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一个村庄的地名志

甘孜日报    2024年01月15日

◎彭家河

老院子

老院子、染房头是两座有名的四合院。老院子在上面岩,染房头在下面岩。半坡中间一条大道,把一个村落分成了两半,在成立农业社的时候,以大路为界,把这个村落分成了两个社。虽然是一个大家族,这一分,田地庄稼保管室也就划分开了,随着上下两个社分田分地和分财产的不均,多多少少引起了一些纠纷,上下两个社族人之间的情分就有了些隔膜。

上岩面最大的院子是老院子,老院子里有我的姑姑,经常上去。虽然同在一个村落,从下面岩到上面岩,还是感觉有些生分。在我能记事起,老院子就已经缺了一角,四合院只有三面。四合院里住的都是一个祖辈养育的几个亲儿子,儿子成家后,就分灶独立。祖辈有多少间房,有多少台柜子,多少田地,就按儿子的多少平均分成几份,成家一个,就分出去一份。没有结婚的,就跟父母一起生活,到了成家后,一年半载,就要分开过自己的小日子了。往往兄弟多的,媳妇间往往就会因此结下宿怨,老大分得少,老幺占得多,大媳妇占强,二媳妇心精——这些分分毫毫的小事,就会让兄弟姐妹间产生矛盾,结果亲兄弟之间的怨怼胜过外人。分家过后,低头不见抬头见,各家各户又生儿育女,老院子的房子不够用了,于是都纷纷拆旧屋建新房,曾经完完整整的四合院如同当年整整齐齐的一口牙,一个一个的掉落,最后,只余下两条光秃秃的牙床。在四合院还没有拆完的时候,祖辈们就一个一个的去世了,当年的雕花门窗、朱漆挑梁、桐油板壁全都拆得七零八落,有用的就用刨子一推,把上面的尘土污垢一除,或者重新刷一层漆,又是崭新的木料了,安放在新的房屋上。如果用不上的,就直接扔进火堆,化为灰烬。老院子还有一排房屋没有拆,虽然有粗大的柱子和抬梁,但是木楼低矮,后辈们进去都要撞头,所以只能堆放杂物了。

老院子少的那一面,就是楼门。拆下了楼门的四合院,就是一张缺了门牙的嘴。染房头在我小时候还是非常完整的,严严实实的把一大家装在一个方盒子里。幸好我们院子里面的晒坝较大,可以铺两张大大的晒垫,所以我小时候没有感觉到局促。楼门是院子入口通道前一个高坊,檐下可以挂匾额,还有阁楼石梯。特别是红白喜事的时候,楼门前粗大的柱子上贴了或红或白的对联纸花,那才是要喜庆有喜庆,要肃穆有肃穆。楼门是一个四合院的脸,更是院子里各家各户的脸面,丝毫马虎不得。

染房头的居民中,我记得的都是光字辈的长辈了,之前的登字辈、永字辈的,在我没有出生前就去世了。光字辈的我要叫祖父,之中出过两个先生。先生就是老师,是民国时期剑阁师范的毕业生。国字辈与宗字辈是一个辈份,这个院子里又出了两个先生,还不包括另一个支脉的两个教师。这个院子叫染房头,却走出一个又一个教书先生,看来起初以经商为业的人家已经转向了耕读。经商的成果就是让这个院落命名为染房,同时还有那些土豪般的建筑。但是随着后来各家各户的拆迁,这个家族的商业成果已经荡然无存。耕读传家的家训却让儿孙们勤奋苦读,纷纷外出求学,结果也一个个远走他乡,离开了故园。

还能叫得出名字的院落,除了新房子就是保管室了。新房子是从老院子搬出去的兄弟新修的楼房,修建已经没有老四合院那样精细,同时也没有修成四合院,只是一排立木的川北民居,没有多少味道。然而保管室,则是一个应运而生的事物。保管室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完全可以推断。保管室修在下面岩一个大平坝里,有二十多间,室内抬空,无一根柱子,西面有一个木楼,楼上的板壁可以拆卸。室外的大坝子里还铺上了大小一样的光滑石板,是全社的晒场。在农业社的时候,全社的粮食都堆在保管室里,全社的男男女女集中在一起拨苞谷、晒谷子,那场面真是壮观。

包产到户以后,保管室就日渐空落,只有在春节或者空闲时,又会热闹非凡。春节初几里,村里组织看大戏,就在保管室演出。舞台布置在那个木楼上,把板壁一拆,观众就在晒坝里摆一排排长板凳看戏。如果下雨,演员们就转个身,村民们就搬到室内观看。雪亮的煤气灯光把舞台照得透亮,周围几个村的群众都赶过来,把保管室挤得满满的。每到这个时候,晒坝里卖甘蔗、桔子、小吃、玩具的小贩也过来了,这便是小孩子最开心的日子。那些穿得花花绿绿,唱得咿咿呀呀的川戏小孩子不感兴趣,都跑出来在晒坝外的小摊前打转转。剧团的演员分派到各家各户,与社员们一起吃住。各家各户都把这些演员当稀客一样款待,在吃饭的时候,我发现这些演员与平常人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在舞台上,他们要么威风凛凛,要么美若天仙。大戏一般是唱五天七天,每天保管室都是人山人海,各家各户都有远近的亲戚过来,还有不少是带着介绍对象的重任来的。这家带个姑娘,那家带个小伙,远远的打个照面,然后背地里谈谈印象,于是就开始了来来往往的媒妁之言。

保管室的外墙上方有一排篱壁,一米见方,大小一样,上面用排笔写着一行白色的标语“全队总动员,苦战一星期,攻下米半高,胜利把洪关”。这幅标语白日黑夜站在屋檐下,鼓动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原来晒坝前面就是两山间的河谷,当年曾发动全大队的群众在这里拦河筑坝,修了全村最大的一个水库,让下河头的全部田地可以耕种两季,旱涝保收。

随着两个大院子人丁兴旺,在我小学还没有念完的时候,这两个院子就已经不复存在了,如同拆字游戏,四合院的一笔一画四处零落,再也看不出这些新修农家之间的亲疏远近。那些上了年纪的长辈,也开始如同一个多余的人,在这个儿女家吃住一个月,又到另一个儿女家吃住一个月,其间鸡毛蒜皮的柴米小事,也让村里家家户户吵闹不断。如今,保管室在闲置了几十年后,也终于拆除便卖,在原址上修起了一套民房。

这样的解体与纷争,与当年老人家唯愿多子多福家大业大的想法相去有多远呢?


  • 上一篇:越走越荒凉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96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