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哥登巴(右)与巴蜀笑星李伯清
文哥登巴塑造的人物形象
文哥登巴(右)与记者马建华
■记者 马建华 见习记者 张嗥 文/图
人物档案:
文光裕,又名文哥登巴,现年72岁,2003年从州文联退休后一直在双流居住。先后任甘孜州戏剧家协会主席、成都市国防诗书画院副院长、剪纸协会副主席,系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他多才多艺,擅长表演脱口秀,集绘画、摄影、唱歌、舞蹈于一身,曾经到过央视《神州大舞台》表演。出版发行大量的方言小品节目。作为“草根”表演艺术家,文光裕先生创作的视频脱口秀节目,拥有数十万的粉丝量。
妙笔绘康巴
记者和文光裕先生相识已有20年了。记得当年他还在州群艺馆工作,得知他绘画造诣深厚,其大量绘画作品发表在报刊杂志上,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他具有较高的表演天赋,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就会笑声不断。
得知记者在《成都日报》学习,文光裕先生便盛情相邀记者去他家里做客。7月9日,记者到双流采访了文光裕先生。文光裕先生诙谐幽默,学说逗唱、琴棋书画样样都懂。他具有平和的心态,所以看起来特别年轻,记者见到他的时候,很难把古稀老人与他联系起来。人未见,笑声先到,文光裕先生爽朗的笑声感染了记者。他正在创作新旧康定对比绘画作品。雄奇险峻的郭达山下,湍急的河水,密密麻麻的民房,这就是他记忆中上个世纪50年代的康定,虽然长期居住在内地,但文光裕先生思乡心切,用绘画的形式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
文光裕先生在绘画艺术方面颇有建树,他巧妙地运用夸张的手法,创作了大量的新唐卡画、植绒画和剪纸画。“2001年,我们一家参加央视神州大舞台节目录制时,我即兴剪出了具有浓郁藏族风情的剪纸画,得到了主持人的精彩点评。”文光裕先生说,因为他的出色表演,他们一家人顺利进入了总决赛,并获得了优秀表演奖。以前在康定,不少人家都贴有他的剪纸画,年轻人结婚,总要请他剪一幅藏式双喜吉祥如意图。文光裕先生的绘画作品参加过全国美展,并多次办过画展,与人合作的新唐卡画《扎西德勒》在阿尔及利亚等国展出。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他创作的年画,他还出版了藏画挂历。
他用垫玻板的植绒纸绘画,利用植绒纸的厚重、粗糙以及水粉颜料的附着力和鲜明色彩,融合中国画、唐卡画、西洋画之精华,首创“文哥植绒画”,其作品色泽明朗,厚重深沉,粉质不掩孤傲,丽色难夺率真。水韵、笔韵、色韵、意蕴尽在其中,他出版的年画作品在短时间内便被人们一抢而空。
如今,赋闲在家的文光裕先生将绘画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陶冶情操,他早已将功名利禄抛在了脑后。
欢乐传万家
采访文光裕先生,不得不谈他在表演艺术方面的成就。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文光裕先生已经是康定家喻户晓的知名笑星,当年的“追星族”称呼他为“文哥登巴”,家乡父老乡亲希望文哥登巴的作品走向全国,娱乐大众。已故多年的笑星洛桑早年在康定学艺时,文光裕先生便是他学艺的启蒙老师。
文光裕先生酷爱表演艺术,他那诙谐、风趣幽默的藏汉混合方言,那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模仿动作,那嬉笑怒骂、丰富多变的面部表情,让观众捧腹不已。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四川民族出版社便出版发行了文光裕先生的方言小品《打玛花与黄泥巴》,盒带封面上的文哥登巴或嬉笑、或恐吓、瞪眼、噘嘴,将这位语言艺术家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他风趣的语言、甜美的歌声、粗犷的藏舞、滑稽的表演,笑点多多、趣味多多。他的小品以小见大,或褒贬时弊,或讴歌民族团结,弘扬人间的真善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雅俗共赏,诙谐风趣,又不哗众取宠。
文光裕先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著名演员唐国强亲自为他题字互勉,四川著名散打评书艺术家李伯清与他交流创作心得。谈笑有鸿儒,往来草根间。文光裕先生具有较强的语言天赋,邛崃话、川北话、九龙话、泸定话、藏话、汉话,模仿得出神入化,由于他的创作来自市井平民、农牧区群众,无论是在华丽的舞台上,还是在下乡演出或是宾客盈门的活动中,文光裕先生表演的脱口秀节目是最具人气和笑料最多的节目。
不要攀 不要比
不要自己怄自己
唱红歌 扭秧歌
跳起锅庄弦子乐呵呵
积德行善快乐多
好事做了好事在
还有好事等起在
创建和谐欢乐多
......
