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董希文与《开国大典》

甘孜日报    2021年10月01日

◎郑学富

董希文的巨幅油画《开国大典》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雄伟壮观的场面,真实再现了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

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幅巨型油画《开国大典》。中央美院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37岁的青年画家董希文。董希文接到任务后,从北京郊区土改工作队回到北京城,开始对开国大典的影视、图片资料进行研究,经过反复的推敲,决定打破写实的限制,采用一种表现派和现实派相结合的大胆的艺术处理手法,去选择画面构图。那时,他身上经常揣着一张像明信片那样大小画在重磅卡片纸上的画稿,凡遇到美术界及文艺界人士,便拿出来征求大家的意见。文艺界的同行们对董希文的构图设想表示赞赏,并提出不少意见。为更好地突出广场开阔的画面,他决定去掉天安门城楼上的一根立柱,为此,他专门请教建筑学家梁思成,梁说:“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是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为了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董希文搬到亲戚家的一间小屋里开始创作,他往往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画。由于房间太小,画幅上接房顶,下贴地板,作画时,他一会儿爬上房顶,一会儿躺在地上。两个月后,巨型油画《开国大典》创作完成。1953年9月27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油画《开国大典》,这幅画被大量出版后又被印制为年画发售,并进入中小学课本。

《开国大典》气势恢宏,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基调,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将天安门城楼的内景和天安门广场的外景浑然相连,视野宽广深远。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站在麦克风前的毛泽东主席和身后的其他中央领导及民主人士神采奕栾,红光满面,脸上荡漾着胜利的微笑,以写实的手法塑造了人民领袖和开国元勋的精神风采,生动形象,惟妙惟肖;城楼上红毯铺地,立柱红艳,红彤彤的宫灯高悬,增添了热烈喜庆的气氛;菊花怒放,使人立即想到金秋十月;汉白玉栏杆白里泛黄,让人感到中华民族的沧桑历史和革命斗争的峥嵘岁月。广场上空蓝天白云,风和日丽,白鸽翱翔,既点明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又让人感觉到祖国的和平发展、繁荣昌盛;远处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标志着古老的华夏民族已经获得新生,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红旗如海,人流如潮,欢呼的海洋,沸腾的海洋,作者以写意的笔法,描绘出万众欢腾,人民欢欣鼓舞的热烈气氛,创造出舒朗明快的意境,让人读后心潮澎湃,浮想联翩,由此看到了当家作主的人民豪情满怀,意气风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建设新中国的雄心壮志。

在用色上,董希文将中国工笔重彩和敦煌壁画的用色特点融入油画色感,同时以新年画的装饰性贯通全局,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整幅画大气磅礴,宏伟壮丽,色泽明亮,气度雍容,体现了新中国的开国气象与大国风范,既具有历史真实性,又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毛泽东看过后,非常高兴,连声称赞道“是大国,是中国”,“我们的画拿到国际间去,别人是比不过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艾中信评价说:“《开国大典》在油画艺术上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油画新风貌。这是一个新型的油画,成功地继承了盛唐时期装饰壁画的风采,体现了民族绘画特色,使油画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






  • 上一篇:齐白石与《普天同庆图》
  • 下一篇:璇玑图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75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