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2年07月01日
◎谢真元
戏神汤东杰布的不朽功绩
汤东杰布与“白面具”藏戏
汤东杰布是藏传佛教香巴噶举的一位著名高僧,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创始人。生于明洪武18年(即藏历第六饶迥木牛年,公元1385年), 明天顺八年(即藏历第八饶迥木猴年,公元1464年)逝世,享年79岁。
作为僧人,他认为修行不能只待在寺院或山洞里,而应云游天下帮助众生解除实际危难。于是,他立志在雪域的各条江河修建桥梁,为众生谋利。1430年,当他主持营建西藏第一座铁索桥时,由于人力、财力有限,技术上也有困难,造桥工程难以进展。于是,他为修桥奔走募化,邀请建桥民工的能歌善舞的七兄妹(一说是七姐妹)组成演出班子。汤东杰布吸收民间和宗教中各种戏剧因素编排节目,设计唱腔和动作,改进鼓钹伴奏,设计唱腔唱词,以佛经故事为内容,编排了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剧,到各地村场小巷卖艺召捐。据说,七兄妹中二人扮猎人、二人扮王子、二人扮仙女、一人敲钹击鼓,这便是藏戏的雏形。为此,人们把汤东杰布尊为藏戏的祖师。七兄妹组成的“宾顿巴”就是最早的藏戏白面具派。由于女演员聪颖俊丽,舞姿轻盈飘逸,歌声优美动听,观者都觉新奇、美妙,赞叹她们是天女下凡。藏语称仙女为“拉姆”,藏戏被称作“阿吉拉姆”简称“拉姆”,即由此而来。
1437年,由后藏谢通门地方土酋王“藏杰布”作施主,请汤东杰布修建扎西孜铁桥,汤东杰布仍用演节目的办法搞募捐。在演出中还增加了两个具有群众性的节目,一个叫“甲鲁晋拜”,即为甲鲁祈神赐福;一个叫“拉姆鲁嘎”,即为仙女歌舞欢庆。甲鲁是后藏谢通门一带对家族长老的习惯称呼,在募捐演出时,七姐妹的温巴歌舞表演激起了家族长老们的兴致,他们头戴大红高帽,身穿衣领上配有十字四花装饰的氆氇大袍,也上场同七姐妹同舞同歌。后来,汤东杰布把温巴、甲鲁、拉姆三个节目连接融合起来,就形成了一直保留至今的比较完整、丰富而有特色的蓝面具戏开场仪式。原来比较简单粗犷的白面具戏开场仪式,也向蓝面具戏学习,致使两者的开场仪式比较接近。
据《汤东杰布传》载,汤永杰布主持修建的大型铁索桥有58座、木桥60座、木船渡口118个。修建这么多桥梁和渡口,他除云游化缘求得大小施主和信徒们的援助外,主要是组织募捐演出。他在长期的排练、演出岁月中,不仅创造了开场戏,还编演了许多正戏故事。比如,把佛经故事编演成《诺桑王子》。诚如藏文《云乘王子》剧本的作者在《序言》中所云:“昔,我雪域之最盛成就自在唐东杰白(即汤东结布)赤列尊者,以舞蹈教化俗民,用奇妙之歌音及舞蹈,如伞纛覆盖所有部民,复以圣洁教法,以伟人之传记,扭转人心所向,而轨仪殊妙之‘阿佳拉莫’遂发端焉。”
15世纪中叶,汤东杰布在募集资金,解除众百姓交通不便之苦,造福人民与后世的过程中,又完成了佛教跳神(羌姆)舞蹈向藏剧的过渡。他在群众喜闻乐见的白面具藏族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将佛教经典中的传记同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内容融在一起,创作出一种具有人物性格和舞蹈、唱腔相结合的表演艺术形式“喇嘛玛尼”。这种民间说唱艺术不同于唱民歌,更不同于讲故事,与角色化的戏剧也不尽一致。其表演形式是通过跳神仪式,由一个僧人挂起绘有神佛的本生画的唐卡,讲演者手持木棍指点着一个个画面,用固定的诵经调演唱故事内容并结合民间歌舞形式,以吸引观众。同时,汤东杰布还汲取了其它一些藏族歌舞艺术形式,加工提炼,使之适合于表现故事,刻划人物性格的戏曲艺术,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今天规模的蓝面具藏戏。这样,过去那种单一的跳神舞逐渐地戏剧化,表现手段也不断加强,并从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形成了藏剧艺术的雏形。因此,藏族人民把汤东杰布尊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汤东杰布一生开拓西藏交通,造福人民,他创立、发展藏戏,功绩卓著,受到人民世世代代的爱戴和缅怀。人们把他作为戏神来供奉祭祀,在藏区民间藏戏演出活动中,场地中心都有他的塑像或大幅唐卡画像,观众首先要在汤东杰布的像前敬献哈达,以示谢恩。在汤东杰布的故乡昂仁以及拉孜、萨迦等地的群众,还保留着一种纪念、缅怀其卓越功绩的传统仪式:每逢大家观看藏戏表演时,都要带一些青油和羊毛,将这些礼物送给戏班子,表示用青油、羊毛擦拭在铁索上,致使汤东杰布所建的铁索桥永不锈蚀,永存于世。这一方面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汤东杰布的无限崇敬之情,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铁索桥的兴建与藏戏起源的历史渊源关系。此外,在西藏的一些寺庙里,也常能看见供着一位白须白眉、神态安详、和蔼可亲、手持八节铁索的汤东杰布画像或塑像。为了纪念汤东杰布的杰出贡献,刘志群和平措顿珠根据有关史料和民间传说,创作有新编藏戏《汤东杰布》。
西藏文献资料和史传著作对世俗艺术和戏剧创作活动的记载较少。当代藏族学者洛桑多吉和雪康·索朗塔杰说,他们过去都曾见过一个藏于曲水铁索桥旁甲桑木秋鸟热寺的藏文抄本《历代珠多传》,其中记述“珠多钦波”汤东杰布时,就有他在修建曲水铁桥过程中,因铁索链常落入河中中断工程,组织七姐妹搞募捐演出,从而发展了藏戏的过程。按他们的记忆分头录下的内容,与民间的很多传说也大体一致。
白面具戏早于蓝面具戏,藏戏最早的剧团名“宾顿巴”。传说汤东杰布为造铁索桥四处募化,吃尽了苦,感动了一位女神。女神托梦给他,让他到山南琼结去找“七兄妹”(另一说是“七姐妹”)演戏。他去了,果然有七个俊逸聪颖的青年男女。他让大哥当“甲鲁”(借用过去一个部落头人的名字,头戴大红的高帽,手拿竹弓,表示有权。藏戏中用以领班),三姐妹当“拉姆”,即仙女;三兄弟当“温巴”;汤东自己当“更拉”,编演了许多故事,募化了很多钱,造了很多铁索桥。宾顿巴,藏语就是“七兄妹”或“七姊妹”的意思。所谓七姊妹(或七兄妹)戏班宾顿巴,还保留着最为古老的表演艺术风貌。它的开场角色叫“阿若娃”,意为戴白胡子面具的表演者。甲鲁所戴帽子,还是藏族早期“阿卓”(古鼓舞)舞队鼓手的“扩尔加”圈帽。而且,他们的衣装头饰和表演的舞蹈动作姿式,仍保持桑耶寺壁画上白面具舞蹈表演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