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围炉夜话

甘孜日报    2020年12月28日

   ◎曾利华

   入夜,冰冷的雨,仍不想停步,寒风也像着了魔一般,狠狠地挤过门隙,一头撞进父亲居住的小屋。

   此刻,父亲正和我围在炉火前,谈论着学习。

   燃烧的炉火,让父亲布满皱纹的古铜色脸上,有了一层苍老的亮光。父亲早已不再像年轻时那般挺拔、刚毅、雄壮,朝杖之年的父亲,就像一台过度使用的机器,因岁月磨砺已然老化,失去了光泽,暗淡得如同外面阴冷的天。

   我不禁打了个寒颤,父亲总有一天会离我而去,只是内心深处,我不希望那一天来到。我试着不去想父亲老去的这个问题,轻轻地叹息道,冬天已经过去,天气咋还这么冷?

   父亲当然不知道此时我在想些什么,但似乎并不重要,每次陪同父亲,即便一句话也不说,就那样静静地坐着,父亲也会像个孩子一样开心,眉宇间透出无尽的欢喜。

   父亲高兴地对我说,冷的时候还没到呢!在湘南,最冷的季节,不在寒冬,而在初春。俗话说,好汉难过张二月,意思是再勇敢坚强的人,也难抵农历正月和二月的寒冷。

   我便默然了。

   父亲又把话题扯到了学习上。父亲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你要多读多记,今天所学的,也许就是明天要用。只要你用心去学,有些知识一辈子都会忘不了。说完,父亲就为我背诵起《岳阳楼记》来。

   我大吃一惊,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虽然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但时至今日,我也只能模糊的背诵出其中的一些佳句,不想年迈的父亲背起这来,却口惹悬河滔滔不绝。

   见我惊讶,父亲又一口气背诵了《木兰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诗篇。

   我愈加惊讶,父亲却无丝毫傲意。父亲告诉我,这些文言文,在他上初中或中专时就烂熟于心了。

   我问父亲有什么诀窍,父亲摇了摇头。父亲认真地说,哪有什么诀窍?只不过是,年轻的时候我把这些文章记得死死的,记死了,文章便活在了心里。

   这让我想起了初中一位语文老师的话,学语文,必须死去活来,那些优美而有深意的文章,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亮光,值得传承,只有死背,才能后生。释义也好,段落大意也罢,乃至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当你熟读之后,一切都将找到答案!

   其实,我也喜欢读书看报,但却经常忘记一些想要记住的知识。父亲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划重点,反复读,作笔记,就可以牢牢记住。

   我似有所悟,父亲学习的诀窍,就是死去活来,永不停步去学去记,直至知识深入骨髓。就像制作不锈钢腐蚀门牌那样,把知识深深地铭刻于心,惟其如此,才会一辈子也不忘却。

   我记得在我年少时的无数个夏夜,父亲经常和我坐在屋前的青石板上,给我讲述“昭君出塞”“杯酒释兵权”“杨家将”“魏征纳谏”“十五贯”等故事,抑或让我猜一些生动形象的谜语。那时,我常想,父亲的肚子里,为什么藏着这么多我想听的故事?今天回想起来,这应该与父亲的好学是分不开的。

   上几年我回老家,在阁楼的旧木箱中翻出了父亲读过的一些线装古书,还有父亲上初中和中专时的学生证,其时我就感叹,父亲在耒阳二中上初中,距离居住的小山村有近40公里之遥,可父亲都是徒步上学,严寒酷暑,从未间断,这种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对我而言,无疑是值得学习和弘扬的。

   如今,父亲老了,却依然保持着读书的爱好。我订的杂志,带回家看的报纸,父亲都会悄无声息的拿起来翻看。父亲还经常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每每看到重大新闻,便会与我交流。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后,父亲甚是关注,每天都通过电视了解有关情况,还不忘提醒我加强防范。

   我知道,在我的人生中,父亲不仅是一棵大树,曾经为我遮风挡雨,更像一面镜子,时刻将学习的光芒折射到我身上,鞭策我无论置身何处,都要把学习视为一种生活方式,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 上一篇:雪如烟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67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