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03月07日
甘孜藏族自治州统计局
2017年3月3日
2016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新旧矛盾交织的严峻形势,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稳增长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一个目标、两个关键、三件大事、六大战略”总体工作格局,科学统筹稳增长、抓投资,促改革、扩开放,补短板、惠民生,保稳定、防风险,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符合预期”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经济
全州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29.8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27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82.71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87.82亿元,增长5.8%。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25.5:35.6:38.9调整为2016年的25.8:36.0:38.2。
全州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105.41亿元,比上年增长7.4%;占GDP的比重为45.9%,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3%,拉动GDP增长3.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88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35.95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30.58亿元,增长3.6%。
人均GDP达到19596元,比上年增加1173元,增长5.5%。
物价运行基本稳定。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2%,比全国和全省同期分别高出0.2和0.3个百分点。从分类看,八大类商品服务价格呈“四涨四降”态势,上涨的有食品烟酒、居住、其他用品及服务、生活用品及服务,涨幅分别为5.8%、3.1%、2.8%、0.9%;下降的有衣着、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降幅为2.0%、1.8%、0.9%、0.6%。
2016年甘孜州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总体运行积极向好,全年累计下降1.68%,降幅比去年同期收窄2.77个百分点。从分行业看,水力发电累计比微涨0.4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累计下降6.25%;水泥制造累计比下降10.16%;黄金价格累计比下降10.29%。
二、法人单位数
全州有法人单位9942家。其中,单产业9405家,多产业537家。按机构类型分,企业单位1467家,事业单位3058家,机关单位1433家,社会团体单位293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07家。按产业构成分,第一产业法人单位561家,第二产业法人单位516家,第三产业法人单位8865家。
全州规模以上在库单位312家。其中,工业企业48家,建筑业26家,房地产业5家,批发零售业企业38家,住宿餐饮业29家,规上服务业21家,投资87家。
三、农业
全州坚持“生态经济发展、绿色产业富民”理念,着力构建“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的立体生态格局,大力发展精准农业、特色养殖、生态林果、乡村旅游“四大产业”,着力培养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特色水果、生态食用菌、道地中药材、特色畜禽、生态林果、休闲农业“八大基地,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产品产量持续增长,畜牧业健康发展,出栏稳定增加,农村经济总量进一步增长。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59.81亿元,增长4.1%。其中,农业增加值23.71亿元,增长4.6%;林业增加值2.70亿元,增长5.9%;畜牧业增加值32.80亿元,增长3.6%;渔业增加值0.05亿元,增长6.6%;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增加值0.55亿元,增长7.3%。
农作物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8.93万公顷,增长4.0%。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18万公顷,减少0.4%;油菜籽播种面积0.61万公顷,增长8.0%;蔬菜播种面积0.92万公顷,增长33.6%。
在播种面积扩大和单产提高的拉动下,粮食、油菜籽和蔬菜全面增产。其中,粮食产量25.44万吨,增长0.8%,实现从2007年以来的连续十年增长;油菜籽产量1.35万吨,增长5.7%;蔬菜产量达到26.74万吨,增长23.5%。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畜牧业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有效控制牲畜存栏,减轻草场载畜,缓解草畜矛盾。
各类牲畜出栏101.19万头(只),增长3.3%。其中,出栏肉用猪23.28万头,增长2%;出售和自宰肉用牛50.62万头,增长3.1%;出售和自宰肉用羊27.29万只,增长4.9%。
肉类总产量达到6.87万吨,增长3%。其中,猪肉产量1.38万吨,增长1.7%;牛肉产量5.04万吨,增长3.3%;羊肉产量0.43万吨,增长4.9%。牛奶产量10.33万吨,增长1.6%。禽蛋产量363吨,增长4.0 %。
年末,各类牲畜存栏396.05万头(只、匹),减少1.3%。其中,牛存栏232.39万头,减少1.5%;羊存栏101.11万只,减少1.2%;生猪存栏28.26万头,减少1.9%;其他大牲畜存栏34.29万头,增长0.5%。
2016年,全州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依法有效管护7127.31万亩国有森林资源和 1924.8万亩集体公益林。落实集体公益林补偿,兑现集体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2.84亿元。完成人工造林 19.5万亩、封山育林8.2万亩、森林抚育 26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3.9%。按照“巩固成果、确保质量、完善政策、稳步推进”的要求,切实有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80.3 万亩。有序实施巩固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2万亩。
农村基础条件逐步改善。全州18个县(市)全部接入国网,电力外送能力超1000万千瓦。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项目,电网覆盖率达到96%。自来水受益村2122个,占全部行政村的77.6%;通有线电视村349个,占全部行政村的12.8%;通宽带村523个,占全部行政村的19.1%;通公共交通的村389个,占全部行政村的14.23%;垃圾集中处理的村331个,占全部行政村的12.1%。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99.45万千瓦,增长2.8%。农村用电量11467万千瓦小时,增长2.3%。