文光裕先生劝诫人们心态要平和,身心才能健康。为了鼓励家乡适龄青年报效祖国应征入伍,他编创的《尼玛参军》,虽然这个节目已经创作了10多年,但他那诙谐幽默具有正能量的语言,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观众在捧腹大笑过后,发人深省,振奋人心。
“张家二娃子,你是个瓜娃子,人家做生意赚大钱,你却偏要去当兵,我看你是在发神经。”
“抗洪救灾他在风口浪尖,抗震救灾他冲进废墟救出十几个生命,二娃子的双手刨成了血手,十指连心心连心,舍己救人传佳话,人民的二娃爱人民,二娃子的英雄事迹到处传遍,他光荣地参加了英模报告团,上北京人民大会堂作报告,全国人民学习他。”文光裕先生以藏族青年情侣为了应征入伍闹别扭为题材,把热血青年立志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以藏汉双语混合的方式,演绎得淋漓尽致。在康定新都桥演出的时候,牧民们激动得高声呐喊,热血沸腾,表现出对当代军人不怕牺牲敢于奉献的崇敬。
“我在编撰段子时,充分把控了藏汉民族的语言艺术,跳出传统的表演模式,融入了当代人的审美和娱乐情趣,集说唱表演于一身,所以不管走到哪里,都很有观众缘。”文光裕先生说,他还多次和我州另一笑星巴登同台演出,巴登在出演《幸福耙耳朵》时,还邀请他出演过一个小角色。
热心公益献爱心
退休后,文光裕先生有了更充裕的时间进行文艺创作,他多次参加抗震救灾公益演出。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巴蜀大地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失去亲人的灾民痛不欲生,需要进行心灵抚慰。文光裕先生随演出团来到绵竹中学参加演出。灾区慰问演出不同于平常的送文艺下乡活动,他通过风趣幽默的脱口秀表演,反映灾区人民群众坚强乐观,不畏自然灾害的精神风貌。他表演的《灾区婆婆参加超级女声大赛》,引得现场数千名观众喝彩不断。文光裕先生即兴向记者表演了该节目片段。 “婆婆,您要表演什么节目?”“我要表演通俗歌曲。”“什么是通俗歌曲呀?”“哟喂,通俗歌曲就是我老婆子统统现学的歌曲。” “2008年呐,大地震在5·12那天,余震还在震呐,房屋还在塌,英勇解放军灾区救灾民,冲进房屋救出了我们一个个亲人,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抗灾难,祖国人民是靠山,重建家园有希望……掌声不响亮,老婆子鞠躬到天亮。”
文光裕先生说:“我在编演有关抗震救灾段子的时候,我想,我不能把悲伤的情绪带给灾民,他们失去了亲人,心里还在淌着血,因此,我努力发挥诙谐幽默的艺术特长,让灾民通过我的表演抚平他们心中的伤痛。”表演艺术来自于民间,他知道基层群众需要什么样的艺术。
采访文光裕先生,对记者来说是一种艺术享受。突破了以往记者你问我答的采访模式,而是欣赏到了文光裕先生辅以肢体语言和多种口技的脱口秀表演,记者仿佛在观看一场精彩的脱口秀节目。
2011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大地震,作为来自藏区的艺术工作者,文光裕先生责无旁贷地为藏区群众创作文艺节目。他在成都民族大舞台策划并筹办了玉树地震献爱心文艺演出。在他的倡导下,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收到了60多万元爱心捐款。作为组织者和策划者,文光裕先生十分牵挂受到玉树地震波及的我州石渠等县,他提出向石渠等我州灾区捐赠10万元爱心款,得到组委会的大力支持。
艺术创作永无止境,虽然退休在外,文光裕先生坚持深入生活,和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打成一片,永葆了艺术创作活力。2006年,他代表我州参加四川省文艺小品大赛,荣获创作奖、表演奖、编导奖三个大奖。2010年,文光裕先生被州委、州政府评为“德艺双馨艺术家”。
“我要坚定不移地把更多的欢乐传递给更多的群众。”文光裕先生说,他表演的所有段子都是他的原创,都留存在他的脑海里,没有留在电脑里。记者感到很惊讶,一个古稀老人竟有这么超强的记忆力。他告诉记者,过去他曾经担心别人会盗用他编撰的段子的精华部分为“我”所用,但现在他不这么想了,一个艺术家创作的节目,只要受到群众的喜爱,说明自己的创作是很成功的。前一段时间,文光裕先生在家里录制了《姜婆婆骂小日本》、《麻将不要打大》、《九龙方言》等三个段子,通过优酷视频发布,并经众多网友微信转发后,已经拥有近20万的粉丝量,一些远在新加坡的华人看到这些视频后,能够在异乡听到亲切的乡音都很激动,希望文光裕先生再出精品。文光裕先生与人相处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人们都喜欢和他交往,不管人多人少,他都会即兴表演令人捧腹的节目。他说,在传播快乐的同时,自己也身心愉快,希望更多的观众能够通过他表演的节目享受到欢乐,让笑声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