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03月10日
——专访州政协副主席、甘孜县委书记雷建平
搬进新家笑开颜。
幸福新民居。
甘孜清泉淌,百姓心头甜。
油路修到家门口。
■本网记者 洼西彭错 唐闯 扎西 蒋平
题记:
“甘孜”在藏语中意为洁白美丽。甘孜县的踢踏舞、甘孜藏戏以及其历史上涌现的杰出人物都是这一含义的生动体现。
另一方面,甘孜县东与炉霍县接壤,西与德格县毗邻,南与新龙、白玉县交界,北与石渠县、色达县相依,地势平坦开阔,盛产青稞,被誉为康北粮仓。同时由于天然的地理区位交通优势,甘孜县一直是甘孜州北路地区重要的经贸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由于其战略地位突出,康藏地区乃至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些重要事件都发生在甘孜县。
今天,随着甘孜县格萨尔机场的修建和即将投入使用,历史机遇再一次把甘孜县推到了我州改革和发展的前沿。历史文化的积淀与旅游、交通商贸枢纽点的结合,将在这里奏响新的发展之音。
甘孜县是半农半牧县,其县域内传统农业占比达到了70%,受制于落后的生产方式,该县传统农业靠天吃饭、农业产品单一化、农业种植低回报的特点不仅难以满足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愿望,也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该县发展的一大瓶颈;另一方面,局限于这种发展方式,受制于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落后,甘孜县作为康北地区经贸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的区位优势和潜力,并未得到充分挖掘。
随着生态发展作为重要战略写入中国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之中,在中央长期建藏、富民兴藏的藏区工作思路指引下,我州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全面启动落实,近几年,甘孜县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进入条件和服务条件也得到极大改观。
2016年4月15日,总投资24.88亿元,甘孜格萨尔机场试验段在甘孜县开工建设,将力争于2017年建成试飞。四面八方的大量游客即将涌入甘孜县,届时甘孜县将如何面对并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充分挖掘经贸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的区位优势和潜力发展自身,并充分发挥其作为经贸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的带动作用,带动我州康北地区发展,就成为了新的时代背景下,该县上上下下必须予以解答和实践的崭新课题。
3月初,甘孜县尚在皑皑白雪之中,静待大地回春,绿草发芽。在州委轰轰烈烈开展“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见效”大讨论活动之际,记者走进甘孜县,了解该县的新思考和新做法。
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甘孜县共有219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达到了129个,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州平均水平。未来两年,在全域旅游的发展大潮中,着眼于格萨尔机场通航,甘孜县将启动实施格萨尔文化城暨“百村产业基地”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集体牧场,进一步夯实农牧业,重建“康北粮仓”,并依托经贸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的区位优势,加快城东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现代物流,大力发展飞机+。
在启动实施格萨尔文化城暨“百村产业基地”项目的基础上,甘孜县提出了县城发展要“赶超康定、玉树”的目标,力争在未来十年,将县城的人口增至5至10万人,在促进县城加快发展的基础上,甘孜县将以城带乡,以城促乡,带动全县整体发展。
今年,甘孜县还将开展大规模绿化植树行动,将组织上万人,在一周时间里,完成该县新雅至机场50公里的道路绿化。今年该县还要继续实施雅砻江湾湿地续建等重大项目,努力加快打造秀美甘孜。
了解到上述信息后,记者专程采访了州政协副主席、甘孜县委书记雷建平,就甘孜县发展的诸多举措的种种缘起和思考做了进一步了解。
记者:去年,省里确定甘孜县脱贫村为20个,通过积极发展乡村集体产业经济,去年甘孜县已有33个贫困村摘帽脱贫,今年甘孜县力争实现42个贫困村摘帽,在这一背景下,大产业项目的实施其意义何在?
雷建平:扶贫工作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作,不是短期行为。尽管甘孜县乡村一级的集体产业在脱贫过程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根据州委“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见效”大讨论活动的要求,着眼于未来,面对我州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适应我州旅游市场发展的进程中,农牧民群众自身视野的局限性将逐步显现,乡村集体产业做为小产业受市场波动大的弱点将被放大,这决定了刚刚发展起来的乡村一级的集体产业还比较脆弱,如果此时放手让乡村一级的集体产业面对市场,它们很难保持长期的竞争力。
甘孜县乡村格萨尔文化城项目的谋划和实施,其根本目的是为帮助甘孜县的贫困村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建立一个长期、持续发展的平台,是长期产业,是大产业。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乡村一级小产业和州县一级大产业的协调发展,以大产业带动小产业的发展,让目前比较脆弱的乡村一级产业拥有一个可以依托的平台。
记者:格萨尔文化城项目的立足点在哪里?它的那些特质使其具备了大产业的持续带动效应?
雷建平:甘孜县一直是康北地区的交通商贸枢纽,在格萨尔机场尚未通航的情况下,现在甘孜县县城的流动人口和长驻人口,不仅仅是甘孜本地,还有新龙、白玉、炉霍、色达甚至昌都、青海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过路游客。目前县城每家酒店的入住率可以达到70%,一些酒店还在新建当中。县城海拔3300米,附近有山、林、湖泊、温泉等自然资源;同时格萨尔文化是藏区的主流文化,甘孜县又是格萨尔史诗中霍岭大战的发生地。目前,对格萨尔文化的挖掘和开发,仅仅局限在静态的模式之中,如塑雕像、建博物馆,缺乏动态的体验式的挖掘和开发。因此,无论从地理区位优势,自然环境和文化沉淀和挖掘上来看,格萨尔文化城项目实施都是可行的。
甘孜格萨尔机场通航后,全世界各地的游客将纷至沓来,届时格萨尔文化城建成后,将面向这些游客,提供以自然湖泊、温泉体验、格萨尔文化体验为主,并辅之以康巴藏区特有的民俗、饮食服务,使游客在这里充分体验到康巴藏区特有的风情。从交通、商贸人口集散地的角度来看,格萨尔文化城建成使用后,其带动效应还将扩散并覆盖到整个北路各县,大量游客将从甘孜出发向甘孜周边县覆盖,因此格萨尔文化城的带动效应不仅仅局限在本县范围内。
记者:格萨尔文化城项目的谋划和实施除了以上的考虑,它的建成和投入使用还将起到那些积极作用?
雷建平:全域旅游要求全民参与,但目前农牧民群众市场经济的观念和意识还比较欠缺,不少干部和工作人员认为甘孜县缺乏天然自然旅游资源,等靠要的思想比较重。根据州委“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见效”大讨论活动要求,依托格萨尔文化城项目的建设,通过具体的工作,甘孜县的干部群众的上述思想观念和意识将转变到如何依靠一个大平台,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做好服务的观念上来。具体来说就是干部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创新工作方式,服务群众;群众如何积极主动,创新旅游发展的具体做法,积极参与到格萨尔文化城的平台上来,充分发展自身,在旅游市场中学习到新的生存技能,谋求长远发展。
记者:格萨尔文化城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是甘孜县县域如何创新发展的一次大胆探索,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结合甘孜县实际,是否更进一步提升了对州委“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见效”大讨论活动的认识?
雷建平:州委组织的大讨论活动,规模之大、规格之高,为建州以来首次。大讨论活动针对甘孜州加快发展、脱贫奔康的迫切形势,立意深远,非常及时。甘孜县在历届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下,已经打造成为康北中心。面对兄弟县竞相发展的态势,着眼2020同步全面小康,甘孜县的发展形势尤如逆水行舟,当前尤其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借势乘力,加快发展,担当作为,引领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