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2年09月08日
◎王霞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早早地,月亮就在偏东方挂在了树梢上。低低的,金黄滚圆,饱满的,却又很轻盈,衬着那深蓝的天空,如水般莹澈,静谧,美好。
我突然忘却了所有写中秋美月的那些诗词。只有张若虚的那一句——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在心头上婉转。
天空,一水儿深下去,杨柳渐成剪影,斑驳出一地的图案。石径旁的小小池塘,蛙们高一声、低一声地鼓噪着,倒衬得这月夜愈发的宁静。
这样的夜很适合回忆。
而回忆,却是时光的呓语——无论年少的痴狂、年老的安详,都如同这渐深的秋,美丽的红蜻蜓一样。你去捉它,不着;可不经意间,它却悄然伫立在你的心荷之上,轻颤双羽。慢些儿,也许你的凝眸,都会惊飞了它呢……
忽然觉得,此刻的月离自己如此之近,近得就如自己的心,在这静谧的时刻,圆融而温暖。
小院里很安静。偶有孩子被大人领着,在小园里快乐地行走。小手不时地就去指指月亮。月色映出的笑脸,温暖了这个仲秋微凉的夜晚。
忽地想起自己小时候,双亲高堂就笑盈盈地站在了面前。
也是这般的明月、白云、微风,不同的是当年阔大的庭院、满藤的葡萄、院中大大的圆桌上瓜果梨桃、桌旁含笑品茗的双亲都远远地消失了……
那样的月夜,已在生命里逝去,却于心底最柔软处,刻下了最深的印痕。那是一种甜蜜的伤感,和幸福的悲伤。
我曾在许多文章里写过母亲,蕙质兰心的她把每一个时令节日都过得丰富动人,当然也包括中秋的拜月。远离故土的母亲,固执地遵守着家乡的习俗,以此来寄托思乡之情。如今,我也是离家万里,久居金陵,“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了。
再次默默仰望,皎皎月轮穿行在丝丝缕缕的白云中。
看月,南方一颗亮星时隐时现,随着月华同明同暗。心中忽然涌起淡淡的怅惘和温暖……
月亮升得很慢,或许是沾染了太多人的眷念,又或许懂得了我的心思,想把这静默相对的一刻,拖得长长的……不忍离去。清代诗人董舜民有句“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是啊,谁的人生没有几个难以忘怀的往昔月圆之时?只是,美好也罢,伤情也好,已去之事如逝水覆舟,无可挽回。倒不如放开心怀,珍惜当下的星隐月明。不如归还,总有一扇门为你虚掩,总有一盏灯为你闪亮,也总有一个人,默默地站在你的身后,陪你望月,伴你回家。家里,每一天都是茶暖酒香,也将有月饼切成如盛开的花瓣。
如今,又将中秋月圆,一切都是如此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