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0年08月26日
◎黄东光
久居城市,每日穿梭于高楼大厦之间,许多人对乡村生活都充满了无尽的向往。四季的轮回中,步入阡陌,踩着时令的节拍,春播、夏种、秋收、冬藏,在氤氲着泥土的芳香里,体会日子的忙碌与充实,乡土上的劳作,带来的是清雅的乐趣,更是一种身心的愉悦。翻开作家周华诚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清新、质朴的文字,深切道出了一个城里人融入乡村生活的所感所想,那种田园牧歌似的意境,似笼着轻纱的梦,飘荡在周华诚朝思暮想的水稻田里,也飘进我们的心里。
全书分“侘寂帖”“四季歌”“相见欢”“桃花酒”四卷。周华诚本出生农家,后经打拼,辗转到杭州成了一名媒体人。星移斗转,故乡的身影总是那么难忘记,故乡的风情时常叩动着他的心灵。也许离家太久,也许思乡情切,兜兜转转间,那缕缕乡愁终呼得他心动行动,遂告别繁华的都市,毅然回到了故乡的怀抱,跟着父亲插禾、栽秧、种稻、收割,以躬行的姿态,亲近泥土,亲近着大地。从媒体人又“变回”到农人,周华诚心悦诚服地接受命运的派遣。三月的江南,正是旺春的时节,雪白的梨花开得满世界灿烂,春风吹来,泥香花香搅得天地间一片馨香。那时断时续的“梨花雨”,悠悠荡荡地落到肩头,落入田间,渐渐与土地、与稼穑融为一体。蜻蜓也赶趟似地来往穿梭,乐此不疲地在稻田里翻飞着。进入四月,性急的枇杷更是等不及了,油绿的叶片下,一股脑一股脑地绽出金黄的果粒……周华诚在“父亲的水稻田”里劳作,看着一蔸蔸禾秧,由青转绿,由绿变黄,最后结成成熟的稻穗,那种劳动的艰辛,加上丰收的喜悦,皆悉数化为他笔下汩汩流淌的文字。一丘欣欣向荣的农田,让他找回了久违的亲情,洞悉着庄稼的生长、培护、收成,那种栉风沐雨的过程,让他由一株禾、一片叶,油然想到了人生。
对周华诚来说,只身回到故园,不仅是为了追求乡间的宁静和惬意,也是一种生活的再造。逼仄的城市,是很难寻到花落田间的浪漫,鸟鸣深涧的怡然。走入乡村,卷起裤脚迈入田间,如老农似的,扎扎实实的忙上一天,享受大自然的风吹雨淋,体会农事的不易,是件挺有意义的事情。它会让人在艰苦的劳作之余,慨叹生活的丰富与宽广,领略人生的拼搏创造之趣。在周华诚眼里,“干活,真的不仅仅是谋食的手段,也是让身心愉悦的一种方式。”他把这样的劳作过程,视作是体现自身价值的难得机会。许多人就是借助这种日复一日的平凡劳作,才开始“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才开始懂得土地、乡村给了他们多少精神上的助益。以往,人们身居乡村,每日操持着农活,简陋的工具,落后的生产方式,很难让人体会到农事的快乐。如今,时代不同了,随着越来越多人告别乡村,走入城市,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不仅从整体上提升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也彻底改变了农村的旧时容貌。时下的乡村,已日益成了“绿色”、“原生态”的代名词。
在此语境下,再步入乡村,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充满着朝气。以至周华诚把回乡务农,视作是一种“心手合一、心神凝聚的修行。”人们在侍弄庄稼中,强筋健骨,挥洒着汗水,却收获着蔬果的芳香与甘甜。人们在田间,与作物结伴,与瓜里为邻,虽晒得黝黑,却磨练了意志,改变了以往的心性。劳动带给人们的,不止是乡间的诗意,还有关于人生的成长、价值的追求、生命的终极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走入乡村,以田为友,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切切实实在劳动中经受生活的磨砺,在风雨淬练中促进思想的跃升,实乃人生中的一种大清趣。
周华诚在书中自豪地说:“我有两块水稻田,一块在土地上,一块在人心里。”一句简单的道白,言明了劳动之于生活、之于人生的关系。其实,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桃花源”,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它既是一种生活信仰,更应成为我们的一种人生追求,倘有此念,则走进故园,这样的“桃花源”一定会美得令人惊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