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蓝图定了,机构调了,干部该咋干?

本站原创    2018年03月23日


[学习小组按]

十九大报告是大蓝图,管到“本世纪中叶”。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是小蓝图,主要管今年。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也公布了。

蓝图定了,机构调了,接下来就看干部。

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干部该咋干呢?

两篇“宣言”文章有答案:快干、实干、会干,艰苦奋斗再创业。

这对新时代干部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今天,推荐一篇长文,琢磨的就是干部素质问题。

此文梳理了十九大的最新要求,总书记的系列要求,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

值得一读。尤其值得干部一读。


QQ图片20180323180830.jpg

把高素质与专业化相统一的好干部科学培养选拔出来

  • 周新民

新时代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剩下就靠干部队伍大显身手。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5年后,十九大报告在阐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时,在“高素质”后面加了“专业化”三个字——“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紧接着,十九大闭幕后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又提出“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新要求。

高素质与专业化并重提出、宽肩膀与真本领统筹要求,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在认识上进入新层次,在规律把握上达到新高度,在实践上迈向新阶段。

如何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科学高效地把宽肩膀与真本领并重、高素质与专业化统一的干部队伍培养出来、选拔出来、使用起来,使其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重大命题,也是各级党组织和组织人事部门的神圣使命和崇高职责。


一、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思路的演进脉络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论述,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对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有独到的思考和把握;二是相关思路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不断深化、不断演进

以十九大为标志,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思路的创新性、科学性达到崭新境界,指明了新时代领导干部成长的奋斗方向。从发展轨迹看,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思路清晰呈现了从“标准化”到“时代化”再到“中国化”的演进脉络。


  • 首先,从标准化起步。针对干部队伍建设理念、思路、方法长期未能取得根本性突破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什么是新时代的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进行了系统谋划和整体布局,对“德才兼备”“又红又专”“选贤任能”等抽象概念和“德能勤绩廉”泛化标准赋予时代内涵,着力建立起新时代的好干部标准。

一是建立了好干部共性标准。以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为标志,首次响亮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五条标准”。好干部标准突出了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本质和目标导向,及时在全党上下树立起了干部队伍建设鲜明的“风向标”

二是建立了好干部细化标准。在好干部“五条”共性标准提出后,习近平总书记又从不同角度对好干部标准内涵进行深化,先后提出“四有”(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四人”(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 “四铁”(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等细化要求。这些要求与好干部“五条标准”形成了统分结合、相互支撑的好干部标准体系,有效增强了好干部标准的方向性、引领性、针对性

三是建立了好干部个性标准。针对我国干部队伍门类众多、领域宽广、职责各异的特点,在建立好干部标准化体系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立更加个性化、差异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标准体系,对不同领域的干部队伍分别提出具体要求。如对政法干部队伍提出了“五个过硬”(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四个忠于”(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要求,对党委办公厅(室)干部提出了“五个坚持”(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坚持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要求,对民族地区干部提出了“三个特别”(明辨大是大非的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的感情特别真诚)要求,对组工干部提出了“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要求,等等。这些个性化标准要求,使好干部标准体系更加丰富、更加立体、更加具象、更加贴切更具有科学性、实践性、操作性。


  • 其次,从时代化发展。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果滞后、延后、落后于时代节拍,不仅影响眼前的事业发展,而且影响未来的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以战略家的宽广视野、政治家的深谋远虑、思想家的深邃洞察,在提出好干部标准的同时,围绕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的时代化进程,不断发展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一是顺应变化要求。针对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透明化、变革深刻化,外部环境对国内影响加剧的时代特点;针对发展目标更加宏大、发展任务更加艰巨、发展环境更加复杂,国家发展面临挑战日益凸显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悉到新时代、新变化对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号召全党“尽快把我们各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领都提高起来,尽快把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的工作能力都提高起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能力建设和战略投入,加强对全球治理的理论研究,高度重视全球治理方面的人才培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又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避免少知而迷、无知而乱,努力成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这些系列要求,发出了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时代强音和强烈呼唤。

