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9年01月03日
今日色达县城。
色达旧貌。
诺纳贸易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制作牦牛绒制品。
甲学乡花卉种植基地。
◎县委中心报道组 本网记者 马建华 游飞 文/图
前言
色达被誉为格萨尔文化艺术之乡、放归心灵的金色牧场、灵魂苏醒之地,拥有色达藏戏、格萨尔彩绘石刻、藏族牛羊毛编制技艺、川西藏族山歌共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文资源厚重;色达之美,美在自然,美在人文,圣洁的雪山,广袤的草原,蜿蜒的河流,醉了天下人。登高望远,脱贫奔康将谱写色达更加辉煌的民生诗章。展望明天,色达跨越发展之舟风帆正举。拥抱未来,色达全面小康蓝图锦绣万千。
一座城
今日色达尽朝晖
一场瑞雪,色达金马草原分外妖娆,色达美出了新高度,刚种下的川西云杉像海洋一样,连成一片,郁郁葱葱。县环林局副局长夏曦说,果根塘湿地公园总投资7753.5万元,新建人工湖泊157.5亩、人工湿地7345亩,总面积达到2.9万亩。一到夏天,湖水清澈,鸟儿在湖面嬉戏,苍翠的青山倒映在湖面,形成水天一色,湿地、公园共存的景观带。
投资7000余万元、总建筑面积超过1.7万平米的格萨尔文化艺术中心,由文化馆、图书馆、非遗馆、格萨尔博物馆、演艺中心、全民健身广场项目等合建而成,非遗厅里展示的格萨尔彩绘石刻、牛毛绒编织技艺、色达格萨尔藏戏、川西藏族山歌、各类珍藏版格萨尔唐卡等视频实物资料,造就了色达这一格萨尔文化圣地的特殊魅力和文化张力。
正在建设的格萨尔英雄城商贸综合体项目总投资1.8亿元,是色达县委、县政府采取“飞地扶贫”“抱团发展”新模式,启动建设的商贸园区综合体,建成后将助推“扶贫+文化+旅游+商贸”发挥叠加效应,持续为8个乡镇69个村(含43个贫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720户10456人提供增收,成为色达又一标志性建筑。2017年以来,色达县城市建设领域累计完成招商引资7.9亿元,招商引资项目建筑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实现了“财政增收、企业发展、县城提升”的多赢目标。
色柯镇安康社区是色达县委、县政府充分运用土地整治成果,是全州易地扶贫搬迁和藏区新居建设中规模最大的集中安置点,占地面积达720亩,计划安置来自全县16个乡镇的4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已入住107户346人。正在规划建设生态广场1个,规范治理河流1条,并依托社区类道路设施建设完善公共绿地建设;将县城两个洗车场每年24万的租赁费、三家商混每年150万的经营权出让费、罗布林卡餐饮每年2万的经营规费和牲畜屠宰场每年50万的经营权出让费等作为社区的集体经济收入,将实现户均增收1万元左右,人均增收2600元。
翁达镇尼崩达雅将军府酒店总投资为500万余元,该酒店以为期15年,每年21万元的承包费用与318自驾游营地公司签订承包合同,运营以来,该酒店每年为全村66户增收3181元,提供每月2000—2500元的就业岗位12个,吸收党员就业5人次,精准扶贫户就业10人次。
脱贫奔康,民生优先,成果共享。2017年,色达县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719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35567元、10641元,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65.9%。交通建设领域投资突破20亿元,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293.8公里,农村公路通乡率、通村率、管养率实现“三个100%”;投资8036.6万元,推进43个贫困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建设,2872户1.29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投资9765万元,宽带网络覆盖103个行政村,新建通信基站29座,乡镇宽带覆盖率达100%,行政村宽带覆盖率达77%,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空前改善。