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1年08月27日
◎洋中鱼
一
《礼记·大学》有这么一句话:“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后人把它提炼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教导人的名言。
但真正做到的,似乎只有虞舜一个人。
虞舜,后人习惯称之为舜帝,他的主要功绩可以概括为:举八元八恺;放四凶;命官职;治洪水;巡天下。
舜在位三十九年,把庞大的部落治理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在年老的时候,因为自己的儿子商均不肖,因此决定将帝位禅让给那个治水有功的大禹。然后,开始南巡。
进入洞庭湖之后,舜一行溯流而上,过了衡山,舜的心里越来越兴奋。因为,他很快就要见到同父异母弟弟象了。
血浓于水。舜可以舍弃帝位,但无法舍弃亲情。尤其是在父母(继母)双亡之后,弟弟象,便成了这个世界上唯一与他有血缘关系的人。因此,他怎么也得来看一看象。当初,自己把象派来这里,不仅是想给他一个修心养性、痛改前非的机会,而且还给了他一个学习治理国家(部落)的机会。
舜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为弟弟是否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和将来怎么安排他而感到纠结。
按照人之常情,禹应该会给舜面子,将象安排到一个比较合适的位置。
但是,舜没主动提出来,他要先见到若干年不见的弟弟,看看他是否具备了治理能力再说。
可是,当舜来到弟弟的封地有庳圩时,前来探路的人和当地的百姓告诉他,象早已故去!
舜感觉自己的心顿时被尖刀剜去一半,有一种说不出的痛苦。
稍感欣慰的是,当地百姓告诉他:象来到有庳圩之后,很受大家欢迎,他不仅将中原的农耕文明传到南蛮地区,教授民众捕鱼、狩猎、稼穑、制陶、制茶等技术,教化民众,施以德政,而且将中原官话传到南方,为南北沟通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他还发明了一种棋子,供大家娱乐,人们由此尊称他为象王。
舜带着失去弟弟的痛苦,他继续溯流而上,来到了九座山峰十分相似的地方。一打听,才知道是九疑山。
舜想继续深入深山,了解那里的民生状态。无奈年事已高,由于长期奔波,加上获悉弟弟早去的消息,他心力交瘁,精神恍惚,最后因体力衰竭而亡。
在舜逝世大约两千年后,一个名叫司马迁的西汉史学家,根据前人的讲述和自己的调查,把舜的事迹写进了他的著作《史记·五帝本纪》中:舜帝“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舜逝世后,备受后人缅怀和纪念。接替他的禹获悉,筑台望九疑而祭,开辟了祭祀虞舜的先河。
之后,秦始皇、汉武帝相继望祭九疑山。特别是汉武帝,曾派司马迁前往九疑山祭舜,在九疑山下建起了舜庙。据文物专家考证,今玉琯岩附近的舜庙遗址就有部分是汉代的。
二
东汉时期,中郎将蔡邕游九疑山,并留下一篇《九疑山铭》,请人刻在舜庙旁边的玉琯岩(现存为南宋“掌御书臣”李挺祖摹刻),成为九疑山最早的石刻。汉唐以来,九疑山各地石刻逐渐增多,包括唐代道州刺史元结、宋代道州知州方信孺等人的题刻。而在这些石刻中,最大最有视觉冲击力的就是玉琯岩石壁上方信孺所留下的“九疑山”榜书了!
