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甘孜日报》    2015年10月19日

 
原州文物研究员、省文物先进工作者扎西次仁。
    ■扎西次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此,笔者感触颇深。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首要的是解决好三个“认同”,即对中华民族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人心相聚,根本的在于价值相通,认同相一。而文化认同则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就会巩固。这是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基础,是问题的关键。那么,怎么理解文化认同呢?人们的认识不尽相同。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文化认同”是指各民族文化集大成的中华文化。
    前几年,我国兴起了一股“国学”热潮,就是例证。为此,笔者曾撰写了一篇《“国学”质疑》提出不同意见。笔者认为,“国学”一词,无论从广义或狭义来解读,都是专指汉族的传统文化,即汉文化的“四书五经”。在这种汉文化正统思想的指导下,凡是与汉族传统文化有关的一切文化术语,都称之为“中国××”或“国×”。如以汉族文人画为代表的架上绘画被称为“中国画”或简称“国画”;汉语称“国语”;汉语言文学称“中文”;京剧称“国剧”、汉族的医药称“中医”等等。在这样的“国学”观念中,根本看不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子。这种观念,其实质就是文化上的不平等。
    文内,笔者继续指出“如果我们今天一定要继续使用‘国学’这一概念,那么‘国学’的含义也应该与时俱进地进行修订、扩大,应将56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研究的范畴内,这样 ‘国学’称谓才比较准确科学。”其实,用中华文化代替“国学”更准确更科学,更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这一观点。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治自法所坚持的民族平等,文化平等的理念。
    我们党制定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其核心就是强调各民族一律平等。依据这一理念,党历来都十分尊重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鼓励各少数民族根据各自的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民族文化,反对按照汉族的同一模式去发展自己的经济社会文化事业。解放以来,特别是“十年动乱”时期,我们整齐划一地照搬汉地做法,给民族地区带来严重的灾难。各民族文化都是各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各民族文化没有先进落后,优劣之分。谁也不能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文化或是按自己的意愿改造其它民族的文化。各民族只有相互学习交流借鉴融合,自主地发展民族文化,才能共同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全面发展繁荣。这是国家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我们的权利。
    通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发表的一系列讲话以及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笔者认为始终贯穿了一种“和而不同”的文化观、社会观。这是处理新时期民族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是古老的中华智慧。“和而不同”是世界的本来面貌和状态,也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和而不同”作为一种文化观,不仅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动力、途径和规律,而且在当今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复兴之梦,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同繁荣的中华民族美好社会。就是要我们坚持平等、尊重、宽容的精神,“善于团结群众,争取人心,全社会一起做交流、融合感情的工作;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也就是要坚持“和而不同”的思想。
    中华文化要讲“和谐”,要讲“同”,也要讲“和而不同”,“同”就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就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就是坚持和弘扬各族人民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是我们文化认同的底线,谁也不能突破。但是片面追求“同”“和”,追求整齐划一,异口同声,千人一面,高度统一,就容易导致“一言堂”“清一色”,不利于文化艺术事业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利于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各民族从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落实好,推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全面发展繁荣。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用“和而不同”的思想,“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包容一切的博大胸怀,容纳万相的气概,百花齐放的心态。这是民族自由,民主自由,人民自由。笔者期待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谋发展、共同繁荣的和谐局面尽快实现。
         
        
    
  • 上一篇:把书当饭吃 视学问为宗教
  • 下一篇:民族团结要相互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