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步履铿锵奔小康——九龙县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甘孜日报    2019年01月03日

九龙县委书记赵景强看望贫困群众。

村民们喜获丰收。

老百姓的劳动场景。

九龙县委副书记、县长宋晓军检查脱贫攻坚。

农民夜校里的廉政党课。

   隆冬时节,漫步在九龙的田间乡野,在灿烂阳光的映衬下,一条条水泥路直通庭院,改善了昔日的交通环境;一座座高标准新房拔地而起,圆了贫困户的“安居梦”;一个个特色产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贫困群众喜获分红……

     “真扶贫”“扶真贫”的行动落实在九龙大地的贫困乡村,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有了摆脱贫困的稳固渠道和增收致富的信心,贫困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

      2018年底全面完成脱贫摘帽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怎样让脱贫工作取得实效、让贫困群众真正从中受益、杜绝“数字脱贫”,九龙县以“扶对人”、“脱得真”为指导思想,在具体工作中不拘一格,频频亮剑,趟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扶贫脱贫之路。

      2014年以来,九龙县坚持以脱贫奔康统揽全县工作,紧紧围绕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村“一低五有”、贫困县“一低三有”目标,狠抓“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五个一帮扶”和21个专项扶贫的落地落实,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就,实现了从单线扶贫向整体推进、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救济式扶贫向产业化扶贫、输血式脱贫向造血式脱贫的历史性转变;截止2018年11月底,减贫1890户6985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实现19个贫困村退出,绝对贫困即将成为藏彝走廊秘境九龙的永久历史。

      数字明确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坚持党建引领、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摆在突出位置,聚力推进产业扶贫攻坚、住房安全攻坚,用项目促发展,让城乡大变样、群众露笑颜。”九龙县委书记赵景强表示,精准扶贫开展以来,在中央、省委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九龙县坚持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按照“重点帮扶与保持农牧民持续增收相结合、精准扶贫与产业扶贫相结合、精准到户与精准到群体相结合”三结合及“总体谋划、超前实施、补齐短板、聚焦增收”的16字总思路,迅速绘制了脱贫攻坚时间表、路线图,打响了“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发令枪”,举全县之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脱贫攻坚不仅带动了产业发展,而且还使水电路、村组活动场所、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脱贫攻坚让群众得实惠,干部作风得转变,九龙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九龙县委副书记、县长宋晓军表示,今后,九龙县将进一步聚焦目标、理清思路,强化职能、攻克重点,举全县之力,举全县之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建引领促脱贫

     “要因地制宜考虑,宜耕则耕、宜种则种、宜养殖就搞养殖……”课堂上,“农民夜校”老师正在为学员们系统地讲解着关于种养殖的新思路、新技术。老师讲得通俗易懂,学员们学得聚精会神。

       今年3月22日,九龙县斜卡乡洛让村农民夜校里,前来听课的村民把教室围了个水泄不通,不少村民拿出笔记本认真地记录老师的讲课内容,有的则拿出手机把投影的幻灯片内容一一拍下来,准备回去慢慢“消化”。

     “我们党的政策越来越好,尤其是办这个夜校,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现在有啥政策不懂的,种养技术不明白的,都能在‘农民夜校’找到解答,非常实用。”洛让村村民马万秀兴奋地竖起了大拇指,为农民夜校点赞。

      “以前,老百姓请都请不来,但是农民夜校开办以来,我们充分征求老百姓的意见,他们愿意学什么我们就给他们提供什么教学,现在每堂课都是爆满,深受村民喜爱。” 该村村支部书记王洛布扎西介绍,洛让村自  农民夜校开办以来,坚持供需结合原则,特别是按照县、乡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村支两委通过前期对贫困户走访慰问中发现,该村群众对政策法规、种养技术等缺乏了解,我们立即调整了农家夜校课程,邀请县乡领导、农业专家、致富能手入驻农家夜校,组织党员群众学习法律法规和种养技术。此外,我们还在农民夜校给村民讲解脱贫先立志的故事,并为每位贫困户制定了帮扶措施。

      “在以往的乡村培训中,内容多是医疗、教育、法律常识以及农业技术方面。农民夜校开展以来,我们尝试‘菜单式’教学,让村民‘点菜’、专家‘下厨’,村民缺什么就补什么、不懂什么就教什么,像职业技能、智能手机操作这类深受群众欢迎的教学都被搬上了农民夜校课堂。”斜卡乡党委书记张健告诉记者。

