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6年11月23日
——我州脱贫攻坚首战即将迎“大考”
旅游产业发展出现的乡村酒店。本网资料库
■本网记者 田杰
以前,说起脱贫奔康,巴塘县亚日贡乡刀许村村民益西曾有个形象的比方:“比把家门口的这座山搬走还难。”然而,11月9日,当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庆祝刀许村通村公路正式竣工通车时,这个海拔4783米的村庄顿时沸腾了。载歌载舞,那是村民们发自内心的激动;抚今追昔,更让村民们生发无限感慨:“以前从县城到村里必须过亚日贡乡,全程200多公里,最快也要6个小时;现在县城到村里只有52公里,由于路程大大缩短,往返县城所花的时间自然也就省了很多。既然公路通到了村子里,我们养的牦牛、藏鸡、藏猪就可以运出去卖钱了。政府为我们建的这条通村公路,其实就是致富路、小康路和幸福路。”在益西看来,这件比搬山还难的事即将变为现实。
产业是脱贫的根基,产业是奔康的关键;产业薄弱,是我州贫困村和贫困户的最大“软肋”,而培育富民产业则是增强其“造血功能”, 让农牧民群众既“有事做”,更有“有钱赚”。伴随着“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产业扶贫理念的牢固树立,伴随着“输血”和“造血”的双管齐下与干部与群众的协力攻坚,如今,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产业“菜单”的落地生根,使得一个个贫困的“山头”被攻克、一顶顶贫困的“帽子”被摘除,进而形成了一整套可复制推广的产业扶贫模式。我州产业发展中一台台既“叫好”又“叫座”的好戏,不仅振奋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攻坚破难的精气神,而且实实在在的攻坚业绩使得行进在脱贫奔康征程中的农牧民群众正在大步流星地向幸福出发。
探索新模式,经验可复制
模式之一:坐落在国道318线左侧的俄达门巴村,在一年前还是康定市新都桥镇出了名的贫困村。然后,短短一年之后,奇迹发生了:牧场变成了景区,牧民变成了股民,牧民定居房变成了旅店。
伴随着木雅泽朵旅游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成功引进,特别是1.8亿元倾情打造的“康定木雅圣地”盛大开园,使得俄达门巴这个曾经的“迁徙过来的部落”,不仅成为全州首个以民俗风情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旅游度假景区,而且也成为全国首个以体现藏族木雅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旅游区,进而精彩上演了一台“让美丽战胜贫困”的传奇好戏。
采访中,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将村里空置的49套牧民定居房以资产入股方式进行打造,每年出资40余万元为全村724名牧民购买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公司与村集体按照7∶3的比例,对景区收入进行分红。去年全村分红35万元,今年将实现保底分红85万元。”
俄达门巴村“艳遇”全域旅游带来的“变形记”让村民日泽乐开了花:“一年前,我家还是全村37户贫困户中最穷的一户;一年之后,我家的牧民定居房也被改造成游客接待住宿房。而今手捧旅游饭碗,一夜之间就脱贫了,致富奔康的感觉真好!”
日泽的话语,确实发自肺腑。在丹巴甲居藏寨,在道孚雀儿村,在炉霍晏尔龙村,在理塘卡灰村,在稻城亚丁村……眼下,旅游助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生动故事,正在我州各地精彩上演。“我州要让18个县(市)的1360个贫困村、19.7万人脱贫。通过旅游扶贫这一项,我们争取让88个村、2571户、11565人直接受益脱贫。”州委书记刘成鸣说,按照旅游产业的辐射放大功能,统计部门估算,会有10万非贫困人口增收乃至走上致富路。
模式之二:当“旅游+扶贫”模式在我州各地复制见效之时,丹巴县半扇门乡关州村兴康养鸡专业合作社,土鸡“啄”出奔康路的故事也同样感人。
据公司负责人杨凤介绍:“我们采用‘全天侯放养、纯天然生长’的立体养殖方式,让饲养的土鸡饮山泉、啄野草、觅虫子、食纯粮。同时,利用鸡粪生产的沼气,既解决了燃料不足问题,又满足了棚圈保暖,而沼气池废料又为葡萄、蔬菜等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有机肥料。为引导当地群众参与土鸡养殖,我们通过统一鸡苗供应、统一饲料配制和统一技术服务,进而构起了以源头控制、技术培训、指导监督和产品检测于一体的全程质量监管体系。如今兴康养鸡专业合作社已拥有基地450亩,成员已发展到了112户,每年可为当地农户提供鸡苗10万余只,生产土鸡蛋50余吨、藏鸡蛋10余吨,出栏土鸡1.5万余只、藏鸡3000余只,产品畅销成都及州内各县市场,年总产值548万元。”
目睹鸡鸣人欢的景象,但见一辆辆满载土鸡或鸡蛋车辆,前来讨教养殖技术的关州村村民毛中秀心中满是激动:“单靠传统的种植业要想致富那比登天还难,去年我在合作社的帮扶下,试着养了一批土鸡,没想到放养的生态鸡,不但销路好,而且价格高。看来,养鸡专业合作社还真能让我们放养土鸡奔小康。”
毛中秀的内心独白,绝非特例。眼下,我州各地诸如藏鸡、藏香猪、牦牛、奶牛、波尔多羊等养殖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地破土而出且欣欣向荣。这一个个养殖合作社,不仅将广大农牧民与市场紧紧连接在了一起,而且让他们在脱贫致富中也尝到与毛中秀一样的增收甜头。
模式之三:养殖合作社让农牧民大有“钱”图,而种植合作社同样也让人乐在其中。在炉霍县斯木乡吉绒村盛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里,56岁的泽翁彭措情不自禁地对记者说道:“公司需要人手时,就去蔬菜大棚里上班;公司不需要人手时,就到附近工地打工挣钱;空闲时就在自家剩下的少量土地里种庄稼和搞养殖业,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也顺便可以照料。如今,我在家门口也能实现了旱涝保收和按月领钱!”
