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佛陀造像——世间美的典范

甘孜日报    2018年07月06日

布达拉宫法王洞内王子贡日贡赞像。(根据《宁地宗教源流》记载认为是七世纪作品)

◎扎西次仁

从前述中我们知道,印度原始佛教是反对偶像崇拜的,并从本体论上否定神的存在。因此,在早期佛教艺术中不见有佛陀的形象,至多用佛塔、法轮、菩提树、足印等与佛陀本人生活有关的题材作为象征。当佛教发展到大乘教派后,佛陀已被当成凌驾于众神之上的神。与此同时,佛像的绘塑开始从印度犍陀罗一带发展起来。从此,印度及东方国度中,艺术的最精心之作,就是以佛的形象来表现宗教的教义甚至一个民族的精神思想。藏传佛教艺术中,佛陀造像最为普遍。不管哪个教派的寺院,集会殿都有彩绘泥塑佛陀像;大小佛堂都供奉有金、银、铜等各种合金铸造的千佛像;壁画、唐卡也都绘制有佛本生传、十二宏化图等;总之,藏传佛教艺术中佛陀造像是永不枯竭的创作题材。

建于公元十一世纪的西藏西部艾旺寺,有一尊精美的泥塑佛陀像,其形象是一种解脱了尘世的一切关怀,五蕴皆空的表情,那浅浅的微笑,正是一种体验到“涅槃”这一最高乐境的内心彻悟。这里没有一丝物质的东西,仿佛看到的只是佛教中最感人的精神气息。在其它寺院看到的彩绘泥塑佛陀像以及佛本生传唐卡,那佛陀永远都是慈眉善眼,悲悯地注视着芸芸众生,救苦救难的形象。

这些佛陀形象非传说中最早出现的佛画“水堤画”、“光明画”的佛陀形象,更并非古印度释迦族那位出家的王子的真身肖像画,而是已经典型化的再造艺术形象。随着佛教艺术程式化美学法则确立后,所有的佛陀造像都是严格按照工巧明所规定的量度标准绘塑。并最终确立了佛教典籍规定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的美学标准。

“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可以说是集中代表了人世间最俊美的男子形象。如:“身材魁梧端直”、“胸宽背阔如雄狮”、“小腿肌圆而丰满如鹿”、“双手过膝”、“双颊丰满如狮面”、“双目漆黑明亮”、“体形优美”、“行为庄重”、“声韵优美、语气柔和”、“齿洁白光滑”、“齿匀称整齐”等等。这是一位体格健壮、体态俊美、谈吐得当、举止优雅的男子形象,是举世无双的美的化身。这种无任何瑕疵,十全十美的人在现实世界里是根本不存在的。

出生于古印度释迦族的乔达摩饭净王子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的创始人,是世人心目中伟大的佛陀、圣人。因此,人世间一切最美好的特征都应集中体现在这位理想化的佛陀身上,所有最美好的光环都应加在佛陀身上。于是,藏族造型艺术家便按照艺术创作规律,用高度典型化、抽象化、理想化的艺术手法塑造出这样一位完美无缺的佛陀艺术形象。这样的艺术形象正契合了亿万信徒心目中佛陀的审美理想。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信徒们才会不遗余力的愿意亲近、膜拜佛陀,从其身上体验美的享受,感受美的愉悦,与此同时从其美体吸取无尽的精神养料。

佛教高僧大德说:佛像,属于佛的象征,是纪念品。见佛像能引起对佛的无量功德的回忆,产生敬仰,起到净化思想意识的作用。佛像是物质的东西,但佛是精神智慧的。佛像可以毁坏,但佛是不生不灭,无可毁坏之物。佛像的存在是有时空局限的,但佛的存在是没有时空局限,像虚空一样,无处不在。所以说,亲近、膜拜、观想佛陀造像,通过体验美感,除了对佛的形象产生敬仰,起到净化思想意识作用外,更多的是感受佛的智慧、仁慈、善良、博爱、无私等人世间最美好的无形的道德精神力量。因此,藏传佛教艺术的佛陀造像不仅仅是追求外在的形式美感,也还注重追求内在的精神之美;是外表美与心灵美的高度和谐统一之美,是人世间美的典范。藏传佛教艺术家用典型化的手段塑造这样高度理想化、典型化的艺术形象,体现了他们高超的驾驭艺术创作规律,创造独具美感艺术品的造型能力。体现了藏传佛教艺术的美学理想和藏民族崇真、识美、扬善的真善美相统一的文化精神。




  • 上一篇:九龙糌粑
  • 下一篇:藏族历史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