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塘弦子舞起来。
■胡庆和
神秘巴塘
巴塘是高原名城,按照我的话说是,近代康巴高原的历史大书,有半部是在在巴塘写的。最有代表性的一句流行多年的精辟之语是“上有巴塘,下有苏杭。”把巴塘和江南名城苏杭二州相提并论,可见巴塘的优美与份量。其实巴塘与苏杭二州相比,它的确不在一个层次,这当然是说它的风光与繁荣,但就文化含量而言,它在祖国的史册上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
弦子,是藏族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民间歌舞。在藏区,一提起弦子,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巴塘,因为巴塘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誉为“弦子的故乡”。巴塘县地处川滇藏三省区结合部,是一个以藏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境内气候温和,山川秀丽,物华天宝。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各族儿女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特别是婀娜多姿的巴塘弦子,不但风靡整个藏区,而且蜚声海内外,成为藏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国家文化部曾将巴塘县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弦子)之乡”。
金沙江峡谷位于巴塘境内,平均海拔2300米,所处纬度比成都还略低一些,这里受湿气影响,四季温暖如春,被人们称作是藏区的“高原江南”。
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造就了峡谷内雄伟、壮丽、险峻、奇特的自然景观。
和天下所有名城一样,名称的来历也有它的独特性。一场洪水滔天的恐怖袭卷高原,朝天的洪水淹没水草丰茂的扎塘草原,人畜淹没,房舍冲毁,一个放牧的牧童被洪水卷至半空,看着美丽无比的扎塘草原被洪水吞没,不忍离开人世和眷恋故土的情怀让他大声呼叫:“我的扎塘”。同样被洪水卷走的一只只羊羔与牧童的呼叫产生共鸣,也在被洪水即将吞没时发出最后的呼叫:“吧吧吧”。这一场景被站在高山的僧人看得真真切切,震撼着他的激动心灵。水退了,草原恢复了往昔的宁静与美丽,那个僧人触景生情,向人讲述那些日子发生的事,就把羔羊的呼唤的“吧”和牧童的呼唤的“扎塘”合二为一,将这块水草丰茂的坝子取名为巴塘。
巴塘县名的来历肯定有些神话色彩,但是它在近代社会历史进程中创造的许多康巴第一的历史却是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康巴高原第一条电话线是在巴塘架起的。第一株苹果苗是由美国传教士在巴塘栽植的。康巴第一所带有现代教学意义和西方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会学校是在巴塘建立的。第一个藏族马列主义的信徒、第一个给毛泽东当藏语翻译的思想家、哲学家平措汪杰是在巴塘诞生的。第一个被蒋介石封为中将军衔的藏族人格桑泽仁是巴塘人。第一个被称为藏族“女班超”、“女张骞”的女中豪杰刘曼卿是巴塘人的媳妇。新中国诞生以来的藏族第一个女教授邓珠拉姆是巴塘人。还有许多在康巴历史中写下厚重一笔的史实不一一述说,但有段历史却不能不让人感叹万端。这就是至今记录在鹦哥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