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不被惊扰的牧歌

甘孜日报    2024年05月08日

◎赵维宁

《萧萧》是一部读来让人很舒服的小说。沈从文用他满含深情的笔触,从一个叫萧萧的女孩子写起,勾勒了一幅农村生活的市井图。如今我们再读起它来,仍觉得里面的人物是活灵活现、可亲可近的,让我们这些久居现代都市的人也能嗅一嗅中国传统乡村的淳朴气息。

萧萧是婆家买来的童养媳,在丈夫幼小时充当保姆,丈夫长大后要与之成亲。萧萧充当着丈夫的保姆与玩伴,可以想象小小年纪的丈夫对于这个姐姐的依赖是很深的。甚至丈夫对于萧萧的信赖多于对自己母亲的信赖,婆婆哄不好的丈夫,需要萧萧自己来哄,萧萧与丈夫之间已建立起了一种旁人无法企及的情感上的联系,可以说,他们之间的感情,是亲情而不是爱情。

后来萧萧意外怀了帮工花狗的孩子,也是丈夫在她身旁陪伴着她。在萧萧最难过无助时,是年幼不懂事的小丈夫陪在她身边,关心她,逗她开心,替她瞒着家里人。或许在丈夫心中,萧萧就是自己最亲的人,“因为时间长久,年龄不同,丈夫有些时候对于萧萧的怕同爱,比对于父母还深切。”萧萧与丈夫之间的亲情,仿佛是两个孩子的互相依赖。而这种亲密的依赖,也伴随着他们,度过了平和温暖的一生。

萧萧的命运一波三折,在不幸中是幸运的。不幸在于她只能听任别人的摆布而成为了童养媳,又在花狗的诱骗下怀了孩子,而幸运的是,买了她的婆家人是善良的,婆家人重又接受了她,“但是丈夫并不愿意萧萧去,萧萧自己也不愿意去”。萧萧与丈夫间割舍不断的感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萧萧最终还是留在婆家。

另一个体现人情冷暖的细节,便是萧萧的伯父。婆家在发现萧萧怀了花狗的孩子后,请萧萧伯父来裁断,看是“沉潭”还是“发卖”。而这位伯父是一位敦厚的长者,这位老实忠厚的家长决定让萧萧改嫁,这便又是萧萧的一个幸运之处了,若她唯一的娘家人是个腐朽的卫道士,那么她必将是走上万劫不复的道路,成为封建思想的牺牲品。

小说中有多处关于农村人的日常生活的描写,这些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恬静美好的小村落,为读者展示了他们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在夏夜里,萧萧所在的人家会聚在庭院里,一起聊天,听着夏天独有的各种自然的声音,“听南瓜棚上纺织娘咯咯咯拖长声音纺车,远近声音繁密如落雨,禾花风翛翛吹到脸上”。这样的场景如同做梦般美好,能有一个这样能仰望星空的院子,有一些能侧耳倾听的鸟鸣虫叫,有一群亲密的人们一起谈天说地,这实在是如同梦一般的光景。

小说并没有大段地刻意地去描写农村风光,而只是通过描写村庄里的人们来表现这个小村子,来进行小说环境的交代。这个小村子充满着我国传统农耕文明的特点,村里人勤劳地进行劳作,闲暇时相聚谈天,享受自然。这便是沈从文在《萧萧》中展现给我们的,传统而朴实的中国小乡村。

《萧萧》的故事并不复杂,人物刻画也很简单,然而这种单纯的写法更能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沈从文笔下的这个乡村,不被外界惊扰,空气中弥漫着的只有作物在阳光下散发出的芳香,村民们悠游自得地过着他们的农耕生活;沈从文笔下的萧萧,自然美好得像块璞玉,她的人生虽有波澜,亦在这个朴实的小乡村里,被谱写成一支动听的、不被惊扰的牧歌。


  • 上一篇:故乡的玉米花花
  • 下一篇:节气美学画中来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99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