二是突出能力(本领)重心。能力处在关键性、根本性、决定性地位,能力强弱影响事业成败。习近平总书记顺应世界发展的大趋势、遵循事业发展的大规律、针对干部队伍“本领恐慌”的大隐患,旗帜鲜明地把能力(本领)在事业发展中的地位突出了出来。在中央党校2013年春季开学典礼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都要努力增强本领,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只有全党本领不断增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把能力(本领)的重心地位、支撑作用上升到“中国梦”实现的高度,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事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为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三是强化专业特质。专业化是好干部标准的题中之义,没有专业支撑的干部,充其量只能是“万金油”式的干部、有缺陷的干部,难以与党的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事实证明,随着各项事业发展的专业化、复杂化、精准化程度日益提高,对专业知识、专业素质、专业能力、专业水平、专业精神、专业底蕴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突出能力(本领)地位的同时,又把干部的专业素养、专业本领、专业特长突出强调了出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领导干部要结合工作需要来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提高专业化水平。这些思想为我党培养选拔新时代好干部提供了认识指南和实践遵循。


  • 再次,从中国化落地。纵观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思路的演进脉络,可以清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旨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干部队伍建设标准、路径、目标思想体系,进而体现中国品牌、中国优势、中国智慧。

一是光大传统优势。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与传统标准既有联系又有不同、既有坚守又有创新、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从而更好地光大了传统优势。坚持继承传承与创新革新相结合,科学汲取传统精华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有机统一。

二是紧扣执政使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肩负长期执政、永续执政的崇高使命,这就决定了干部队伍建设必须与中国的政治体制和中共的政治使命相一致,这是中国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在紧扣执政使命这个命题上,提出了一系列创造性思想,明确把理想信念、政治能力、党性修养、境界修为等具有鲜明中国烙印的要素融入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要求,使干部队伍建设更加体现出中共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

三是打造中国品牌。在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同时,树立中国特色的吏治自信,致力打造与中国传统相传承、与世界先进文化相融合、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中国品牌。突出特征是:把中国的哲学智慧、辩证法思想融入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体现传统文化与党的文化相融合、软性要求与硬性要求相融合、传统优势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

以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和十九大闭幕后及时提出“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为标志,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思路更加清晰、更加完善、更加明确、更加生动,开创了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新纪元。


二、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思路的理论考量

习近平总书记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思路的形成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联系、全面、发展的观点。这一思路,既具有与党的执政使命、执政理念、执政能力相适应、相匹配、相贯通的鲜明特征,又具有站位的历史高度、思想的宏大格局、逻辑的科学支撑、实践的深沉力量,从而在理论体系上与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思想实现了相互呼应、相互支撑

一是与执政使命相适应。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长期执政能力”的概念,标志着我们党带领人民执政的理想追求和使命担当达到了新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拓展、提升党的执政使命内涵。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这是中共崇高使命的内在要求。

使命提升一步,干部队伍建设标准必须跟进一步,否则就会出现干部队伍建设跟不上执政目标的危险。新时代伟大实践充分证明,实现长期执政的目标必须依赖于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有作为的真正马克思主义接班人接力奋斗,必须依赖于领导干部队伍这一执政主体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综合本领、综合水平。

换句话说,履行崇高使命,实现宏伟目标,不仅要政治过硬,还要能力高强,二者不可偏废,如果一手硬一手软,要么出现方向偏差,国家出现致命性问题,要么出现目标落空,国家发展陷入停滞、倒退甚至政息人亡的危险。把“高素质”与“专业化”相统一,科学地把干部队伍建设纳入了履行执政使命的同步轨道,为执政使命的高效履行和执政目标的不断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是与执政理念相匹配。执政理念是指导党的执政活动的根本原则,具有统领地位和作用。执政新理念的贯彻、执行、落实,最终必须体现在干部队伍的信仰、作为、担当、境界上,离开干部队伍谈执政理念落实,必然是一句空话。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发展,始终围绕执政理念落地而展开。

