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红歌唱响的年代

甘孜日报    2022年10月21日

◎李仙云

为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网络上随处可见各地百姓的庆祝活动,翻开抖音,被家乡家属院的阿姨们发的小视频震撼了。她们穿着喜庆的大红T恤,汇聚在这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革命圣地延安,在宝塔山下,她们载歌载舞,满怀深情地唱起了《绣金匾》,“二绣陕甘宁,世事多太平,军和民大团结,大家一条心……”熟悉的旋律为神思插上了一双翅膀,开始在往事里遨游。

记得儿时每到暑假,与爷爷去田间地头,看着日头从地平线缓缓升起,田畴地畔都笼在一片灿然金色里,葱郁葳蕤的庄稼地上空,有光影漂浮移动,此时,爷爷总会放声高唱《东方红》。少不更事的我,全然不懂得他老人家是生在旧社会,年少时还给地主做过长工,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的荒瑾年月,他是做梦都不敢想,共产党能让劳苦大众过上好日子,再不受饥寒之苦。每每爷爷用唱秦腔的嘶吼,把歌从“糜子地唱到谷子地”,我就尖声大喊:“爷爷你调子跑哪去了,还是让六叔唱。”

六叔那时是队长,与爷爷的地一畔之隔,他撂下锄头用白羊肚子手巾抹一把汗,就攒劲十足地唱起来:“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一时间,唱和声从四面八方传来,大家的锄头也轮得呼呼带风,一下子力气骤增,嘹亮歌声飘荡在庄稼地里,也响遏云霄飘落我的记忆里,让那一刻成为永恒。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父辈们被一批批分配到陕北那个崇山峻岭深处、荆棘遍野、人迹稀少而又野兽出没的荒蛮之地,在这片秦直道的古遗址上,他们也以南泥湾精神,唱响了一曲自力更生,艰苦卓绝的开拓之歌。我十岁来到这里,一片荒至千年的山沟沟,竟被父辈们开垦成了“陕北小江南”,颇有些桃花源的意境。

父辈们的大生产运动,也被称为一段不老的传奇。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场部里到处都回荡着《南泥湾》这首歌:“如呀今的南泥湾,与呀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那时,我极喜随父亲去他同事兰叔家,兰叔是陕北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他用“信天游”的腔调唱的那首《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总能将我的神思拽入陕北的沟壑山峁间,当年每每在山崖上看到这红彤彤的花儿,就情不自禁想到,它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

少年时代参加学校的乐器兴趣班,教我拉小提琴的吴老师是陕北人,我学会的第一首曲子是《我爱北京天安门》。那年父亲从北京出差归来,手捧着父亲在天安门前的照片,我模仿老师浓重的鼻音用陕北腔边拉边唱,为父亲露了一首“绝活”,在清新活泼的旋律中,姐姐手执彩球扭起了大秧歌,乐得父亲直为我们拊掌叫好。

在初三那个我想唱歌可不敢唱,只知低头闷学的日子,每到快放学时,懂得一张一弛才是学习之道的老师,就会让我们唱歌解压,同桌将那首《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得铿锵有力,悦耳动听,每每忆起,那一段青葱岁月就从时光深处浮于眼前。

那些红歌唱响的年代,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深深的爱国情怀,在前年新冠病毒肆虐下,“一个武汉夜空最感人的声音”的小视频传遍网络,隔离中的武汉人民,他们暗夜打开窗户齐声高唱《歌唱祖国》,他们在用歌声传递真情激发力量,为祖国加油!让我们在红歌声里,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


  • 上一篇:柿子
  • 下一篇:母亲走进新时代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xkbrw/84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