注入产业扶持基金4527万元,实施45个产业扶贫项目,培育28个集体经济组织;投资2.6亿元,统筹易地扶贫搬迁、藏区新居、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等项目,新建和改造住房1593户,并配套产业发展、就业增收、公共服务等富民惠民举措;2018年,实现28个贫困村退出、979户4262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7%。解决寄宿制学生生活、取暖、营养改善等补助资金1348.2万元,免除学生学杂费、幼儿保教费315.53万元,资助3004名贫困学生234.52万元,提供91名贫困学生助学贷款73.8万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2.3%、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97.3%、孕产妇保健管理率达到86.7%、0—3岁儿童保健管理率达到87%,建档立卡贫困户体检率、签约服务率达到52.6%,累计减免药费419.6万元,包虫病患者免费药物治疗实现全覆盖,发放2003名贫困患者医疗救助金466.9万元;城乡养老、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85.4%、99.7%,兑现4720人养老金370.15万元,报销4454名患者医药费2402.1万元。城乡低保分别覆盖265人、13952人,累计兑现城乡低保金2749.25万元。发放1007名城乡特困人员供养金573.06万元、84名孤儿养育金94.48万元、970名贫困家庭临时救助金48.8万元,兑现416名80岁以上老人老年优待金24.02万元。
40年沧桑巨变,40年砥砺奋进,住进新居的色达牧民细数着党的好政策给他们带来的欣喜变化,美丽新村成为草原上一幅靓丽的图景,牧民们一扫贫穷落后的阴霾,喜气洋洋地走在脱贫奔康的大道上。
一个人
创业致富众乡亲
改革开放40年,伟大成就的表现之一,就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通过走南闯北,甘孜藏区更多人有了接触外界和世界的机会,也吸收着更多新鲜的事物。创造、改变——梦想的种子在他们心中萌芽,行动、突破——他们在甘孜高原上,书写下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色达县色柯镇的班久,就是他们中的年轻代表。
班久家世代放牧,父辈以上从没有离开过大草原。在六个兄弟姐妹中,班久排行老五。“前面的哥哥姐姐都没有读过书。上世纪90年代末我出生后,家乡兴起了读书热,我父母也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开始把我送到学校。”12月8日,23岁的班久正忙着准备去北京参加一场展销会,聊起自己的经历,感叹“我是幸运的。”
从小班久就很刻苦,知道读书不易,很珍惜这难得的机会,终于成了家里第一个大学生。在西南民族大学藏语系读书期间,班久就萌发了创业的念头,于是找别人借来起步资金,在成都租了一间小教室,以月租2000元的成本创办了一所藏语培训学校。从一间教室到整栋小楼,藏语培训学校迅速发展起来,尚未毕业他已年入10万元。
大学毕业后,班久想到更远的地方闯一闯,来到上海,找到一份藏语翻译的工作。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重新回到四川。
“在上海工作时参观了一家生产牦牛绒产品的工厂,产品卖到了世界各地。”从一个澳大利亚朋友口中,班久也听说牦牛绒产品在国外很畅销,随便一件产品都要卖几千甚至上万元人民币。而自己家乡色达有很多牦牛绒原材料,祖祖辈辈生活在高原放牧的乡亲们不懂市场和价格,产的牦牛绒只能卖给外地商贩,收购价极低。
“能否直接在家乡生产牦牛绒制品呢?带动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创业的梦想,再次在班久心中点燃。
2016年,班久毅然回到家乡。从搭建一间简陋的厂房开始,然后请工人,收牦牛绒,培训工人,设计颇具藏族风情的图案,将牦牛绒加工成门帘、布料、坐垫、手包等产品。虽然辛苦,但很快,加工厂就开办起来。
创业的道路上,从来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从销售渠道狭窄到款式设计落后,从人员配置不齐到资金周转不利,创业中班久遇到不少困难,但他觉得遇到的最大障碍,是家人的不理解。
要放弃祖祖辈辈依靠放牧为生的生活习惯,班久的创业并不被父辈看好,父辈认为做生意风险太大,担心亏本,劝他赶紧放弃。为了证明自己,尽快将加工厂拉上正轨,班久到杭州等沿海各地去学习考察,参加各种创业比赛和展销会,积累经验并开拓市场。经营中有了收入,班久就再投入添置新设备,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开网店,成立贸易有限公司,注册“诺纳”商标,经过两年多的苦心经营,色达诺纳牦牛绒制品,逐渐在成都和云南香格里拉等地有了一定知名度。在第五届“创青春”四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诺纳贸易与牦牛绒编织产业项目获得铜奖。在甘孜州第二届“创响甘孜”创业大赛中,色达诺纳牦牛绒制品又获得网络人气奖。