据文物工作者考证,“九疑山”榜书,单字高1.8米,宽1.9米,笔划间有后人题刻多幅。《九疑山志》称:“每字大方丈,画深数寸,笔力遒劲。”
全文如下:
大宋嘉定六年岁次癸酉正月旦刻
九疑山
权发知道州军州事、莆田方信孺书
宁远县尉、庐陵谭源监视
这里的“监视”,就是监督工匠上石。这个监督员叫谭源,字文饶。江西吉安人,吉安古称庐陵,故石刻自署庐陵人。嘉定六年时任宁远县尉,遗憾的是,永州本土方志上没有他的相关记载。倒是同治《新淦县志》、同治《永新县志》、嘉靖《江西通志》上有。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摩崖石刻的重要意义,它可以弥补方志上的缺失。
至于书者方信孺,是何方人士,何时来这里?姑且按下不表,先来看看历代学者对这方“九疑山”超大型榜书的评价。
明代万历年间有个喜欢研究文史的人叫蒋鐄,他编纂了一本《九疑山志》,既是编纂最早,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关于九疑山的专志。他在《游九疑记》说:“岩曰‘玉琯’,汉奚璟得玉琯十二处也。岩仅一席许,如石屋。上有蔡邕书《九疑铭》,有宋刺史方信孺大书‘九疑山’三字,土人以为法物。岩后即何侯宅。”
宁远本地人以为这三个字跟祁阳浯溪柳应辰所留下的“夬”字符一样,是用来镇邪的。
明代万历年间累官至广西布政使参政的邓云霄,曾游览至此,他在《游九疑记》说:“汉蔡邕碑铭,曁宋道州刺史方信孺所书‘九疑山’三大字,在崖间。笔法遒劲,犹带古色。”
南明永历年间官至以御史转任四川巡按的钱邦芑,在他的《玉琯崖记》说:“有洞门高一丈七尺,深二丈许,阔三丈四五尺。洞外有树,大十围,斜倚垂映,与洞相得。洞门有磨崖青润,镌‘九疑山’三大字,字大六尺五寸,笔法方劲,类欧阳率更体,乃宋嘉定中方信孺所书。”
被誉为“游圣”的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的《游楚日记》说:“书字岩岩不甚深,后有垂石天矫,如龙翔风翥。岩外镌‘玉琯岩’三隶字,为宋人李挺祖笔。岩右镌‘九疑山’三大字,为宋嘉定六年知道州军事莆田方信孺笔。其侧又隶刻汉蔡中郎《九疑山铭》为宋淳佑六年郡守潼川李袭之属郡人李挺祖书。”
清康熙年间历任兴化知县、广东连平知州的徐旭旦,在他的《重修玉琯岩记》里说:“游九疑者,去舜源峰五里许有岩,上刻蔡邕《九疑山铭》及方信孺‘九疑山’字。其下轩豁呈露,方广如丈,室则玉琯岩也。”
此外,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吴式芬《金石汇目分编》、康熙、道光《永州府志》、嘉庆《宁远县志》、光绪《湖南通志·金石》等书也有“九疑山”榜书的相关记载。
三
据《宋史·方信孺传》记载:
方信孺,字孚若,兴化军人。有隽材,未冠能文,周必大、杨万里见而异之。以父崧卿荫,补番禺县尉。盗劫海贾,信孺捕之,盗方沙聚分卤获,惶骇欲趋舟,信孺已使人负盗舟去矣,乃悉缚盗,不失一人。
他方信孺,果然非同一般:才华出众,未成年时就能写文章,连大他五十岁、官至宰相的周必大和著名诗人杨万里见了,都感到很惊讶,夸他是个奇才。
虽为奇才,但他是以父亲方崧卿恩荫进入仕途的,补为番禺县尉。当时,盗贼抢劫海商,方信孺接到报案后,带领人马前往追捕。他运用计谋,派人悄悄先将盗贼使用的船只运走,再去围捕正聚在一起分赃的盗贼,结果盗贼束手就擒,无一人漏网。
随着时间的推移,方信孺后来历任萧山县丞、兼淮东随军转运属官、国信所参议官、肇庆府通判、新州知州、韶州知州、道州知州、提点广西刑狱、广西转运判官、再摄帅阃、提点湖北刑狱、大理寺丞、淮西转运判官、淮东转运判官兼提刑兼知真州、主管华州云台观、主管建康府崇禧观。
多地点、多岗位的历练,使他得以成长,像一块好铁,百炼成钢,成为南宋的一位优秀官员。
《宋史》称“信孺性豪爽,挥金如粪土,所至宾客满其后车”。而刘克庄《宝谟寺丞诗境方公(方信孺)行状》记载了他三次出使金国的事迹。
命运有时候真不好说,谁能想到,方信孺正在萧山当县丞,不料突然被调回京城,改任出访大使,奉命跟金国谈判。方信孺三次出入金营,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毫无惧色,不为所动,大有舌战群儒的味道。
方信孺第一次来到濠州,金军元帅纥石烈子仁想给他来了一个下马威,将他投入监狱,派士兵手持刀刃将四面把住,断供柴火及饮水,并开出五个条件来要挟。方信孺说:“遣返战俘,归还岁币可以做,交出战争首谋者,自古无此先例,称藩、割地,则不是做臣子的所忍说的。”纥石烈子仁大怒,喝问:“你难道不想活着回国吗?”方信孺坦然地说:“我在受命出使离开国门时,就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对方无可奈何,只好将他放行。
