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绿意“兴业” 生态“生金”

甘孜日报    2024年09月19日

我州探索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新路径

“美人脆”苹果喜获丰收。 降初泽郎 摄

◎本网记者 马建华

澄澈湛蓝的天空、辽阔壮美的草原、五彩斑斓的彩林……金秋的甘孜高原,犹如一幅醉人的油画。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作为“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党的十八大以来,甘孜州树牢上游意识、强化上游担当,保护好片区生态环境,坚决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坚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高质高效推进“扩绿、兴绿、护绿”,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甘孜新路径,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将甘孜州打造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绿色力量”。

美丽生态催生“美丽经济”

金秋时节,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乡村”之首的丹巴县村村寨寨,红彤彤的“美人脆”苹果缀满枝头,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层层叠叠的梯田,绿油油的蔬菜,与造型独特的藏式民居,勾勒出一幅童话般的“富春山居图”。

每到春季,沁人心脾的花香,绝美的世外桃源,吸引了省内外的游客纷至沓来打卡。看到蜂蛹而来的游客和火爆的民居生意,丹巴县甲居镇小聂呷村阿加格玛喜不自禁,美丽生态催生了“美丽经济”,遍布全村的“美人脆”苹果,花开遍野,春赏花成为村里民宿老板们赚到的“第一桶金”。

而金秋时节,红彤彤的“美人脆”苹果就成了种植户的“致富果”。阿加格玛种了300多棵“美人脆”苹果,2024年卖了3000多公斤,销售企业按照每公斤10元的保底价格回收,挣了3万多元。

丹巴县美人脆苹果种植有限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在革什扎镇流转了1000余亩土地种植“美人脆”,一个苹果就能卖上几元钱。

近年来,丹巴县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通过土地流转、生态修复等方式扩大“美人脆”苹果种植规模,建设试验示范基地500亩,“美人脆”苹果种植覆盖10个乡(镇)40余个村,面积达7910亩,2023年“美人脆”苹果总产量达80余万斤,到2025年盛果期产量可达200万斤以上,亩均收入达2万元以上。

泸定岚安是红军长征在甘孜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府,600多名红军指战员长眠在岚安这片血染的土地上。进入新时代,岚安老区人民尝到了绿化山川,发展庭院经济带来的甜头。春天百花盛开,成为一片花的海洋;夏天群山披绿,果树成荫;秋冬林果成熟,一年四季景不同,发展民宿产业得天独厚。从“农家乐”到高端民宿,村民王沛林有他独特的揽客绝招,民宿被原始森林环抱,他利用房前屋后的4亩荒坡地种植了高山糖心红富士苹果,除了招待客人,一年有8万多元的经济收入,加上民宿收入,他一年的收入在50万元以上。

变叶海棠让道孚县老百姓尝到了增收的甜头,据道孚县农业加工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贾贞希介绍,园区实现年产值60万元以上。近两年,道孚县通过建设变叶海棠种植基地、推广良种繁育及丰产造林技术,带动各卡乡、孔色乡等5个乡镇村民种植了15.5万株变叶海棠,1万余人实现就近就业,年人均增收2000余元。

今年,道孚县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补助资金共计973.5万元,持续带动麻孜、木茹、沙冲等6个乡镇2000余户农户种植变叶海棠种苗17.7万株,户均将增收9000元左右。县林草局技术人员何行铭说:“仅木茹乡,今年苗木销售额达25万元。为实现当地群众利益最大化,2024年,栽植的所有树苗都是从本县苗农手中购买,这既让村民得实惠,又能助力村集体经济壮大!”

绿水青山里的幸福生活

长江重要支流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纵贯甘孜全境,甘孜州沿河谷地带布局林果产业,形成了泸定、丹巴、九龙、乡城、巴塘、得荣的核桃、苹果、樱桃、仙桃、花椒等独具高原特色的百公里林果产业带,成为农牧民群众共同致富的新引擎,2023年,甘孜州果园面积达59.21万亩,产量9.37万吨。

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近年来,甘孜州针对境内长江、黄河流域的重要支流制定了相关保护制度,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有序管理森林草原,让草原增绿、生态增效。

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石渠县,是四川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也是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地和国家重要湿地生态功能区。作为黄河入川后的第一个县,通过生态修复治理,一片片绿油油的草地、一条条蜿蜒清澈的河流,倾注着高原“种草人”的心血。

近年来,石渠县持续在虾扎镇、长沙贡玛乡、格孟乡等多个乡镇,实施黄河上游水源涵养综合治理项目,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奠定生态根基。现在,石渠县草原生态状况持续向好——较2019年,该县退化草原面积减少95.03万亩,草原植被盖度达82.6%。这两年,综合治理面积超过5.2万亩,治理后,原沙化区域植被盖度超过60%,原退化草地区域植被盖度超过85%。

灭鼠杀虫、平整土地、草种补播,种植适宜高原生树种,色达县色塘造林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确央,领着社员们在色达县四个乡镇的草原改良点位完成草原沙化治理和植树造林工作。由牧民转变为“生态工人”,确央和社员们熟练地掌握了一整套林草种植技术,过去,县城周边无法种植松树等,2018年以来,通过技术攻关,县城周边绿树成荫。“植树造林,提升了县城的颜值,提高了空气含氧量。造林合作社的社员年收入在一万元以上。”据色达县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色达县聘用生态护林员1504名,生态护林员收入达898万元。

2018年以来,甘孜州常年管护非国有公益林和非国有天然商品林2579.3万亩,累计兑现补偿资金22.2亿元,惠及农户17.8万户。累计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2.02亿元,惠及退耕农户1.83万户,每年实施草原禁牧4500万亩,草畜平衡7963万亩,2018——2023年累计兑现奖补资金32.4亿元。2023年,全州完成营造林50.7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5.38%,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5.13%,防沙治沙23.63万亩,退化草原治理163.14万亩,实现林草总产值55亿元。

生态美,乡村人居环境更整洁。白玉县持续投入资金,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重点工作,农村人居环境和宜居水平不断提升。该县赠科乡扎马村扎切感受颇深:“过去,人畜混居,一到夏天,苍蝇到处飞,村道上牛粪遍地,污水横流,臭不可闻;现在设置了垃圾池并聘任了保洁员,村子整洁了,游客也渐渐多了起来。”

2023年,甘孜州投入资金1.12亿元,新(改)建农村户厕31098户,全州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9个百分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4.3个百分点,44.3%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10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

大美甘孜万山锦绣,千河浩荡。经过奋斗,甘孜从绿水青山的画卷里成功找到通向“金山银山”的新路径。眼下,甘孜州正努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各族群众正携手奋进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道上,奋力书写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大美华章。



  • 上一篇:团结奋进新征程 同心共筑中国梦——写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
  • 下一篇:我州中秋假期旅游市场秩序总体良好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dzyw/104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