四、工业和建筑业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工业发展呈“高开低走”增长态势。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 50.30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1.80亿元,增长11.6%;产销率达98.6%。
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9%,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1.7%。
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4.6%,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8.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1.6%。
从工业行业看,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增加值1.45亿元,增长100.6%;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31.19亿元,增长11.6%;非金属矿制品业实现增加值0.61亿元,增长7.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增加值8.26亿元,增长4.6%;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0.28亿元,增长1.9%。
从企业效益看,预计全年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7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利税总额6.42亿元,下降52.3%;利润总额1.74亿元,下降75.6%。
从产品产量看,铜金属含量达到1.96万吨,增长7.2%;铅金属含量1.87万吨, 增长11.4%;发电量210.71亿度,增长19.3%;水泥89.44万吨,增长17.5%;黄金增长3.7%;锌金属含量3.59万吨,下降6.2%。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2.40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全州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9.42亿元,增长5.4%。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州扎实推进项目攻坚行动,新开工项目增长较快,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8.28亿元,比上年增长3.9%,增速较上年加快13.3个百分点。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13.28亿元,增长4.1%。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0.56亿元,增长20.2%。第二产业投资216.72亿元,下降7.5%。其中,工业投资215.22亿元,下降7.6%。第三产业投资211.00亿元,增长18.1%。其中,交通运输投资97.62亿元,增长21.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46.34亿元,增长20.7%。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239.07亿元,增长12.1%;港澳台商投资0.42亿元,增长36.6%;个体经营投资27.59亿元,增长10.4%。
从新开工项目看,全年新开工项目956个,比上年增加410个,增长75.1%,占全部施工项目的65.2%,完成投资130.26亿元,比上年增长43.7%,拉动全州投资增长9.4个百分点。
从基础设施投资看,全年基础设施投资363.9亿元,比上年增长3.5%,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达到75%,拉动全州投资增长2.9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投资97.62亿元,增长21.7%;电网建设投资11.93亿元,下降58.9%;城镇公共基础设施投资30.49亿元,增长43.4%。
从到位资金看,全年投资到位资金425.55亿元,比上年增长5%。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58%,国内贷款下降14.2%,自筹资金下降18.9%,其他资金增长49.1%。
六、商贸和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增速较上年加快3.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实现零售总额20.78亿元,下降5.9%;限额以下实现零售总额60.81亿元,增长16.5%。
从行业看,“批零住餐”四大行业呈现“三升一降”态势。其中,批发业完成零售额8.17亿元,下降5.6%;零售业完成零售额57.99亿元,增长11.3%;住宿业完成零售额2.17亿元,增长9.2%;餐饮业完成零售额13.26亿元,增长15.6%。
按消费形态看,全年实现商品零售额66.21亿元,比上年增长8.9%;餐饮收入15.38亿元,增长14.8%。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零售额18.73亿元,下降6.9%。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1.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5.39%,日用品类增长13.8%,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下降12.7%,通讯器材类下降33.9%,家具类下降41.9%,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3.8%。
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显著。共实施国内招商项目166个,实际到位资金159亿元。其中,国内省外引资到位资金122亿元。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991万美元,较上年下降32.9%。
网络交易实现快速增长。全州实现网络交易额13.54亿元,较上年增长26.7%。其中,网络零售交易11.77亿元,增长21.9%,占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14.42%;实物型交易额到达1.08亿元,增长100%。全州电子商务应用企业达到65家,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超过15%。
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海螺沟5A景区创建通过省级初评,稻城亚丁5A景区创建通过省级景观资源价值评定,甲居藏寨成功创建4A景区,泸定桥4A景区创建通过省级评定。全年接待游客1300.3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8%。其中,入境游11.7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3.74亿元,比上年增长24.4%。
七、交通、邮电
康定至新都桥高速公路康定过境试验段、G549线桑乡路、G215线苏洼龙电站复建段、S434线榆磨路、S460线乡然段、S455线色锣路、S454线色泥路以及稻城县海磨路、俄安路等9个项目完成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G317线雀儿山隧道、G215线巴白路欧帕拉山隧道、G317线俄岗路德格隧道、S455线甘白路卓达拉山隧道和阿色隧道、S434线猫磨路大板岩隧道顺利贯通。全年建成通乡油路836.1公里、通村硬化路完成4414.8公里、通村通达完成2859公里,完成43座溜索改桥任务。2016年,新增农村客运班线10条、乡镇站20个,招呼站200个。全年公路货物运输总量812万吨,比上年增长19.4%;公路货运周转量193076万吨公里,同比增长3.6%。全年旅客公路运输总量79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6%;旅客公路运输周转量149217万人公里,下降2.7%。航空客运量346752人次,比上年增长9.6%;航空货运吞吐量217.7吨。
