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团与德格中学师生合影
体验藏式婚礼
在甘孜跳踢踏
在亚丁抚摸温顺的绵羊
可爱的藏族小姑娘
在雪山前,那一刻放飞心情
第一次穿藏装
编者按:
为展示甘孜州的康巴文化积淀与旅游特色,州政府与新京报社联合举办了“首都青年大学生甘孜州免费体验游”活动。5月1日至5月10日,6名首都青年大学生在我州感受了溜溜调、高原踢踏、藏族戏剧,参观了印经院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了他们在康巴的所见所闻所感。首都青年大学生眼里的康巴是什么样的?在他们的眼里,康巴的魅力体现在什么地方?为配合即将在京举办的“圣洁甘孜,走进北京”文化旅游周活动,《康巴周末》特推出《首都青年大学生眼里的康巴》专栏,从不同视角展示康巴的文化积淀。
5月10日下午,六点二十。我在机场灰蒙蒙的北京的天气里,等着回学校的大巴。天空灰得看不出云,一点太阳也没有,我的行李箱里塞满了脏衣服和一片狼藉的日用品,北京傍晚还有点点微凉,风里飘来了一阵柳絮,一颗棉絮粘在我的衣服上,我用手捻起它,恍然认识到,十天已经过去了。
在甘孜我也见过一次这样的柳絮。那是行程第三天的下午,在有着塞上小江南之称的巴塘县的龙王塘,恰逢当地的亚索节,就是一个迎接夏天到来的节日,附近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在巴楚河边白塔下的空地上,扎起荫棚表演藏戏和巴塘弦子,俗称“耍坝子”,藏戏表演结束后,一队男男女女开始表演集歌,舞,诗,乐为一体的巴塘弦子。作为体验游的一员,我需要加入其中,然后笨手笨脚的拙劣模仿着他们的动作,一幅美好的画面被我们几个紧张拘谨的学生搞得笑料百出,两圈跳完不知是不是紧张,大家都一头大汗。突然吹来一阵和煦的春风,棚里飘进来一阵阵大颗大颗白花花的柳絮,我有点发懵的想,原来不只是北京有漫天的柳絮啊,我右手边教我跳舞的当地姑娘,对着前面她的朋友会心一笑,用接近欢呼的方式说了一个我不懂的藏语单词,两人咯咯咯地笑了半天,在漫天柳絮中更加卖力而欢快的跳了起来。我第一次觉得在北京春天乱飘的恼人的柳絮,其实也可以这么美。接近结束的时候在两首歌曲交换的空隙,那位姑娘伸手帮我拿下一颗黏在头发上的柳絮,说:“你其实跳的挺好的,挺像我们藏族女孩子的。”我吐吐舌头说自己一踩错就紧张,她用手拨弄着我的头发说:“你的头发好长啊,真好看,真羡慕你。”
我开始觉得我之前对藏区,对甘孜的想象和理解是多么的幼稚和拙劣。因为不清楚当地的具体情况,我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对饮食对住宿对路况,也对当地可能的原始的文化习俗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我现在才知道,那是在各种媒体和我们有限的认知水平和想像中被异化了的假想的川藏地区。是的,它充满了神秘的原始色彩,它和现代西方文明差距甚远,有着浓厚的对我们来说不能理解的宗教信仰的色彩。可是剥开那些神秘而对我们来说罕见而新奇的形式的外衣,文化也好,风景也好,人也好,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赞美,对天赐的感激,对自然的敬畏,对虚伪恶劣丑陋的鞭挞……
圣洁的甘孜原始,朴质,神秘,但是并不代表着它不通情理,难以理解。在那些不被我们所了解的文化背后,其实是全人类都具备共鸣的那些公认的情感和真理啊。而且在未经现代工业文明侵蚀的高原,那些情感与向往表现的更浓烈,更虔诚,更淳朴,没有乱花迷眼的太多物质的干扰,这些情感显得更为接近人类与生活的本质。
重新一头栽回属于我的原本的常规生活里,快节奏而琐碎的日常将再一次压过来,好像一切都没有变,又好像什么都不一样了,只是我自己明白,甘孜不再是一个遥远陌生的地名,而是一个切切实实和我发生了情感的牵挂与联系的地方,它美丽而神秘,遥远又熟悉。那里的春天也会飘起漫天柳絮,那里的姑娘会拨弄着你的头发,笑着对你说真羡慕你。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学术型研究生(施维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