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汤甲经堂

甘孜日报    2019年01月11日

      ◎张春文

     在德格县城(更庆镇)房屋层叠的一处山坡上,藏族学者泽尔多吉指着一栋房子告诉我说那是汤甲经堂时,我几乎惊呆了。汤甲经堂是康巴典籍中时常提到的一处建筑,为1448年噶举派高僧唐东杰波与德格家族第36代博塔·扎西生根共同修建的经堂,也称巴宫。汤甲经堂的建立,是藏传佛教在色曲河谷扎根的标志,也是更庆镇成为德格土司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的开始,德格土司最初以此经堂为祖庙,后又在其基础上建立了宏大的更庆寺,汤甲经堂便成了更庆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的想象中,这个名垂史册的经堂是一座雄伟的建筑,绝然没想到它仅是一座被众多房屋拥挤其中的一栋民居般的藏房,低矮而简陋。

      走进经堂环顾,空间不过30平方米,放置有各种法事用具和生活用品,几名坐着的僧人在低声诵经。顶棚、墙壁、木柱和悬垂于空的唐卡画,被酥油灯熏染得微微发黑。泽尔多吉指指点点地给我做过一番介绍后,领我走近侧墙,指着一幅壁画告诉我说那是唐东杰波的自画像。

      他这一说,我又是一惊。唐东杰波(公元1395—1509)出生于西藏仁昂,享年114岁,他长期在康巴地区传教,是香巴噶举派名垂史册的高僧。我万万没想到在此能看到这位高僧的形象,能见到这位高僧亲自绘于15世纪的作品!就单从文物的角度说,这幅壁画已经算是极品了。

       我怀着虔诚的心情走近壁画,于昏暗中仔细端详,见壁画的色块已有斑点脱落,但画面依然完整,色彩依然绚烂。画中的唐东杰波盘腿而坐,手抱宝瓶,身披黄色袈裟,胡须茂密,额头沧桑,目光明亮而坦荡,脸颊清瘦,脸色赤红。历史上的唐东杰波,是个没有钱也没有权势的穷僧人,但他却有渊博的知识,有一颗利益民众的心,在僧俗两界都受到莫大的崇拜。

       唐东杰波是一个杰出的医药学家,他在汤甲经堂建成后,又组建了一个医疗组。这个由僧人为医生的医疗组500多年没有中断行医,现已发展为德格县的藏医院。唐东杰波当初在指导僧人行医的同时,亲自主持试验,研究出一种主治胃病的藏成药叫“成道白色丸”。这种成药配方奇特,疗效极好,数百年间一直受到僧俗的喜爱。现在德格藏医院的“白达黑”成药,依然沿用“成道白色丸”的配方,是医院的常用药。

       唐东杰波在奔波传教的数十年间,一心想着为民众奉献,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在康巴至西藏沿途的大小河流上主持修建桥梁达60多座。据说他修建的木架桥是一种结构巧妙的悬挑式迭梁伸臂桥,全桥以木料构成,无一钉一铆。民国年间甘孜州新龙县雅砻江上仿造有7座这样的桥,1930年被西藏嘎厦政府军所烧毁。1933年新龙甲拉西乡一民间人士率众在安多乡波日地段的雅砻江上,修建了一座悬挑式迭梁伸臂桥,使这一文化遗产得以呈现给后人。

      据藏族史料记载,唐东杰波是一个没有权势的苦行僧,说话缺乏号召力,建桥的动意很难得到广泛的响应。起初,他煞费苦心募筹造桥经费,历时三年而不成功,于是就从信徒中选出聪明俊俏的七姊妹组成一个歌舞班,以佛教故事为内容,自编自导成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剧到各地演出,以化导众生,募集经费。

      这种歌舞剧的长期演出,在民众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后经僧人和民间艺人的加工、改造和提高,逐步有了固定的程式,成了藏戏的一个重要流派——蓝面具派。这种戏是一种集歌唱、舞蹈、旁白、音乐伴奏和服装道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有别于流行于西藏和安多藏区的白面具派。

      演出时演员分别佩戴蓝、黑、黄、红、白人面面具和动物面具,先有一阵富有宗教色彩的舞蹈,随后才是正戏。剧中人物唱腔有长调、悲调、短调等。每唱完一段,就有一段舞蹈,舞蹈后又是唱段。唱段用以表达人物的不同感情和思想,剧情则由一人在旁边用快板形式介绍。演出一般在广场进行,演出时间可长可短,一部戏细作细演需要两三天,若压缩为两三小时,一些唱段和情节就可省略。

       这种流派之所以被称作蓝面具派,据说是因为演出时先出场的是戴蓝面具的演员。蓝面具代表的是群众。也有这样一种说法:唐东杰波曾在母腹里呆了80年不愿降生,胡子都变白了,他母亲只好吃蓝色染料催生,所以他出身后满脸蓝黑,于是人们就把他创始的藏戏流派称蓝面具派。走出汤甲经堂,正是正午时分,转经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围绕这座简陋的建筑络绎地走着,一圈又一圈。边走边摇着手里的小经筒。在他们心中,这座建筑是不平凡的。我端视着这栋矮小的藏房,心中也生出了几份敬意。


  • 上一篇:唐卡中的人体比例与汉地服饰
  • 下一篇:冰雪路上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