邮政业全年完成业务总量0.45亿元,同比增长31.4%。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51.60万件,同比增长132.1%;快递业务完成收入0.13亿元,同比增长116.7%。完成电信业务总量7.01亿元,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4.27万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64.46万户,固定电话年末用户11.81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州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26亿元,同口径比较增长10.1%。其中,税收收入21.38亿元,同口径比较增长0.1%;非税收入10.88亿元,同口径较上年基本持平。地方公共财政支出300.14亿元,较上年回落5.1个百分点。
12月末,全州各类金融机构实现各项存贷款余额869.30亿元,增长6.2%。其中,各项存款余额595.68亿元,增长1.3%;各项贷款余额273.62亿元,增长18.7%。
全州共有保险公司7家。全年实现保险保费收入3.84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93亿元,比上年下降5.4%。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共860所。其中,幼儿园389所,小学413所,中学52所(初级中学2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职业初中3所、完全中学14所、高级中学6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中职学校3所,高等院校1所。
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共188633人。其中,幼儿园在园幼儿27526人,小学在校学生96991人,初中在校学生35282人,高中在校学生13364人,中职在校生6109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396人(含随班就读275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9240人。
全州教职工14915人,专任教师13211人。专任教师中,幼儿园1308人,小学7586人,中学3679人,中职294人,特殊教育21人,高等教育323人。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3%,小学毛入学率达到116.99%(净入学率99.11%),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18.78%(净入学率96.01%),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3.58%。
2016年全州各类人才15.9万人。其中,引进硕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131名,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专业人才276名。定向培养本土紧缺人才426名。评选出2015年度“康巴英才”高端人才58名、优秀中端人才489名、优秀基层基础人才3495名。申请专利71件,实施科技项目54项,科技支撑作用明显。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州共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65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保单位60处,州保单位221处,县保单位869处。13名传承人被正式列入“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13项代表性项目及54名传承人被列入“第五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名录”。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1个,博物馆6个,公共图书馆19个,文化馆19个。
全州中央和省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6.75%和96.44%,分别比上年提高0.76、0.79个百分点。
全州有卫生机构2724个。其中,医院(含民族医院)40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9个,卫生计生监督机构19个,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19个,急救中心19个,民族医药研究机构3个,包虫病专业防治机构2个,乡镇卫生院334个(含地名卫生院7个、重点寺庙医疗卫生服务中心2个),采供血机构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个,医学教学、培训、考试机构4所,村卫生室2124个,各类诊所136个。有病床总数5068张,每千人拥有床位4.55张。
全州共有卫生人员938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208人(执业医师1237人,执业助理医师385人,注册护士1679人),村医2184人。卫技人员人均服务半径24.58平方公里。
体育事业继续向好发展。全州建成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47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个。甘孜州民族体育馆已于2016年8月竣工投入使用。组团参加2016年四川省青少年锦标赛,共获得5枚金牌、2枚银牌、12枚铜牌。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34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01元,比上年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67元,比上年增长11.4%。
全州“五险”参保人数157.8万人次。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7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26.8万人、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8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1.8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6万人。全年领取失业金人数达423人,年末全州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84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78元/人·月。
全年向农村低保对象发放特殊生活补贴18.21万人,2224.87万元。其中,向2016年计划减贫的8614人,发放资金251.35万元。
全州城乡低保保障对象共12.07万户,24.63万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1.7万户,2.6万人;农村低保对象10.35万户,22万人。城市低保标准由390元/月提高到44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由2376元/年提高到3020元/年。
