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跨江过河向大渡

甘孜日报    2021年08月31日

◎楚江舒

渠江,长江支流和嘉陵江左岸最大支流,也称渠河,古称“潜水”,又名岩渠水,两晋时称巴江、巴水,宋以后定名为渠江。据《水经》记载:“潜水出巴郡宕渠县,南入(长)江”,《汉志》亦记:巴郡宕渠县“潜水西南入江”。因潜水纵贯宕渠县境,此后即称为渠江或渠河。其在渠县境内河长99.8公里,流域面积36224平方公里。

渠江大桥位于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为G318线组成部分。该桥始建于1983年,1986年正式建成通车,横跨渠江,将渠县城区的渠江镇与天星镇连为一体。渠江大桥主桥全长856米、宽13米、东岸引桥50米、西岸100米、全长1056米,为达州市最长的桥梁。桥身12跨,两车道双向设计,两侧设人行道,水泥护栏。

该桥自1986年以来,虽历经数次特大洪水侵袭,但桥主体从未受到严重损害,仅对桥面和护栏有过数次维修翻新。只要做好日常保养,如不出大的意外,这座桥再安全使用十五年以上没有任何问题。

一条嘉陵江,逶迤千余里,润绿万千;一条G318线,延展万余里,连接东西。在南充,G318线与嘉陵江不期而遇,路随桥伸,江水欢腾。黄金江岸,波光粼粼;青山隐隐,白鹭成行。嘉陵江日夜无歇,灌溉了江畔万千人家春种秋收的往事,滋养了沿岸城市村庄风调雨顺的流年。

南充嘉陵江大桥又称白塔大桥,因为坐落在在白塔山下而得名,是南充市的第一座横跨江面的大桥。它建于1975年7月,是高坪区和顺庆区之间的交通要道。白塔大桥桥长780米,引道长220米,桥宽11米,于1975年7月建成通车。该桥共有12个桥拱,13个墩。白塔嘉陵江大桥是南充最有历史的桥了,当地人称为一桥,后面的按修的时间为二桥,三桥,而最近四桥也于2012年12月12日正式实现通车。

大桥既雄伟,又坚固,而且还很壮观。它长约1千米,有12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大约400多米的江面上。桥面宽约11米,中间是川流不息的车辆,两边是来来往往的行人。大桥的每个桥洞顶上都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每当发大水时,洪水就可以从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既减轻了大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身不会被大水冲毁,又节省了原材料。在1981年的特大洪灾中,大桥也毫发无损。大桥不但雄伟、坚固而且美观。大桥两侧,整齐的排列着一对对玉兰灯柱,像守卫大桥的士兵,又像是迎宾使者,彬彬有礼地迎来送往。每当夜幕降临,桥上亮起了五颜六色的彩灯,就好像一条大彩龙横跨大江。

涪江,因流域内绵阳在汉高祖时称涪县而得名,长江支流嘉陵江的右岸最大支流。发源于四川省松潘县与平武县之间的岷山主峰雪宝顶。涪江由南依次流经四川省平武县、江油市、绵阳市、三台县、射洪县、遂宁市、重庆市潼南区、铜梁区等区域,在重庆市合川区汇入嘉陵江。

遂宁有川中著名佛寺广德寺,遂宁涪江三桥又名通德大桥,位于遂宁市区,是遂宁城北主城区连接河东新区的主要交通要道。2004年9月28日建成竣工通车,涪江三桥全长3350米,其中桥长1610米,桥面净宽28米,双向四车道,总投资1.36亿元。涪江三桥是国道318线与省道205线、遂回高速公路、遂渝高速公路、绵遂高速公路在遂宁城北的连接线,又成为了连接河东新区和老城区的主要桥梁和重要交通枢纽,也成了遂宁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沱江,长江上游支流,位于四川省中部。发源于川西北九顶山南麓绵竹市断岩头大黑湾,全长712公里,流域面积3.29万平方公里。从源头至金堂赵镇为上游,长127公里,称绵远河。从赵镇起至河口称沱江,长522公里。

四川简阳沱江大桥位于G318线简阳城区内,跨越沱江河流,该桥始建于1967年,1996年进行了加宽改造,全长590.08米,主桥为9孔40米悬链线双曲拱桥,引桥为8孔20米圆弧线双曲拱桥。2006年大桥加固改造,汶川地震后被鉴定为危桥的简阳沱江大桥被爆破拆除,后重新建成新桥并于2011年4月实现通车。

告别成都,G318线就踏上了最让人神往的川藏线,2100公里路途,沿途要跨越大江大河10多条,中小河流上百条,山涧溪流数不胜数,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容颜、身姿和内涵,让人既可以大饱眼福和耳福,又可以洗涤身心。

从成都开始,自东到西,G318线依次跨越和经过了雅安青衣江、泸定大渡河、康定河和折多河、雅江雅砻江、理塘无量河、巴塘巴楚河和金沙江、西藏的澜沧江和怒江,并与最终汇入雅鲁藏布江的帕龙藏布伴行200多公里,林芝的尼洋河和拉萨的拉萨河,一路水流奔涌、欢歌不断,直至樟木。

