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1年12月08日
◎冯润青
开始一些日记性质的记录,开始一些自己对自己说的话。 我想着要写日记,实则不然,正是读《清华园日记》带来的感性。现在的条件,比之以前的人,好出太多——只要一部手机在手,可以随时随地记随感随想。不像季羡林的民国时期,纸笔体日一记,夜间还有熄灯限制。
我阅读的《清华园日记》,是一本全本校注版,收录了季羡林书写《清华园日记》出版缘起,1930—1932年回顾,1932—1934年两年的日记记录,季羡林大学期间创作和发表的文章,季羡林清华园及师友回忆,还附录人物索引,既保留了原日记真实原貌,又方便阅读标注勘误,是一本具有文学和研究双重价值的书籍。
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其实也是每个人倾情发泄真性情的地方。
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记录大学最后两年生活点滴,与同学清谈,学校的功课,教授们的课堂点睛出精彩或不精彩,自己所读的书目,书中的精华,和不想读却不得不读之书的索然,学校里发生的事,社会上发生的事,一一带进作者的日记里,思绪一二三。
国家飘荡,季羡林关注家国天下,闲笔间有家事国事天下事。学习生活枯燥也是压抑的,作者有失意时陷于苦闷和烦躁,然大多数时光,努力进取,每有所得、充实又有成就时愉快不已,对物对人对事,有着私密的感触。
到底穷人日子总担忧,作者时常面临缺钱,有时靠借以度一时之窘。即使会面临没有生活费的困窘,季羡林依然喜欢买书看书,为收获一本不可多得的书而激动。日记中所涉及书目之多,亦令人惊叹。
季羡林坚持早起晚睡,学习固定科目,涉猎广泛,大部分下午时间,是打球、体育活动,或去城里拜师访友,或去城郊看山看水。所谓劳逸结合。做人做事,一定要有好的体魄,特别是文人。一直觉得文字工作是阴性的,运动是阳性的,须得两两相合,不得太偏一方,倘若带来压倒性倾斜,身体垮了,什么都做不了。
到底青春年少,好奇心也重些。女生宿舍开放的时候,作者约了朋友特别去看,学校有足篮赛时,去看女生打篮球,直言是看女生的大腿,街上偶遇陌生女郎,与友人尾随其后,只为一探容颜。
母亲去世后,季羡林时常思念母亲,痛心自责,语短情长,让人潸然泪下。季羡林在《母与子》一篇文章里,仔细地描写回家服丧的经历,读来令人唏嘘哽咽难言。
过早与母亲分离,家庭成员复杂,与底层密切接触,加之本性善良敏感,季羡林大学期间的文章即有深厚底蕴,如写《红》中那卖绿豆小米的老实的中年人,《夜来香开花的时候》家里的佣工王妈,《母与子》里老妇人,皆有一团化不开的凄凉与慈悲。
可谓年少轻狂,一些思想、人前难以说出的话,迷茫、焦虑、家庭、工作、未来和成长,在每日不多的简短日记里,季羡林一一真实地记录下来,刷课,打球,投稿,骂人,丧亲,结友……
大师也年轻过,迷茫过,不安过,谁不青春年少?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曾记否?同学少年都不贱,情怀清朗梨花白。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