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2年08月12日
◎陈洪柳
黄土乡自古只有一条山路通往县城,山路尘土飞扬,晴天一块钢,雨天一锅汤。路人晴天掩耳鼻,雨天摔跟头,进城返乡,走一路骂一路。干部不作为苦了群众,他们处理投诉时诉苦,修路是好事,可是缺经费。
后来搞全乡集资,首次修路,铺了一条砂石路,步行三小时的路程缩短至两小时。砂石路成了乡里的样板路,还登上了县报的头条新闻。长期在这条线路奔跑的司机气坏了,轮胎磨损大不说,小石块蹦到庄稼地经常被老农骂。
跨世纪之前,第二次修路,乡里申请拨款,样板路改成柏油路,还取了一个路名:青黄路,意思是青水县至黄土乡的主路,乡道升级为县道,规避了坡道,车程缩短至三十分钟。柏油路依然是乡里的样板路,县里播放了电视报道。
好景不长,没隔两年,柏油路百孔千疮,到处坑坑洼洼,车损厉害,司机哭爹骂娘。有人戏称:“青黄”不接,“水土”不服,奶奶的豆腐渣工程!乡干部抬不起头,多次修补无济于事,今天这里刚修好,明天那里又裂缝,暴雨连天,山体滑坡又被冲垮几段路基,百姓恨得咬牙切齿,官员急得头皮发麻。
青水撤县建市,黄土撤乡建镇。镇干部申请第三次修路,新的领导班子批准了。钱到位好办事,一条水泥路修好了,规避弯道,车程缩短至二十五分钟。水泥路依然是镇上的样板路,一片欢呼,万民同乐,省里的媒体争相报道。原本众望所归,谁知众望所失,接下来样板路就没消停过。镇上领导班子像割韭菜,换了一茬又一茬,一年一小修,三年一大修,似乎成了惯例。
四修时说是拓宽,因为会车不方便,单车道改为双车道。而且规避了危险路段,完善了事故多发路段,毕竟人民生命财产高于一切,花小钱办大事。
五修时说是经济提高了,车流量大,双车道改成四车道,道路中间设置了栏杆,增设了人行横道线、村庄路标、减速路标,还有公交候车亭。
六修时说是环保需要搞绿化带,安装路灯,开凿涵洞,车程缩短至二十分钟,成了镇上真正意义的样板路,城乡一体化,纳入全市半小时生活圈。
七修时说是增加亮化工程,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美化了道路两旁的宣传标语,绿化带四季常青,繁花似锦,增设了高架桥,车程缩短至十五分钟。
听说青黄路还要改成高速路,六车道,村庄路段有隔音板不扰民,车程只需十分钟。群众反响强烈,民愤传遍十里八乡:政令不出中南海,假公济私,损公肥私,地方干部蛇鼠一窝,集体贪污,样板路成了他们的发财路。
群众绝望之际,看到官方发布的新闻:几名地方干部因收受贿赂,利用修路敛财,已被省纪委监委带走,有的还是调离或退休干部。大快人心!众人奔走相告,都说头顶有青天,脚底有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