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04月28日
■陶勇
在今天的康定老城中桥附近折多河东岸,新修了一牌坊,牌坊上书“天眷西顾”,此四字是清朝果亲王经过康定时所提,目前这已经成为了康定城区内的一处景点。为什么果亲王要用“天眷西顾”来形容康定?除了康定的秀美山水外,还有其文化内涵和历史的原由。
康定,一座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川藏咽喉、茶马古道重镇、藏汉交汇中心。自古以来就是康巴藏区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信息中心和交通枢纽。从明朝开始,打箭康定开始成为汉藏交易的重镇,藏商和汉商经常来往康定经营商业,在茶马古道路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清朝康熙以后,这里成为了汉藏茶马互市的中心,尤其以锅庄业为代表的经济中介最为发达,而且寺庙林立、民风淳朴。康定在清朝时对整个藏区的治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可从康定在清朝时的建制变化中可以看出。
清雍正初年,蒙古准噶尔部策旺阿拉布坦率军入侵西藏,藏区秩序十分混乱。为保障七世达赖的安全,清政府拨出库银,选定泰宁(今甘孜州道孚县协德乡)修建寺庙,清雍正七年(公元1728年)寺庙建成以后,雍正皇帝钦定寺名,亲书匾额“惠远寺”。 并派专人迎请七世达赖来该寺居住,达赖驻锡该寺达七年之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5年)雍正帝派遣果亲王胤礼赴泰宁送达赖喇嘛回西藏,顺路问视各省驻防及绿营兵。雍正十二年(公元1735年),果亲王至康定,题写“天眷西顾”横匾,意为“天子(朝廷、中央政权)关怀眷顾西陲(藏区)这个地方”,悬挂于打箭炉(康定)城东门门楼正中。
“天眷西顾”有着“天子(朝廷、中央政权)关怀眷顾西陲(藏区)这个地方”的意思,那“天眷西顾” 典故和出处是什么呢?《诗经·大雅·皇矣》有“乃眷西顾,此维与宅。”的诗句,意为:怀着宠爱向西张望,就把岐山赐予周王。引申为天命所使,上天眷顾。《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 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中有这样的叙述:次日,后主将金帛赐与张温,设宴于城南邮亭之上,命众官相送。孔明殷勤劝酒。正饮酒间,忽一人乘醉而入,昂然长揖,入席就坐。温怪之,乃问孔明曰:“此何人也?”孔明答曰:“姓秦,名宓,字子敕,现为益州学士。”温笑曰:“名称学士,未知胸中曾学事否?”宓正色而言曰:“蜀中三尺小童,尚皆就学,何况于我?”温曰:“且说公何所学?”宓对曰:“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古今兴废,圣贤经传,无所不览。”温笑曰:“公既出大言,请即以天为问:天有头乎?”宓曰:“有头。”温曰:“头在何方?”宓曰:“在西方。《诗》云:‘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也。”温又问:“天有耳乎?”宓答曰:“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无耳何能听?”温又问:“天有足乎?”宓曰:“有足。《诗》云:‘天步艰难。’无足何能步?”温又问:“天有姓乎?”宓曰:“岂得无姓!”温曰:“何姓?”宓答曰:“姓刘。”温曰:“何以知之?”宓曰:“天子姓刘,以故知之。”温又问曰:“日生于东乎?”宓对曰:“虽生于东,而没于西。”此时秦宓语言清朗,答问如流,满座皆惊。
这些动人的诗歌、传说和历史典藉想必果亲王胤礼是熟读于胸,所以在康定把“乃眷西顾”改提为“天眷西顾”,寄托了朝廷对西部边陲的关爱之情。在我们向全面实现小康,脱贫攻坚的今天,包括康定在内的甘州更需要中央对我们这些欠发达地区的政策、资金的扶持,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使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书写今天的“天眷西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