泽翁彭措的喜悦源自去年甘孜州盛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落户吉绒村。“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一经确立,11户率先响应的农户,便将200亩土地以50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给了公司。泽翁彭措流转的9亩土地不仅每年可获得4500元固定收益,而且还可以到蔬菜大棚打工,每天顶多工作8小时,每月收入少则1000多、多则2000出头。土地流转资金和打工收入,一年少说也有20000多元。去年底,他家居然还获得了2500元的分红款。
泽翁彭措的感慨,绝非无病呻吟。眼下,我州各地群众已将种植的视野拓展到了黑木耳、羊肚菌、黑青稞、紫皮洋芋、优质蔬菜、优质水果、优质干果等众多高附加值的优良品种,农牧民群众渐渐从“为种而种”转变为“为卖而种”。观念一变天地宽。培育富民产业的“酵母”作用一经发挥,这一个个种植合作社,让越来越多的农牧民收获了像泽翁彭措一样的喜悦与幸福。
模式之四:一个个种植业、养殖业合作社,虽然间接地将农牧民拉近了市场,但如何引领“耻于经商”传统的农牧民直接参与经营这是一大不小的难题?石渠县真达村福源农牧业发展农民合作社的鲜活实践,给了我们一个准确的答案。
8月3日是石渠县帐篷节的最后一天,清晨的阳光透过炊烟倾洒在草原千余顶帐篷上,40多岁的藏族汉子嘎绒从生活区的帐篷里出来,走向不远的太阳部落帐篷商贸城集市。那里安扎着400多顶帐篷,有商户370家,周边还有50多个流动的小商贩。嘎绒所在的福源农牧业发展农民合作社也是其中的一家参展商。从帐篷节开始,嘎绒就与其余5人轮流值守着这个自今年4月成立后首次公开露面的展位。短短一个星期,合作社展售的糌粑、人参果、奶渣近1000公斤,销售额达4万多元。该村“第一书记”祝修涛告诉记者:“合作社从建设种植基地到水磨房加工累计投入200多万元,全村50户村民参与其中。为保证产品质量,合作社将原料统一分发给村民加工,然后再统一收集起来包装销售,没想到产品在帐篷节上居然一炮打响。如今,无论是县城还是周边乡镇有什么活动,村民们都争相去推销售卖,他们在追求卖得出、卖得远、卖出好价钱的过程中,演绎出了风雪高原乡村‘集市贸易’带来的财富故事。看来,农牧区集市贸易不仅能富一方,而且还能‘醒一方’。”
祝修涛的感触,着实入木三分。眼下,我州农牧民群众渐渐摆脱了“耻于经商”传统桎梏,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在商业销售、餐饮经营、汽车运输、车辆维修以及民居接待中收获了观念之变带来的自信,也收获了属于自已的财富。
……
在海螺沟、泸定、九龙、道孚、雅江,在甘孜、色达、新龙、白玉、德格,在理塘、稻城、乡城、得荣,诸如此类的感人故事,可谓信手拈来。这一个个脱贫致富奔康新模式的探索,这一个个脱贫致富奔康新经验的复制,既让我们看到了攻坚克难的成果,更让我们增添了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信心。
采访中,州委书记刘成鸣坚定地表示:“精准扶贫,一刻也不容耽误;如期脱贫,一天也不能后延;攻坚任务,一个也不能落下!我们必须以坚定的定力、全部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对标自查补‘短板’,攻城拔寨大冲刺,以过关过硬、首战首胜的攻坚业绩迎接省和国家的验收考核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