新建(改扩建)福利院、敬老院5所,城乡日间照料中心16个,完成300张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改造。
全面实施“三位一体”扶贫战略,强力推进“五大扶贫”工程,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完成1360个贫困村、4.84万户贫困户、19.75万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工作,编制实施17个专项规划。2016年全州完成33985人、280个贫困村脱贫任务,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十二、人口
年末全州户籍人口110.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7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18.05万人,乡村户籍人口92.05万人。常住人口118.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4.5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29.3%;农村常住人口83.5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3万人,出生率为9.94‰;死亡人口0.38万人,死亡率为3.68‰;自然增长率为6.26‰。
十三、节能降耗和安全生产
全年规上工业综合能耗达到13.9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3.2%。单位GDP能耗0.659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0.905吨标准煤/万元,增长10.4%。
全年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伤亡事故9起,死亡9人,受伤25人,直接经济损失596万元。较上年事故起数下降33.3%、死亡人数下降27.3%、受伤人数下降10.7%、直接经济损失上升33.1%;发生4起较大非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死亡15人。较上年较大事故起数增长1起,上升33.3%;未发生重大事故。
十四、区域经济发展
按自然地理位置,甘孜州分东部、北部和南部三个区域,东部地区包括康定市、泸定县、丹巴县和九龙县,北部地区包括道孚县、炉霍县、甘孜县、新龙县、德格县、白玉县、石渠县和色达县,南部地区包括雅江县、理塘县、巴塘县、乡城县、稻城县和得荣县。
(一)东部地区
东部户籍人口32.57万人,增长0.2%;常住人口36.08万人,增长0.5%。实现地区增加值109.65亿元,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02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51.68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42.95亿元,增长5.9%。工业增加值37.33亿元,增长8.6%。粮食产量6.63万吨,增长2.4%。各类牲畜存栏65.33万头(只匹),下降1.6%。各类牲畜出栏24.86万头(只),增长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40亿元,下降11.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7.41亿元,增长4.9%。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78亿元,同口径增长0.9%。康定、丹巴和九龙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州平均水平,分别达到29120元、27102元和28322元,泸定县低于全州平均水平。康定、泸定、丹巴、九龙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高于全州平均水平,分别达到10877元、9987元、10650元、11381元。
(二)北部地区
北部户籍人口51.62万人,增长1.8%;常住人口54.22万人,增长1.3%。实现地区增加值65.96亿元,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13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2.61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25.22亿元,增长7.7%。工业增加值6.54亿元,增长7.7%。粮食产量11.44万吨,增长0.6%。各类牲畜存栏240.31万头(只匹),下降0.9%。各类牲畜出栏51.07万头(只),增长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3.57亿元,增长26.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14亿元,增长14.9%。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5亿元,同口径增长17.6%。甘孜、石渠、色达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州平均水平,分别达到28537元、29766元和30185元,道孚、炉霍、新龙、德格、白玉低于全州平均水平。北部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低于全州平均水平,最高的白玉县为9173元。
(三)南部地区
南部户籍人口25.91万人,下降0.4%;常住人口27.75万人,增长2.5%。实现地区增加值54.19亿元,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2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7.75亿元,增长15.8%;第三产业增加值20.32亿元,增长8.2%。工业增加值5.13亿元,增长24.5%。粮食产量7.37万吨,下降0.4%。各类牲畜存栏90.41万头(只匹),下降1.9%。各类牲畜出栏25.26万头(只匹),增长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1.43亿元,增长13.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05亿元,增长14.3%。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7亿元,同口径增长32.2%。雅江、理塘、稻城、得荣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州平均水平,分别达到28274元、29450元、28373元和28000元,巴塘和乡城低于全州平均水平。稻城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州平均水平,达到9605元,其余各县均低于全州平均水平。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甘孜统计年鉴-2017》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执行国家统计局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即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3、公报中物价、林业、国土、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旅游、招商引资、进出口、网络交易、财政、保险、教育、人才、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人口、环境、安全生产、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