针对“立党为公”,大力强化了干部队伍建设的政治性,把政治标准、政治能力放在了首要位置;针对“执政为民”,大力强化了干部队伍建设的人民性,把为民服务作为好干部的重要标准。此外,十八大后,大力强化了干部队伍建设的开放性,把国际化视野更加凸显出来

三是与执政能力相贯通。党的执政能力、国家治理能力、执政骨干队伍整体能力是一个上下贯通、相互支撑、逻辑严密的执政能力体系

其中,党的执政能力处于统领地位,是核心和灵魂,假如党因执政能力缺失失去了执政地位,其他能力建设就无从谈起,国家治理体系也会被彻底颠覆;

国家治理能力处于主体地位,是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体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落地生根,必须通过国家治理能力这个现实载体加以实现;

执政骨干队伍整体能力处于基础地位,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进程中,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又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必须通过执政骨干队伍的整体能力发挥加以实现。

把“高素质”与“专业化”统一起来,不仅为 “既要政治过硬,又要能力高强”的执政能力建设目标落地明确了方向路径,而且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国家治理能力夯实了能力根基。


三、推动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科学发展

“高素质”与“专业化”并列提出并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宽肩膀”与“真本领”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方向更加明确、目标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明确,进入了具体践行、深化落实的新阶段。

如何把“高素质”“专业化”统一、“宽肩膀”“真本领”并重的本质内涵揭示出来,既直接关系到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思想武装的现实成效,又直接关系到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能否再上层次、再上水平、再上台阶。“高素质”“专业化”六个字是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高度凝练、高度概括、高度抽象,内涵博大精深;“宽肩膀”“真本领”是高素质专业化的简约表达、接地表达、形象表达,内涵丰富立体,二者高度统一。

这两种要求,虽然表达不同,但内涵相通,与“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五条标准”、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执政党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四大能力和“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八项执政本领高度关联,构成了以高素质专业化为核心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标准体系

因此,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不仅关系到干部队伍建设本身的层次水平,而且关系到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层次水平,尽快顺应新时代的伟大召唤,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方法、创新的举措,科学推动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向纵深发展,成为题中之义。

一要以理论创新为先导做实顶层设计。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是推进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实践创新的前提基础。干部队伍建设实践创新的政治性、政策性、导向性、敏感性都很强,这就要求做足顶层设计的功课,既需要位居顶层的人进行设计,又需要站在顶层高度进行设计;既需要运用全局整体系统的方法进行设计,又需要以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民族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设计。

同时,充分发挥理论创新成果的引领功能和先导作用,能推动顶层设计的科学化、时代化、实效化。领导者核心能力理论是当代领导科学创新的成果,经过十七年发展,逐步完善成熟,并经过了试点实践检验。在推动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实践发展的顶层设计中,或有理论参考价值。个人不揣浅陋,围绕高素质专业化要求,感觉以下六大系统模块或值得关注——

一是终极目标模块,即建立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实践特色鲜明的干部管理理论体系、体制机制、方法路径;

二是指导思想模块,即坚持“四个自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高素质专业化要求、好干部标准、德才兼备导向;

三是理念思路模块,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当下与未来相结合,坚持思辨方法,勇于变革突破;

四是方法路径模块,坚持由上到下、由点到面、由易到难、层层推进,坚持遵循干部工作规律,突出类别化、差异化,坚持解决表象问题与深层问题结合;

五是突破重点模块,建立形象具体的高素质专业化标准,建立考评、使用、塑造有机衔接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差异化的定性定量考评标准和客观、公正、透明、可信的考评程序,建立便捷、高效、可行、现代的考评方法,建立民众广泛参与和监督的民主机制,建立“能上能下”的退出和淘汰机制,建立以能力与业绩为导向的奖惩机制,建立刚性的选拔任用责任追究机制等;

