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春风化雨润心田

甘孜日报    2018年03月28日

——我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述

图为泸定县成武小学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泸定县委宣传部 供图

       大渡河畔,江水滔滔。319日,泸定县成武小学举行升旗仪式,题为《传红色文化、做红色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旗下的讲话”又一次点燃莘莘学子满腔激情。

     “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红色名城英雄泸定以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成为时代传奇;一座名校传承革命精神,成武小学以杨成武将军名字命名承袭红色基因闻名全国。

       红色的土地润育着红色文化,红色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激励着藏区青少年茁壮成长。成武小学正是我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缩影。

      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

      迈进新时代,逐梦新征程。进一步深化“感党恩、爱祖国、守法制、奔小康”和“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注入了强劲的精神动力、提供了有力的道德支撑。

      ■谢臣仁

     “接地式”宣教

     “思政”工作创新越来越“可心”

      思想是先导,价值是标准。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春风化雨才能润物无声。

     如何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教是“大学问”。讲好了,自然深入人心;讲不好,势必味同嚼蜡,如隔靴搔痒。我州注重宣传教育,在增强认知认同上下功夫,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化”,探寻出了“甘孜特色”,融入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切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农牧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石渠县“马背宣讲团”远近闻名,他们在虫草采挖、松茸采摘和春耕秋收农忙季节,都会奔驰在雪域高原,一场场生动的宣讲为农牧民奉上精神食粮,消除劳作后的疲惫。

     这样的生动场景在我州比比皆是。320日,正是春耕农忙时节,甘孜县斯俄乡三村的田野,该县群众宣讲团成员阿曲正在为该村村民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农户家中、田间地头、牧区草场,把宣讲送到生产一线、把宣讲时间放在群众的茶余饭后,主动为群众答疑解惑、真正贴心为群众服务,已经成为“习惯动作”。

     创新形式,力争宣讲让人民群众真心喜爱、永远难忘。我州宣讲人员进帐篷、走村落,讲脱口秀、说乡土话,开展多语种、多层级、多渠道宣讲,依托农牧民夜校、结对认亲、群众大会,由“灌输式”向“互动式”转变,采取“定点+流动”相结合,开展案例剖析、丰富教育内容,讲解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群众坐得住、感兴趣、能认知、有收获。

    “土话”宣讲拉近群众心,“坝坝会”提高群众参与度。“今天的宣讲是我听得懂的土话,好多以前没有听明白的道理,现在都明白了。” 日前,听了宣讲的新龙县大盖镇汤科村村民四龙翁姆点头称赞。

     接地气、冒热气、有人气的宣讲切实解决了群众听得懂、易接受、上心头的问题,让宣讲大受欢迎、深入人心。近3年来,这样的“接地式”宣讲在我州已举行超过1万场次。

     说透心里话,讲明大道理。白玉县嘎拖寺僧人泽称绒布在听完宣讲后表示:“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我们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僧人,我会做到潜心修行、持戒守法、爱国爱教,真正为信教群众谋福利。”

     不仅有“无声”的宣传挂历可看可读,还有有声的藏语语音手机报可听可问。巴塘县亚日贡乡红日贡村村民雍西拿着手机高兴地说:“没能去现场听宣讲,也可以从手机上听到。用村子的土话说道理,我们老头儿都能听懂。”整合新媒体平台,甘孜藏语语音手机报、党政参考手机报通过发送概要式信息,已覆盖手机用户5.3万余人次、消息阅读量达到300万次。

     少年强,则国强。学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主阵地”“大课堂”,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精心组织的课堂教学、多方参与的社会联动,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被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州中小学生成长路上的思想明灯,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同样的课堂不仅在学校,也在社会。听道德故事、沐浴道德洗礼、品悟道德力量,“甘孜讲坛”“康定大讲堂” “圣洁甘孜·道德讲堂” “高城大讲堂”……琳琅满目,扣人心弦。

宣讲进机关、进乡村、进牧区、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寺庙、进军营,全覆盖、有纵深、有细节、接地气,让大家看得见、听得着,随时随地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浸润,真正做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融入式”培育

     核心价值观越来越“入心”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修德,既立意高远,又立足平实,更融入于日常。

     在城市,偏街小巷往往是“面目不整”的代名词。康定市文成路是一条“偏街”,但却清洁有序。市民多吉告诉笔者:“有时想随手丢一下垃圾,墙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牌就像提示牌,提醒你要做一个文明人,立刻消除了不文明念头。”这个以文成公主命名的街名有了新解——“文明成就之路”。在我州,有着更多的“文成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牌成为城市“风景线”,也成为市民的“指路牌”。

     优美环境带来无声滋养。在我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植”在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之中,让“景”与“魂”有机统一。一幅幅设计精美的公益广告、一面面色彩斑斓的文化墙、一张张吸人眼球的液晶屏多角度呈现,24字核心价值观天天能见、抬头就见,脉脉传递正能量。

