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巴山女红军》剧照
油画《飞夺泸定桥》
音乐剧《王二的长征》剧照
电视剧《长征》剧照
■本网记者 唐闯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用文字来追述红军飞夺泸定桥和长征故事。
上世纪五十年代,创作者刘国枢到达泸定。他来回走在大渡河边,往返在铁索桥上,面对实景联想当年的一场血战,内心激动不已。他反复地想象、揣摸、思考,逐渐进入酝酿状态,然后有目的地写生、收集素材。最后,刘国枢创作了油画《飞夺泸定桥》,被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在《飞夺泸定桥》的油画上,污浊的河水突出“急”;陡峭的山体突出“险”;火焰硝烟突出“难”;横穿画面的铁索桥简明突出,桥上英勇向前的勇士夺人眼目。他们一手紧拉铁索,一手挥枪射击的英姿,使整个画面形成了冲锋的阵势。
上世纪90年代初,刘国枢再次创作了油画《飞夺泸定桥》,该画被四川省博物馆收藏。2010年,刘国枢创作了第三幅油画《飞夺泸定桥》,这幅作品也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它长期入选我国小学语文教材插图。
上世纪80年代,知名画家雷坦、李宗津也创作了《飞夺泸定桥》的油画。2007年,山东惠民县农民吴珍行用123万粒种子拼成了巨幅“种子画”《飞夺泸定桥》。前后花费了整整5个月时间。
1962年,一部交响乐作品的完成,宣告着长征的故事走进音乐的世界。
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是一部大型音乐作品。从开始酝酿到在纸上写完最后一个音符,前后花了三年多时间。其中第三乐章即为《飞夺泸定桥》。
该乐章在急促的快板中以轻快的节奏推进,在时隐时显的节奏中,洋溢乐观情绪的主调音乐始终与表达紧张的情绪的音乐交织纠缠,最终把情绪升华到激昂的顶点。曲式风格很接近于欧洲晚期浪漫主义音乐。整个章节的音乐干净、简练,让人联想到路易 艾黎为《红星照耀中国》写下的诗句:更健康,更干净的世界的希望。
回忆创作过程,丁善德说:“在谱写这一作品的漫长日子里,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业绩,始终是催促和激励我努力写好这部交响曲的强大动力。”
在表现长征的歌曲方面,《长征组歌》仍然是表现飞夺泸定桥这段历史当仁不让的经典。组歌第五首即为《飞越大渡河》。歌词如此描诉:“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歌词虽是旧体风格,却透着虎虎生气。
2014年,我国首部长征题材的音乐剧《王二的长征》讲述了一个小人物的长征故事。
长工王二为给一名牺牲的同志捎信参加了长征。途中,他结识了很多人:想为孩子创造一个新世界的“同志”、不甘做姨太太的“文工团”、敢对老爷说不的“红米饭”、想自己有一把枪的“汉阳造”、为了一首诗而革命的“自由颂”、19岁的团长“老革命”,以及红军的俘虏“反动派”。王二渐渐成长为一名识字的战士,他不仅明白了为什么要革命的道理,而且知道了红军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