六是评估标准模块,以党满意、干部满意、人民群众满意“三满意”为标准,以高素质专业化干部层出不穷为实践导向,以推进党和国家伟大建设事业发展为根本归宿。

二要以实现科学考评为中枢创新体制机制。“高素质”“专业化”、“宽肩膀”“真本领”作为一种高度概括、高度凝练、高度抽象的要求、理念、表达,只有与考评捆在一起,做到要求什么、导向什么就考评什么,才能确保要求和理念落地。

因此,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需要瞄准考评这个“中枢”,聚焦发力,以科学考评为目标,构建起针对高素质专业化要求,集考评标准、考评程序、考评方法、考评结果运用于一身的机制,通过机制的创新带动管理体制的优化提升

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必须按照十九大“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精神,围绕考评思路具有明确的方向性、考评标准具有可比的差异性、考评方法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考评手段具有高效的便捷性、考评结果具有客观的可信性积极探索创新。结合新时代特点,四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针对性的考评标准体系。结合我国领导干部队伍庞大、门类众多、专业复杂、职能各异的特点,建立分门别类,体现不同层级和不同岗位职责要求的考评标准,重点建立党政干部考评标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考评标准两大体系。

二是综合性的考评方法体系。把定量考评与定性考评结合起来、考评方法与考评手段结合起来、不同考评方法优化组合起来,建立起以定量考评为基础,以定向考评、现场考评和定性考评为互补的完整方法体系。

三是智能性的结果分析体系。运用大数据、网络化等现代信息技术,对考评数据进行专业化统计、自动化排序、系统性分析。

四是机制性的结果运用体系。区分考评分类等级,建立可兑现的考评结果基本运用标度、单项结果运用标度和特殊运用标度。通过考评机制创新,带动实现干部管理模式的类别化、差异化、中国化。

三以构建系统体系为目标整体推动实践。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好干部标准、好干部选拔、好干部考评、好干部塑造等诸多环节,这些环节是一个前后贯通、相互影响、有机融合的严密整体。

这就要求推动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创新实践,建立系统思维、形成系统思路、实施系统方案,否则好干部就难以脱颖而出,好干部就难以成批涌现。因此,在进行整体顶层设计、创新考评机制的同时,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新路径同步推动新时代好干部的培养塑造,形成标准、考评和塑造三位一体、相互支撑的系统管理体系

根据能力生成特点和提升规律,围绕“源发提升、强制提升、引领提升”三条科学途径培养塑造新时代的好干部,重点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辨别力、工作推动力、持续创新力、自我提升力。

一要遵循生成规律源发提升。领导者个体既要坚持开发升华悟性,又要持续培养联想能力,还要坚持持续递进,在螺旋式上升中实现核心能力渐进性、动态式发展。

二要根据考评结果强制提升。根据综合考评结果,组织人事部门针对弱项能力进行强制培养塑造。政治辨别力弱,强制理论武装;工作推动力弱,强制实践锻炼;持续创新力弱,强制视野开拓;自我提升力弱,强制警示教育。

三要按照理想标准引领提升。切实把自我塑造和组织培养结合起来,形成能力提升合力。要突出政治标准,培养领导干部忠诚品质、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自律,持续增强政治辨别力;要突出提高推动发展能力、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持续增强工作推动力;要突出提高创造能力、应变能力、学习能力,持续增强持续创新力;要突出增强自我认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纠正能力,持续增强自我提升力。

相信,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一定会层出不穷,不断涌现。

(作者为领导者核心能力理论创立者,现供职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 上一篇:人民日报评论部:让“群众满意”,还是让“领导注意”
  • 下一篇:我州5名老干部 获“全省优秀老干部志愿服务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