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3年07月05日
◎刘学正
每一件文物,都可被视为开启历史大门的钥匙,门内花开正盛,人影浮动。而一场精彩的展览,则能够让观众体验到与古人的跨时空对话,从更深层去了解一段关于个人、群体、时代的故事。《观看之外:博物馆展览中的历史与人》收录的9篇观展评述文章,聚焦于9场以“史”与“人”为题材的博物馆展览,采用第三方评论和对话策展人、艺术家的形式,把展览的表现手法、内在逻辑、暗藏深意等内容娓娓道来,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让观展的视角更加清晰、开阔。
该书首先把笔触放在了故宫博物院的“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认为这并非普通的书画展示,而是旨在挖掘历史中的个体,以及个体背后的历史。60件(套)与苏轼相关的书画、碑帖,辅以部分器物和古籍善本,从苏轼的文学创作、书法艺术、生活情趣、人生态度等不同角度,为观众塑造了一个生动而立体的苏轼形象。畅游历史长河,我们一眼便会窥见那些如雷贯耳的名人,但这并不代表历史只能如此理解,由物而得见其人,由人而得见其身边人、所处时代,延展的过程,无疑也是探索的过程。
在让大师“重回日常”的思考框架下,书中不仅局限于对古代人物的追思,还把目光聚焦于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的梁思成。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让作者感到,一旦展柜错位,就会降低观展的体验感。譬如,一般观众对于展览最多的评价可能归为:“画的真好!”而难以将梁思成的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建筑教育家三个定位串联感受。当博物馆想要展示“人”时,总会选择“人”更具光环的一面,放大并突出。我们自然不会否认他们为这个世界做出的独特贡献,但可以反思:只将目光对准“不一般”时,我们所看到的是否还是一个完整的人?
以实物为载体的展览,要如何实现透物见人且见精神?在作者看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永远有多远”艺术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答案。展览中,官吏陶俑、跽坐女陶俑、绕襟衣舞者陶俑等文物展品,体现了“俑”作为专为死者制作的再现类丧葬用品,为墓主人建造了一个具体而微的死后世界。而影像、装置艺术作品“失乐园”,则呈现了一个由3D技术打印的各种虚拟形象组合而成的空间,透过镜头,可以窥探它们从“生”到“死”,从“简单”到“复杂”的“成、蛀、败、空”的过程。
展览,不一定非得要“高大上”,也可以很“草根”。书中还讲述了史家胡同博物馆的常设展览,作者认为,这是一种让社区自主发声、自我表达的独特方式。胡同生活是老北京的一个缩影,展览陈列着胡同居民们捐赠的家中老物什,如家具、小人书、唱片、老相机、钟表等。此外,墙上的老照片重现了老北京曾经的生活场景。展厅旁边的小房子中保存着各种胡同的声音,包括卖豆汁、卖糖葫芦等70多种声音,仿佛让人回到了过去。
一场让文物走出库房的展览,“物”的陈列,只是一种浅层表象,其实质在于对“史”与“人”的深度挖掘与释读。文物本不会说话,但经由策展人、艺术家的元素聚合和艺术表达,便能以“在场者”的身份,讲述一段历史、一群人的故事,此中真味,值得好好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