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架起联通外界的“希望桥”

甘孜日报    2017年09月21日

 图为得荣县徐龙乡莫丁村“溜索改桥”工程。

 

    ■本网记者 张嗥 /

    得荣县徐龙乡莫丁村村民泽仁罗布驾驶着他刚买的摩托车驰骋在通村公路上,初秋天气也难以掩盖他内心的激动。20多年来,泽仁罗布和当地村民一样,一直靠滑溜索出行。现在大家都能骑摩托车出行,这是村民们过去无法想象的事。

    2013年,我州46座“溜索改桥”工程启动,项目分布于稻城、得荣、九龙、理塘、雅江、康定、白玉、色达、道孚、甘孜、丹巴等11个县(市)。其中,得荣县境内共有12座“溜索改桥”工程。经过3年多的不懈努力,德荣县全面完成县内12座“溜索改桥”工程,为一个个贫困山村架起了联通外界的“希望桥”。

    辛酸记忆 金沙江成为“拦路虎”

    “岁数越大,胆子越小,体力也跟不上了,想回趟家真是有心无力。” 917,当记者来到莫丁村时,村民扎西洛布感慨地说。从小就生活在莫丁村的扎西洛布,过去过江出行一直是自己和其他村民的困难事,大家到达对岸全靠一条横跨在金沙江面的溜索。“有一年我去县城务工回家时,因为溜索滑轮卡在了江中间,我差点被风吹到江里 ;最后我凭借自身力气,手脚并用的爬回了对岸。”扎西洛布回忆着自己有惊无险的溜索经历。对于溜索的记忆,不仅是扎西洛布,多年靠溜索过江的莫丁村老百姓全都有着辛酸的回忆。徐龙乡党委书记洛绒彭措介绍说,20年里,因为滑轮卡住或者绳子断裂,老百姓直接掉到江里,或者摔到石头上,这类事情时常发生,严重危及村民们的生命安全。

    “我读小学时成绩非常好,因为年龄太小了,加之家里父母身体不好,他们不能送我过溜索到对岸学校读书,我只有选择放弃学业。”因为交通短板,不仅影响着村民们的正常生活,也让适龄儿童的读书梦变得异常艰难。因出行困难而辍学的泽仁邓珠向记者回忆道:“那时学校在河对岸,父母要送孩子上学,只有绑着孩子通过溜索,短短一百多米的溜索,竟成为很多孩子上学的‘拦路虎’。”

    因为出行难,很多村民有病也不能得到及时医治。“有一次,我连续几天发烧浑身没有力气,吃了很多药都没有效果;后来隔壁的洛绒得知我生病了,才带我滑溜索去看病,幸好医治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村民呷玛说。

    “从这里到对岸如果顺利也就1分钟,虽然时间短,但是每一次滑溜索都需要村民们鼓足勇气,用生命作为代价。”望着澎湃的金沙江水,洛绒彭措感慨地说。

     梦想成真 天堑变通途

    “等路修通了,桥修好了,我将去县城医院看看腿上的老毛病。”这是80岁老人泽仁拉措最大的愿望。上世纪50年代去过一次县城的她,因为交通不便,便再也没有离开过莫丁村半步。据该村村支书达瓦介绍,得荣县医院每年会定时到莫丁村开展义诊,由于交通制约,很多医疗设备无法运来,村民们看病也只能看表面,泽仁拉措的腿痛病也一直无法确诊。

    随着村民们期盼已久的莫丁桥正式投入使用,今年5月,莫丁村的通村公路也正式通车,村民们的生活便捷了。洛绒彭措告诉记者,现在村民的出行难问题得以解决,大家已开始发展种养殖业,寻找致富门路。

    在溜索旁边,村民昂翁登巴悉心的“照顾”着他种植的葡萄,两年前全县推广葡萄种植,他利用附近的河谷开辟了两亩葡萄地,葡萄地里的一根根的水泥桩都是昂翁靠着那根细细的溜索运过江的。“现在桥修通了,车子可直接开到葡萄园里,栽种销售也方便多了,我打算再多种些。”昂翁登巴笑着对记者说。

    据得荣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中央、省委和州委把“溜索改桥”作为一项惠及万千农牧民群众的民生大事,通盘考虑,精心谋划。如今,得荣县“溜索改桥”项目已经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直接受益群众达13000多人。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让当地的土特产品走出了大山,更让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有了新希望。

 

  • 上一篇:四川省乡村文化旅游节(秋季)将在我州乡城县举行
  • 下一篇:感动雪域高原 传承英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