青衣江是川藏线上第一条大河,与二郎山相伴。

青衣江,发源于邛崃山脉巴朗山与夹金山之间的蜀西营(海拔高程4930米),主源宝兴河。流经宝兴在飞仙关处与天全河、荥经河汇合后,始称青衣江,是大渡河的支流,也是岷江和长江的支流。经雅安、洪雅、夹江于乐山草鞋渡处汇入大渡河,注入大渡河前长276公里。

青衣江在魏晋南北朝以前名叫青衣水,又称沫水、大渡水,以青衣羌国而得名。

青衣江虽是大渡河的支流,但青衣江古称青衣水见诸史册要比大渡河古称沫水早。青衣水、青衣县之名皆源于当时衣青衣的羌族。青衣水的别称,除蒙山溪、大渡水、沫水外,还有平羌江和羌江的称呼。

青衣江向东南于雅安接纳周公河,至洪雅接纳花溪河,过夹江于乐山附近草鞋渡注入大渡河,流域面积1.33万平方公里,是大渡河下游最大支流。干流上游河道穿行于高山峡谷之中,其下为中、下游河流迂行于低山丘陵间,水面增宽,河中多汊流、沙洲。青衣江河口海拔360米,落差3820米。

车行G318川藏线,从成都过雅安,沿途所见蜿蜒盘旋、宛若玉带的秀美江水就是青衣江,一直到二郎山隧道口,还能看到山下的青衣江水。

青衣江汇集天地灵气,展示碧水千丈神韵,带着自然赋予的灵性和缠绵,飘洒在G318线旁和二郎山下,形成千山叠嶂烟雨朦胧、竹涛林海环抱屏障的锦绣山水。随着四季变幻,江水景象万千:春季,雨后河水始涨,江水回旋,浪花翻卷;夏日,洪水万马奔腾,清凉舒畅,疾走奔流;秋天,江畔秋色遍染,雅鱼嬉戏,乐趣无限;入冬,河床干枯袒现,泥沙奇石,五彩斑斓。

大渡桥横铁索寒。毛主席《七律·长征》让大渡河闻名天下,红军飞夺泸定桥、18军进藏和川藏汽车兵的传奇让大渡河成为了川藏线上最有故事的一条河。

自清以来,泸定桥就是四川入藏的咽喉要道和军事要津,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863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抢渡大渡河失利,全军覆没。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二师黄开湘、杨成武率领的红四团以22位勇士为突击队,飞夺泸定桥,彻底摆脱了国民党追兵,泸定桥因而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座丰碑,闻名世界。

对自小生长在大渡河边的孩子来讲,大渡河就是最好的玩伴。游泳、玩泥沙、捡水柴、钓鱼……儿时,常站在大渡河畔遥望G318线延伸的云雾缭绕的山顶,想象康定就在山雾缭绕的半山腰。第一次踏上泸定桥大概七八岁,欢呼雀跃的场景记忆犹新。G318线陪伴了自己的童年、少年,然后又延展了自己的青年和壮年……

大渡河,古称北江、戢水、涐水、沫水、大渡水、蒙水、泸水、泸河、阳、阳山江、羊山江、中镇河、鱼通河、金川、铜河,位于四川中西部,为长江支流和岷江正源。发源于青海玉树境内阿尼玛卿山脉果洛山南麓,上源足木足河经阿坝县于马尔康县境接纳梭磨河、绰斯甲河后称大金川,向南流经金川县、丹巴县,在丹巴县城东接纳小金川后始称大渡河,再经泸定县、石棉县转向东流,经汉源县、峨边县,于乐山市城南注入岷江,全长1062公里,流域面积7.77万平方公里,大渡河支流较多,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28条,10000平方公里的2条。

大渡河自北向南飞奔,浪大水急,两岸谷壁陡峭,险峰兀立。泸定桥是当时大渡河上建造最早最长的桥梁。据史料记载,泸定桥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动工兴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泸定桥竣工之际,康熙皇帝亲自题写桥名为“泸定桥”。泸定桥的桥体分别由桥身、桥台、桥亭三个部分组成,桥身由13根铁索组成,桥长103.67米、宽3米,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

50年代,在泸定县城上游不远处,建了一座钢桥,为川藏线跨越大渡河的唯一通道。后又在县城南北两端先后修建了水泥桥,分别为白日坝大桥和康巴大桥,均可通行川藏线。其后,为了G318线通行更加便捷,又在白日坝大桥上首建了彩虹桥。如今,距离泸定桥上游7公里左右,一座全桥长1411米,主跨1100米,桥面至大渡河水面239米的现代化超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泸定大渡河特大桥横跨在大渡河之上,彻底贯通了成都到康定的高速公路。从四川盆地到川西高原行车时间由以前最少7个小时缩短至最少3个多小时。

大渡河宛若一条咆哮的巨龙,穿行峡谷,人在其间,头顶高山悬崖突兀,脚下河水奔腾,浪涛拍岸发出闷雷般的轰鸣,回荡峡谷,一如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红色故事传唱已久、经久不息。



  • 上一篇:小说连载|南山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74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