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2年03月15日
◎刘敬
经典之作,不管是文史哲美,还是书画乐影,之所以被誉为“经典”,自有其典范性、权威性与时代性,且历久弥新,是经时间打磨与历史选择后,仍然“坚劲”的思想与艺术结晶。而经典的背后,立着的则是人,是一代又一代名符其实的大师们。与那些心术不正、沽名钓誉之徒以戏说经典为荣、拿大师开涮为乐恰恰相反的是,韩浩月敲击键盘的出发点,是源于内心的尊重、尊敬与尊崇,亦可言,是对灵魂与灵魂的相遇,共赴一场精神盛宴的热切期待与矢志努力——“座无虚席”,这四字书名,或正是作者想要表达与强调的吧:面对经典,面对大师,无分昼夜,座无虚席都应成为一种常态。
全书四辑作品,首辑稍显沉重,因是由22封情真意切的“告别信”组成:金庸,柏杨,余光中;阿巴斯,奈保尔,贝托鲁奇……大师们的人生已然谢幕,爱恨全凭他人说,但他们的作品终以“经典”的形式留存于世,影响、感染着亿万读者、影迷与听众,譬如金庸独树一帜的侠之浪漫与义之所在,譬如把文学创作当作唯一救赎之道的奈保尔的“狂暴而迷人”,譬如似故园四野的风一般在血液里漫游、旋转、洄溯的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这些广博、精美而纯粹的文化与精神遗产,若闪耀的星辰,恒久,明亮,复经作者的情感拂拭与文字之镜的映射,愈加灼然耀目,直照彻后人的心空。
相较之下,第三辑“光影梦”,则要快意得多。从《聚焦》《绿皮书》到《荒野猎人》,从《少年派》《让子弹飞》到《入侵脑细胞》……或血气冲顶拍案起,或悬心惴惴苦纠结,或深度解剖溯本源……作者常会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切入影片,复以文艺的笔法,在虚拟与现实间,穿梭,徜徉,评鉴,引领你我在读者与观众的角色互换中,一同感受国内外佳片的无限魅力,一同体悟蒙太奇带来的无尽思索。以《聚焦》为例,作者坦陈,观看时“心情是凝重、压抑的”,“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看完《聚焦》,观众仍然会获得一种力量感。这种力量感来自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维护,来自善良之人无形当中凝结的共识”,所谓“可怕的不是黑暗存在,而是光明的迟到与缺席”,这话掷地有声,恰是很多人想说而没能说出的……
不过,就个人收获而言,愚以为,作家在第二辑作品中所坦露的自我——那算是比较隐秘的阅读经典名著过程中的“心灵史”,给我的感触应是最深的。刘禹锡诗云,“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且不论出版业现状如何,也不论商家营销手段如何,一本静默无言的书,便是一只近乎全能的“灵魂捕手”,它对一个读者“摧毁”与“重建”的力量无形却巨大,诸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等。作为评论家的韩浩月自然是挑剔的,眼光亦是“毒辣”的,但他的评论,却是犀利中不乏温和,能一针见血而又中肯之至,那是仅属于他的“哈姆雷特”,不夸饰,不卖弄,见智慧,见性情。诚然,不管是时事评论、影视评论,还是文学评论、艺术评论,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能否明心见性,目光如炬,察见并发掘出潜藏于世情、时代表象之后,或深蕴于文学、影视作品之中的“仁”与“智”来,能否心意别裁,独抒机杼,而非鹦鹉学舌,拾人涕唾,这恰是衡量一个评论者水平高下、文字优劣,以至学识丰陋、格局大小等的不二“砝码”。韩浩月呢,不仅是一个评论快手,有“小李飞刀”般于电光石火间夺魂摄魄的绝胜本领,更是一个多面手,仅以“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获得者”的身份来说,亦足以彰显他在文艺评论之外遣词造句铺排组合的非凡功夫了,而这一点,表现在对《荒原狼》《悲惨世界》《霍乱时期的爱情》等十多部经典的阅评方面,更令我等书虫钦服之至,因为,即便从文题来看,诸如“在灵魂废墟上建造美丽的花园”“爱情始于误解,死于了解”“把荣誉给乌尔比诺,把爱情给阿里萨”等,别致、凝练、眩目又精准地抽出了小说的关键内核,怕是作者在世,亦会感叹喜逢知己吧!
对于村上春树、鲍勃·迪伦、莫言、冯小刚、张艺谋等13位文学影视文化名家,作者通过最后一辑作品,虔敬地向他们行了“注目礼”,以实话实说的方式,细腻呈现了一个评论达人对他们的特别关注与多维审视,由艺术成就到性格涵养,由文化积淀到创作底线,由“英雄本色”到“困境男人”……一点点的还原过程,亲切而温暖,琐碎又震撼,给人以很强的“代入感”,一颗心陶陶然醉溺于经典和大师的昼与夜,微笑颔首,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