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文化资源保护成果丰硕 作品创作更加繁荣
文化产业发展步子加大 对外交流不断加强
■ 本网记者 张涛
夏日里,行走在甘孜高原,满眼都是绿意。
在广场里跳起欢快的锅庄、坐在农家书屋“充电”、观看文化下乡节目表演、举行赛马会……行走在我州广阔的农区、牧区和城镇乡村,农牧民群众闲暇时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文化天地,甘孜大地处处洋溢着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为全州群众的生活增添了绚丽色彩。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充分认识到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站在“抓文化就是抓发展、抓文化就是抓稳定、抓文化就是抓民心”的高度,充分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并确立了“搞活动、造氛围、促繁荣;添设施、建体系、立标致;抓示范、树品牌、求效益;抓培养、重使用、出英才”的文化工作总体思路。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州文化工作以构建州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着力夯实文化事业发展基础,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路子,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
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3月10日,走进道孚县各卡乡“三下乡”表演现场,锣鼓喧天,笑语声声,观众席不时发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现在隔三差五就会在我们村子里表演节目,表演的内容也是我们看得懂的、喜欢看的。”在家门口就能看上节目,对于加拉宗村的牧民扎西勒登来说,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不花一分钱,只需要拿上凳子就能在家门口欣赏到精彩纷呈的大型文艺演出,真是太好了!”雅江县牧民曲珠感慨“送文化下乡”活动丰富了农牧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据州民族歌舞团团长刘力夫介绍,歌舞团在给基层群众送去精神食粮的同时,还注重挑选、培养基层文艺骨干,和基层文艺分子结成对子,通过接收学生、交朋友、到团里接受培训等方式辅导、带动基层文化积极分子,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改善基层文化人才匮乏的现状,使艺术扎根基层。
我州坚持面向基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每年开展送文化下乡演出近千场,州县三馆免费开放,年接待群众超过300万人次,利用重要节日和传统节庆举办各类展演活动120余场。“康定情歌节”、“丹巴嘉绒风情节”、“四月八转山会”等传统文化节庆已成为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和亮点。州内各县也根据自身实际多次举办大型群众文艺汇演,极大地丰富了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多年来,通过将爱国主义精神、热爱家乡情结、感恩奋进文化等正能量融入民族歌舞传递给广大农牧民,使他们在歌舞中受到教育,在歌舞中凝聚民心,在歌舞中团结协作。
截至目前,全州建有州级歌舞剧场1个、国有博物馆(纪念馆)5所、民办博物馆2所,新建州民族博物馆并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建成全州乡(镇)综合文化站325个、牧民定居点文化活动室288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8个。现有各类演出单位158支,其中州级专业文艺演出队1支、县级专业半专业文艺演出队13支、地方业余藏戏团15支、群众性文艺表演队伍101支、经营性文艺演出队28支,全州文艺骨干达1680余人。
优美的歌曲唱出新生活,欢快的舞蹈舞出新未来,文化惠民活跃了城乡群众文体生活,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幸福美满的笑容绽放在百姓的脸上。
文化资源保护成果丰硕 作品创作更加繁荣
炉霍县唐卡博物馆的画室内,53岁的白马泽仁正带领着自己的10余名学生进行唐卡绘画。自2007年,炉霍县就成立了唐卡绘画艺术协会,进行唐卡绘画人才培养和市场化运作以来,已有效地推动了这项藏民族民间手工艺的发扬和传承。据炉霍县唐卡协会会长杨宏介绍,炉霍是一代唐卡宗师郎卡杰的故乡,历代传承弟子风格一脉相承,形成郎卡杰唐卡绘画流派。2008年,文化部授予炉霍“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唐卡之乡”。
“今年,来到炉霍县唐卡画室学习的年轻学生有20多个,其中最远的有来自青海的学生。21岁的多吉曾经在青海学习过唐卡绘画,如今,在炉霍求学,他需要重头开始。不过他很有信心,他说:“从小学开始,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绘制唐卡的画师,来传承这门艺术。”
近年来,我州坚持强化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目前,我州共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9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2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67处;国家级非遗项目23个,省级项目62个,州级项目125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7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72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240人。“十二五”期间,争取6483万元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启动甘孜白利寺抢险维修、泸定桥、丹巴古碉群抢险维修等文物保护工程。