     把握主动权,凝聚向心力。旗帜鲜明地树立阵地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地建设、管理和使用宣传思想阵地,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近三年来,《甘孜日报》用重要版面推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专题,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访谈节目、专题节目等多种形式刊载稿件600余条;甘孜电视台和各县市电视台用重要时段、固定栏目播报稿件上千条;各级网站刊发相关报道数千条,深入持久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诸多力量同频共振,讴歌新时代、展现新风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文艺发展计划“新人新作”专场演出现代与传统交织,主流与多样齐飞,活力四射、精彩纷呈;歌曲《我的家》入选省委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曲评选优秀作品,15首优秀原创歌曲首次通过“康巴传媒”微信公众号集中面世,委婉连绵、扣人心弦;“康巴作家群”已出版432本,传统文化孕育大众心灵,字字珠玑、直抵心窝;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演讲比赛,激情飞扬、士气高昂……文化的魅力是多彩的、传统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人们的精神追求。

     心树旗帜潮头立,青春绚丽别样红。州团委以“我型我秀——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为主题,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向好向上好青年”主题团日活动和“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四川民族学院团委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做优秀青年大学生”活动,凝聚更多的青春正能量,夯实青年灵魂的基石,用信仰之光照亮青春路。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我州开展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绝不蜻蜓点水,更不走马观花。州教育局编写“感恩、爱国、守法”读本3本,发放30万册,覆盖广泛、深入根基;雅江呷拉小学的模拟“道德审判法庭”生动直观、回味悠长;州职业技术学校3000名学生签订公约,强化约束、完善发展;康定中学《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川藏区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指导实际、活化教育……打造“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立体教育网络,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打造“一校一品”、营造浓烈氛围,将核心价值观寓教于乐、融教于趣、化教于心,一系列“组合拳”,在“贯穿、结合、融入”和“宣传、教育、引导”上下功夫,把州委教育工委、教育局制定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实施方案》落细落小落实,引导学生学得懂、记得住、悟得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血液”、“根深叶茂”。

      多形式、多渠道、多功能,潜移默化引导、不知不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脑入心。

     “示范式”引领

      学榜样见行动越来越“走心”

      一个榜样,一面旗帜。

       在一条全程往返1208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上,一个人29年来坚持每月不少于20次往返,行驶总里程相当于绕赤道35圈,驾驶的邮车从未发生一次责任事故,圆满完成了每一次邮运任务。他,就是甘孜县邮政分公司长途邮运驾驶员其美多吉。

     32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在京出席其美多吉先进事迹报告会,并为“其美多吉雪线邮路”授牌。一条邮路展现出一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之路。

一群好人,满城春风。

      树立道德标杆,评选甘孜好人。由州委宣传部、州文明办举办了的“十大感动甘孜最美好人”评选活动,树推一批新时代道德榜样,树牢“做好人,做好事,好人有好报”价值取向,弘扬社会正能量。

“看到这些身边的榜样,他们也是普通百姓,却做了这么多好事,我也要发挥余热,像他们一样去帮助别人。”63岁的拉姆阿婆颇为感慨。

    “民星”来自基层,激发万众共鸣。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身边典型成为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学得来”的“贴身榜样”,传递着向上向善的力量,引领善行如潮。

好家风是“传家宝”。14年前,我州藏族作家意西泽仁的女儿意娜独自去往北京开始大学生活。意西泽仁与女儿通信百余封,“父女家书”是亲情联系的纽带,更是家风传承的载体,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

    好民风是“聚宝盆”。雅江县八角楼乡王呷一村以往是出了名的后进村。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该村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扶贫先扶志,改变陋习、重树新风、发展经济,成为了致富奔康的先进典型。

     乡风好,民风淳。遵守法律法规、遵循乡规民约、争做先进典型,凡人善举层出不穷,和睦家庭蔚然成风,文明单位文明村镇不断涌现,和谐之风在甘孜大地强劲吹拂。

     信之深,行之笃。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在推进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活动中,我州于实处用力,从知行下力,核心价值观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1987年支边来到康定中学任教的程远友,30年来站三尺讲台、做燃烧红烛,培育学子上千,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四川省最美中学教师”称号、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成为我州教师学习楷模,带动一大批教师齐心向上、永争一流。

      小小少年,美德馨香。在四川省委宣传部、省人社厅、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等联合举行的“美德少年”评选中,州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扎西曲批、色达县城小学学生泽呷和色达县城中学学生泽仁尼玛等被评为“美德少年”,掀起全州学生学习热潮,点燃了青少年对真善美的向往,对塑造美好心灵提升道德素养的渴望,让中华美德在孩子们身上延展传承发扬光大。

      亲其行,信其道。一位位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一项项道德实践活动,让人感动、影响、改变、实践,让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引导人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让空巢老人身边有儿女般的关怀,让农民工身边有朋友般的关照,让留守儿童身边有父母般的关心,让残疾人身边有亲人般的关爱,让每一个遇到困难的人都能得到及时的帮助……越来越多的人在奉献中感受到快乐,也从中塑造了新的自我。

     同心掬得满庭芳,文明花开满园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人人参与、人人培育;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知行合一、知行相长。如今的甘孜,公民素质明显提升,社风民风显著好转,人民群众拍手称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正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进发,“盆景”变“风景”,硕果累累,芬芳四溢。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阔步行走在全面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的幸福征程上,欣喜感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康巴热土日渐深刻的文明气质,蓬勃向上、清风净流的美好生活迎面而来。

  • 上一篇:四川省年内全面推行可跨城、跨省刷卡公交“一卡通”
  • 下一篇:全州政法工作会议在康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