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8年07月06日
◎东灯
按藏语方言,藏区可分为卫藏、康巴、安多三大区域。藏区有典,“法”域卫藏,“马”域安多,“人”域康巴。通俗地理解,就是三大藏区的三大特色与出产。卫藏地区宗教兴盛,安多地区多出良马,而康巴地区则以康巴的人而闻名。
康巴人敬重自然,敬畏生命,感恩所得,有着浓烈的英雄主义和牺牲情结。为了亲朋,可以放弃自己的所有,甚至是生命。
康巴人彪悍尚武,快意恩仇,给人以豪爽耿直感。康巴汉子重情重义,康巴女人多情多义,康巴人的性格虽然大条夸张,却也有很多细腻、人文的情愫。
耐人寻味的是,康巴人有着一种天生的博爱精神,悲天悯人。甚至对待周边的动物,也表现出了强烈的动物情结。康藏人礼敬动物的风俗深为别的种族赞扬与效仿。
在康藏,猫有其特殊的宗教地位,人们把猫奉为高僧大德的转世化身加以护佑,严禁伤害。若有不法之人杀了猫,就以杀害出家僧尼的罪责加以论处。即使是偷鸡盗食的野猫,也不敢轻妄打动。更为突出的是,在康藏的乡城,人们将猫也塑进了灶神图腾一列。
灶神图腾存在于乡城白色藏房的灶堂墙壁,是信奉佛教的人们以泥塑的艺术表现形式,尊奉灶神,祈求人兴物丰的一面图腾之壁。其塑法与种类大致有四、五种,有中间塑财神爷的,有塑长寿佛的,也有塑吉祥八宝的,却寻不着特定的“灶神爷”塑像。泥塑艺人根据雇家的意愿,有选择性、象征性、祈福性地塑。不管主体塑像怎么变,猫却是不能少的,猫能牢牢占据灶神图腾中的一席之地,还有这么一段传说。
据传,藏地原先是没猫的,在佛教兴盛时期,人们奉行“不可杀生”的教义,老鼠却趁机肆虐,偷盗粮物不止还偷啃经书典籍,已威胁到了佛教的传承。信徒们无奈,听闻遥远的印度有老鼠的天敌----灭鼠猫,只得远赴印度,恭请猫来护教。因印度与藏区的气候相异,在与猫的协商中便应诺了它三个条件:一是准它在温暖的灶旁睡觉取暖;二是以牛奶为主食奉养它;三是准它以家庭成员之身与贵人们同欢同乐。猫见待遇丰厚,便不辞辛劳来到了藏区。从此,鼠患被除,人们也将猫尊为“护教功臣”护佑有加,也塑在了灶神图腾之列。
另外,康区藏人还相信猫能聚财。若有对方邻里的猫到家里觅食,就会拿出丰盛食物加以款待,以诱惑猫的经常到来甚至永留不离。但是,这个动机不太友善,就是希望猫能将原主人家的财运之气也随之带来。既然有此一说,当然,每家主人也深惧自家的猫出走他家,照顾起来也就自然殷切。
猫在康藏人家虽非严格意义上的“宠物”,却也算得是家畜中的“贵族阶级”,源于传统敬猫习俗,猫在康藏的日子过得也就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