方信孺来到汴京,拜见金廷左丞相、都元帅完颜宗浩。完颜宗浩坚持议和五项条件,威胁说:“不接受五项条件,就将立即南下。”方信孺对五项条件逐条辩驳,毫不屈服。完颜宗浩大声叱骂:“前日兴兵挑起战火,今日却要求议和,这是为什么呢?”方信孺回答说“:前日兴兵复仇,为江山社稷;今日屈己求和,为天下生灵。”完颜宗浩无言以对,只好说:“和谈还是继续作战,等下次来再决定。”
方信孺返回朝廷,如实向皇帝禀报。皇帝下诏让侍从、两省、台谏官讨论,如何答复金人。经过大臣议论,议定同意遣还战俘,惩罚首谋,增加岁币五万,并再次派遣方信孺出使金国。
再次相见,方信孺对完颜宗浩针锋相对,谈了很多,最后说:“你们所提五项条件我们已同意三条,你们仍不接受我方主张,大不了再度开战了。”
完颜宗浩被方信孺的忠厚诚恳感动,说:“割地之议暂且缓一缓,只是称藩不从,两国之间当以叔为伯,岁币之外另加犒师银钱。”方信孺坚决拒绝,不肯答应,返回朝廷复命。
过了不久,他又被差派到汴京。完颜宗浩见了方信孺,改变态度,又提出了诸多要求。方信孺说:“岁币数目不能再增加,所以以通谢钱为名充代。现在你们得此求彼,得寸进尺,我只有死而已。”金人无奈,只得放他回来。
方信孺回到朝廷,奏道:“金人所提有五件事情,前面四个条件是……;其五微臣不敢说。”宰相韩侂胄再三追问,直至大声训斥,方信孺这才慢慢地回答说:“他们想要太师您的头。”韩侂胄听后大怒,将方信孺贬官三级,外放居住。
方信孺自春天至深秋,三次往返于宋金间,出使金国,舌战强敌,金人无计可施,然而怒其不屈,和议最终未能成立。
不久,方信孺被起用为韶州知州。再后来,移知临江军,他以谪居为名,不干。于是,改知道州。
四
诚如石刻上所题:权发知道州军州事。方信孺于嘉定五年(公元1212年)春知道州军州事,正式打卡永州。不过,他只干了一年,次年离任,是名副其实的“权发”,真正的暂时代理而已。
之后,他就高升为提点广西刑狱。
虽然在任时间很短,但他也留下了一些履痕,成为永州历史文化的瑰宝。
方信孺是一个很讲究的人,平时很注重工作环境。上任之初,他见府衙有些凌乱,于是收拾一新。他看见府衙里的图书馆多年无人管理,馆内一片狼籍,就命人对图书馆进行收拾整理,使之焕然一新。为此,他为图书馆题了一块匾额“九疑”,并写了一篇《九疑环观阁记》以记其事:
楚粤之交,以山水名古今者,莫九疑潇湘若。舂陵之封,潇湘九疑丽焉。郡恒借山水为重,岂特隋唐以来,名人贤守多辱居之?重华之南巡,太史公之南游,皆常至其地。以是知三代秦汉而上,即此山水不碌碌矣。顾郡之内外,寂无所表章,可谓遗恨……
这篇文章不仅讲了他对九嶷山的认识、自己来道州的时间,还述说了收拾整理图书馆(九疑环观阁)的过程,以及怀前贤、抒心臆的良苦用心。特别表达“忠不必用,贤不必以”的苦衷和高洁的志向,彰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由于文章价值大,被弘治、隆庆、康熙、道光《永州府志》,光绪《道州志》,嘉庆《宁远县志》和光绪《湖南通志》收录。
遗憾的是,他所题的“九疑”匾额,如今不见。
五
在道州,方信孺还是做了一些事情的,当时道州有十个不检点的人,号称“十虎”,他们的能力很大,可以通过监司来换掉道州的知州。方信孺不信邪,到了道州,第一件事就把“十虎”的老大制服,震慑了他们。
他还在莱公楼(暨寇公楼)对面建设了一个重点工程——太史阁,把濂溪祠修葺一新,并遍访元结遗迹,把它们标识出来。
九疑山在道州下辖的宁远县,方信孺自然早就仰慕。在宁远县官员的陪同下,来到九疑山,寻寻觅觅,他很有感触。
“德自舜明”。舜帝勤政为民的故事,如同三分石下的清泉,汩汩流淌了几千年。而玉琯岩前的舜庙,就是历朝历代对舜帝的最好祭祀和怀念。
想起自己三次奉命出使金国,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再想到历经磨难的大宋江山,方信孺心里五味俱全。于是,在拜谒了舜帝陵之后,来到宁远县衙,他有感而发,写下了“九疑山”三个大字,心里感恩虞舜大德,期盼大宋江山安稳、前线抗金大捷、百官行事大义。
第二年正月,时任宁远县尉谭源就亲自监工,请人将它刻在玉琯岩石壁上。这三个大字刻的很深,它创造了两个九嶷山摩崖石刻之最:一是字体最大,二是整体尺幅最高。虽经八百余年的风雨剥蚀,至今依然清晰可辨,成为九疑山的一大景观,游人见了,无不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