如今,通过开办加工厂,短短两年时间,班久已经将色达家乡的牦牛绒原料收购价,从每公斤40元提高到72元。为了帮助更多乡亲们,色达县妇联将诺纳贸易有限公司作为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培训基地,带动越来越多的乡亲们一起勤劳致富。
把创业新思路带上大草原的班久,梦想正在一点点实现,他的创业,也取得了父辈的逐渐理解。
尽管前路还很长,也很辛苦,但为了梦想,为了乡亲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班久坚定地表示,“我一定会继续努力。”
一段记忆
游客开心游色达
闲来看看电视,如此平常的事,在40年前,对所有色达人来说,却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世纪80年代,色达因为偏远落后,全县只有县城不到100户居民靠柴油机发电,用上了电灯,其余无论县城还是乡村的居民,照明只能用酥油灯。”12月7日,国网色达供电分公司总经理洛松甲措的办公室,几盏明亮的白织灯将屋里照得亮堂堂的,热力十足的电烤炉将整个办公室也烘得暖洋洋的。回忆起色达电力的发展,他很是感慨,“那时电都用不上,很多人连电视都没听说,更别提看电视了。”
同一时间,在色柯镇约若村定居点,村民扎巴的妻儿跟着自家电视机里的舞蹈,欢快地学跳起来。“逢年过节,我们都会组织些文艺节目,现在有电视方便多了,可以跟着电视里的舞蹈老师一起学习排练。”在扎巴家,学舞蹈看电视、煮饭用电饭煲、睡觉开电热毯、烤火用电烤炉、照明用电灯、食物保鲜用电冰箱,可以说家里无处不在的电器,不仅为扎巴一家驱走了冬日的黑暗和严寒,还给他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
色达电力的逐渐普及,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1989年,霍西水电站的建成,让色达县城和附近几个乡镇驻地三百户左右的居民,首先告别酥油灯照明,用上了清洁的电灯。“但那时总装机容量只有2000千瓦,电力极不稳定。”洛松甲措介绍说,夏天基本能满足这三百户的用电需求,但一到冬天,就必须限电,实行分片区三天一轮轮流供电,停电就像家常便饭,“大停三六九,小停天天有”。
“遇到线路出问题,我们的电力员工去抢修。来电那一刻,整个村都在欢呼。”在电力资源匮乏的年代,老百姓对电力极度渴求的场景,洛松甲措仍历历在目。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百姓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也更加强烈。通过努力,2002年至2011年,色达县先后建成曾达电站、日格电站及洛若变电站、杨各变电站等五座变电站。与此同时,电网建设也突飞猛进,电杆由自制的木制杆发展为普遍的10米混凝土电杆,输电线路改造升级,进户线由细黑线到多规格电缆,变压器、计量等电力设备也几度更新,配网结构日渐科学,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率不断增强。
2013年开始,国家投资6亿多元,在色达陆续开始实施“电力天路”、“无电地区”电力工程建设,新建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输电线路160千米。2014年12月18日,是色达人民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全县第一座11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这标志着色达用电线路告别多年的孤网运行,正式接入稳定的国家电网。
有了稳定的供电来源,色达终于告别了缺电限电的日子,如今,全县17个乡镇134个行政村全部通电。
有了电,电视、地暖、空调等家用电器设备也逐渐普及,老百姓生活实现了飞跃式提升。
有了电,以前连色达本地人都不愿面对的冬天,也迎来了外地游客。12月7日,一辆旅游大巴,承载着36名来自成都的游客,入住色达县城的酒店。“现在色达酒店都有地暖或空调,冬天住着也不会冷。有的游客还专门挑到冬天来旅游,欣赏色达别样的雪景。”导游王梓最近一个月,已经带了六个团到色达旅游,对于现在旅游环境的改善,竖起大拇指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