的尽头是自由》后,留给我的深刻思想。
作为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得主,李国文的散文既洋溢着诗的澎湃激涌,又有着杂文的凝练深刻,字字珠玑中彰显出一个作家的社会担当。首篇《惜春小札》,借写春天的繁华似锦和风光旖旎,抒发着时光易逝且请珍惜的不尽感悟。文中,李国文把青春年少的日子,形象地比喻为“最美好的春天”。真诚地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做时间的主人,他由衷地写道:“把握生命中属于春天的那一瞬即逝的岁月,享受青春的美,那才是生命最大的欢乐。”而在他的《寻找快乐》一文里,李国文再次启悟我们说,欢乐与快乐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其涵意却并不相同。要真正让那些愉悦我们心灵的东西长久,就必须要有“快乐”之心相伴。他告诫说,寻找快乐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千万别跟自己过不去,记住,你的世界和你的快乐只属于你!”
李国文以动之以情的笔墨,礼赞人间亲情友情;以晓之以理的阐发,提振迷悯的灵魂。在他的笔下,人与人之间彼此没有隔膜和成见,有的只是纯粹的关怀与体贴。整个社会也没有功利与世侩,处处涌动的是温暖和奉献。他时时感怀于这种温馨与和谐,对那些生活的失意者和困惑者,总是抱以深深的同情。他开导说,要多读书,读好书,让怅然的心长久地浸润在人类知识的海洋里,则不仅不会寂寥,还会慢慢驱走孤独。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阅读体验,他提倡“知识之书”与“人生大书”并读,既要有沉下心来读书的定力,亦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他提示说,有了这种领悟,“就能从思古之幽情中,学会一点适应生活的能力。”
李国文视野开阔,笔底生花,情与理的有机交融,让他的文字始终饱含张力。在《孤独的尽头是自由》多篇文章中,不仅有李国文对芸芸众生的真诚劝慰,也有他对现实社会的一系列冷峻思考。这种微观和宏观的交错切入,让他的文章每每读来韵味十足。从旁观寺庙和尚专注挑水,他体悟到了境界之于人的关系,书中,他欣然写道“如果只求挑好自己那桶水,摒除杂念,力臻宁静淡泊的境界,我想,无论对己,还是对人,都会是一件有益的事情。”从“邯郸学步”这一古老典故,联系当下一些人在学习上不求甚解,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认真学习的重要性。殷切期望每一个好学者,要力戒“学得不地道,不彻底,不到家,学了半天只是些皮毛,还自以为是的笑话。”而从重庆火锅火遍大江南北这一社会现象,他归结出有容乃大,不仅是相关商业秘笈,还是提升自我的良方,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砝码”。
李国文说:“一加一减,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史。”的确,要让平凡的人生活出一份轻盈、自在,就要增添一份自信,摒弃一些芜杂。正如一首歌唱的那样“心若在,梦就在”。《孤独的尽头是自由》似一缕春风,拂过心田,润泽着心灵。在这个时代,李国文以其走心的文字温暖着我们,昭示着这样的生活道理:孤独的尽头,不是萧瑟和沉寂,而是思想的升华和心灵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