完成巴塘弦子、炉霍山歌、丹巴锅庄山歌、甘孜踢踏等共计1360余首歌舞数据的建库工作;成立了康巴文化研究院,启动了《大藏经》复刻、格萨尔展览馆、数字印经院、雕版印刷博物馆的康巴文化传承保护四大工程和精品唐卡复制工程。同时,坚持实施精品战略,打造特色文化作品,全州群众文艺作品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仅2014年,全州共创作歌曲、小品、美术、书法、摄影、舞蹈等各类作品820余件。同时,近年来,我州创作的各类文艺作品获得了多项大奖。小说《康巴》荣获骏马奖,以其改编的大型广播剧荣获全国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小说《命定》荣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炉霍县郎卡杰唐卡《极乐世界》荣获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并在四川省首届城市文化名片评选活动中荣获“十佳最具发展潜力城市名片”荣誉称号;歌曲《香巴拉》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六届全国群星奖作品奖,选送的项目《牧民定居暨帐篷新生活文化行动品牌项目》喜获群星奖品牌项目奖;丹巴、新龙两县共同创作的舞蹈《舞动甘孜》节目登台央视《我要上春晚》栏目。
文化产业发展步子加大 对外交流不断加强
康定跑马山下,折多河畔,“灌顶雪泉·康定之珠”文化旅游产业园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冬天这里不能施工,现在得抓紧时间。”该项目投资方、四川钦诚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薛霆,是个外地人,如今却成了“甘孜通”。薛霆以前常年在深圳、上海等地工作,如今来到甘孜,正是瞅准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契机。
在德格印经院,一块块年龄超过300年的经版记录传承着博大精深的藏族文化。去年,当地已启动经版复刻计划,用纯手工的方式将国宝级的古董经版重新雕刻,原版则作为文物保存下来。文化传承,成为创新发展的“灵感”。以德格印经院为中心,德格将康巴文化、藏医文化、格萨尔文化结合起来打造体验式文化产业园区,让行走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游客又多了一处驻足地。
近年来,我州坚持“一园三区”(即:“以康定情歌文化园区建设为重点,积极培育康东多元文化、康北格萨尔文化、康南香格里拉文化三大产业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布局,加强同文化企业的沟通和衔接,积极争取国家、省文化产业扶持,切实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完成了《甘孜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开展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项目申报工作,共申报文化产业项目73个,其中“亚丁演艺中心”、“德格大藏经复刻”等13个项目列入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项目,36个项目列入四川省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项目。同时,组织我州文化产业项目参加深圳文博会、第七届西部(藏羌彝)文化产业博览会、第十五届西部国际博览会,积极推出阿西土陶、郎卡杰唐卡、新龙药泥面具、麦宿河坡手工艺品等文化产品。同时,成功举办了“圣洁甘孜·走进北京” 、“圣洁甘孜·走进广东”等重大文化活动,精心组织参与“深圳文博会”,有效提升了我州在外的知名度。
“文化作为我们民族的灵魂,推动文化大繁荣,能够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能够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据州文体广新局局长龚建忠介绍,按照《2015年藏区六大民生工程计划总体工作方案》,今年我州将继续配合“藏区新居建设计划”建成幸福美丽新村的目标任务,打造集宣传教育、文体娱乐、应急广播、科技普及等功能于一体的“藏区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在已建设12个“两馆”基础上,完成除石渠外的5个县级“两馆”建设;免费开放19个州县图书馆、19个州县文化馆、32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个博物馆(纪念馆);落实藏区民间文化发展项目;积极开展第六批四川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加大藏区文物保护和督导项目;力争实现藏区每个县至少有1支“乌兰牧骑”文艺演出团队。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定向演出补贴办法,加大对藏区文化惠民演出支持力度,全年演970场以上;实施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节目译制制作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增强中央台藏区广播节目覆盖建设项目及其他项目;为寺庙配置直播卫星接收设备、电视机,实现广播电视设施藏区寺庙全覆盖;完成藏区直播卫星户户通和应急广播工程;每月每村放映一场公益电影,在藏区农村完成放映任务32148场;积极推进《四川日报》《四川党的建设(藏文版)》,藏文版《多彩哈达》《民族》免费进藏区寺庙工作;形成长效发展机制补充更新藏区寺庙书屋出版物、农家书屋出版物、社区书屋出版物。进一步抓好藏文语音手机报项目,重点加强藏文语音手机报内容建设,拓展覆盖范围,实现高原牧区和寺庙全覆盖。继续推进藏区非卫设施专项治理项目,有效遏止非卫设施生产、销售和使用行为,净化藏区群众视听环境。加快建设甘孜州民族体育馆和丹巴、炉霍等12个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450个村级农民健身工程。
硬件建设与软件提升相结合,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相辅相成。重心放基层,群众当主角,红红火火的文化活动不断激发着全州农牧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