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3年10月26日
◎王朝书
今天,重阳节。一大早,王孃孃、张幺爸就到家里来叫婆婆。今天,村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到农家乐吃饭。村委会出钱。
入秋了。地里的玉米、南瓜被村民陆续搬进了屋。经过前后近一个月的掰玉米、晒玉米、摘南瓜,村里人可以轻松下来了。几天前,村里老人就约婆婆,重阳节时到我堂兄的农家乐玩。婆婆答应了。对于玩,婆婆其实很喜欢。只是,平时,村里老人除雷表婶和一个近90岁的婆婆外,大多都忙。因此,每天,婆婆大多数时间只能和雷表婶耍。如今,村里老人难得有闲,坐下来一块耍,婆婆自然开心。
重阳节,是村里这几年才兴起的。小琴讲,现在,村里一年有三次大型活动,春节、三八妇女节和重阳节。这三次活动,都是村委会组织的。我在村里时,村委会没有给村民举办过集体活动。那时,村民没有钱,村委会也穷。父亲曾经当过小板场村的村长,有时,为村里办事,还要拿家里的钱去垫资。村民要聚在一起,只能因红白喜事。而丧事,毕竟是死人,即使是高龄的喜丧,村里人也不能表现得太高兴了。他们,只有在举办婚礼时,才能彻底放松自己。每次婚礼,都是村里人的一场狂欢。人们会在婚礼上,看两夜甚至三夜的通宵电影,并开一些玩笑,互相取笑。劳作的苦累,在婚礼上,得到短暂的舒缓。不过,婚礼并不是月月年年都有的。小板场村并非人口大村。不能每年都有嫁娶。别的村子,虽然有婚礼,却往往因距离原因,人们只能在那里吃一顿饭,无法在那里玩乐。
因为贫穷,村里娱乐活动少,人们也不敢娱乐。只能一年到头在地里埋头苦干。小琴说,这几年,村里老人因旅游带来的收入和国家的扶贫政策,有了可支配的资金。
尽管不再贫穷,但村里老人依然延续着过去的习惯。婆婆初到村子时,曾和村里老人一道转路。几次之后,就不愿和他们转路了。因为,他们走不了多远,就会停下来,到林子里去拣柴。婆婆一个人留在路上,很无趣。
村里人的生活习惯,被先生我们打破。先生我们回村后,做的一系列事,都是人们难以理解的。比如,种花。当先生我们第一次在地里栽下樱花树时,村里人为我们浪费了一块良田而心痛。不过,当人们看到先生我们不仅浪费了一块良田,还浪费四五块地后不再开腔。慢慢地,我们听到,村里有6、7家人开始养花了。
随着养花的流行,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变了。先生我们发现,下午,沿村子道路散步的人家,逐渐增多。往日,人们下午吃了饭,大多呆在家里看电视,天黑就上床。如今,村里,两口或三口之家,会一同散步。人们在劳作之外,有了情感的交流。与此同时,村里老人也在改变。今年,重阳节前,他们凑钱到堂兄的农家乐玩了一天。也邀请了婆婆。一人凑了50元。小琴说,那是村里老人第一次凑钱耍农家乐。他们凑的钱虽然少,但却意味着这些节俭了一辈子的老人,对生活有了不一样的态度。
今天下午时分,婆婆回到家,虽然疲惫,但却神采飞扬,高兴地对先生我们讲着,这一天,他们是怎么一起玩纸牌、聊天、唱歌的。婆婆说,今天,所有的老人都很开心。
晚上,我对先生说,如今,村子变了。先生说,这不仅和村里经济、村民个人收入有关,更和人们的意识有关。也许,我们回村后所做的,让村里人意识到,人,不是经济的动物或劳作的生物,人是有情、有梦的,当在大地上自性自为自在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