      “自己也是穷了大半辈子的人了,以前全靠政府救济。自从在夜校听了课后,再加上干部面对面讲解,自己也想通了,脱贫还得自己加油干。”马万秀说,今年,有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她家从事藏香猪养殖,但是缺乏养殖技术,刚好借这个机会进行学习。

       洛让村的农民夜校只是九龙县以党建引领促脱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九龙县聚焦脱贫目标,注重发挥党组织凝聚力、影响力、战斗力,突出“党办夜校”“夜校姓党”的政治引领作用,坚持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坚持将脱贫攻坚与党建工作相结合,着力提升党建服务脱贫攻坚水平,全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我们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九龙县委副书记刘志辉介绍,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九龙县始终确保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把组织资源、干部资源、人才资源、发展资源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全面推行“支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切实将党的组织嵌入到产业扶贫之中,引导村党组织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组建产业党支部,扶持建立产业基地,实现了“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

      近几年,九龙县配齐配强脱贫攻坚力量,建立脱贫攻坚一线干部使用台账,对成绩突出、群众公认、作风过硬的脱贫攻坚一线干部予以提拔重用,已提拔使用一线干部92名;还创新制定了《九龙县“五个一”联席会议制度》等配套文件,明确“五个一”帮扶任务和工作职责,足额兑现工作经费和补贴,严肃了帮扶工作纪律,强化了帮扶力量管理;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农牧民夜校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县63个行政村全覆盖建立了63所“农牧民夜校”,集中教学19万余人次,分片分组教学4.9万余人次,参学率达78.3%。

       九龙县的党建引领,是自上而下扛责任、自下而上增动力、干群一心抓落实的结果。县委书记带头落实抓党建促脱贫责任制,直接包抓重点村、难点村,和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签订了三级书记抓脱贫的责任状。九龙县注重贫困村支部建设,优化班子结构,切实增强村级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整合各方力量,优化帮扶结构,建立健全第一书记“累计积分制评价、攻坚绩效评价、群众满意度评价”三评价、“年度考核、任期满考核”两考核和“双述双评”两评议的第一书记立体管理体系;健全帮扶主体问题点球机制和工作提醒机制,建立县级帮扶领导应急直通机制,对县级包村领导和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的帮扶责任落实情况发点球、针对攻坚突出问题发点球、结合督导督查整改意见发点球,限时整改到位。

     “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依托基层党组织力量,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刘志辉介绍说,九龙县坚持支部领航、党员领先、干部领跑,工作开展到哪里,党组织、党员和干部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以产业链条的延伸,帮助更多贫困农牧民走上增收脱贫的道路。

      产业扶贫拓富路

      12月12日,记者在九龙县乃渠乡看到,这里的花椒树成群结队、此起彼伏地延伸在天地间。虽不是花椒采摘季节,到处依然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

      在该乡七日村,村民蒋敏慧正在给花椒树培土施肥。“以前,村里缺产业项目、资金和技术,我家守着几亩薄地靠种植玉米、洋芋等粮食作物维持温饱;现在,村里调整产业结构,村民们种植花椒,依靠花椒收入,大家的生活大变样” 蒋敏慧说,“现在党和国家政策好,政府还帮我建了2亩椒园,技术人员免费上门指导管理、传授技术。”

      蒋敏慧向记者介绍说,去年她家花椒收入近2万元,她还不算种植大户,她家的花椒种植面积在村里只占个中等规模。这几年,因为花椒价格好,又有了栽培技术,村民们的收入会越来越高,脱贫致富也不成问题。不仅如此,乡上还为我们建了专业合作社,村民忙时在家务农,闲时去合作社务工,既照顾了家中又赚得了工资,日子越过越舒坦。

       蒋敏慧所说的专业合作社,就是九龙县乃渠乡双富花椒油加工专业合作社。近几年,乃渠乡根据当地光照条件和气候,大力发展花椒产业,依托本地龙头种植企业,推行“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合作方式,不断壮大种植规模,以此让贫困户在产业链条上持续稳定增收。

     “我们本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全面发展”的原则,采取“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收购”的措施,与‘椒农’建立最直接、最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双富花椒油加工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永华介绍说,他们采取“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免费向农户提供种苗、技术,以保底价进行收购,既规避了风险,又促进了农民增收。

      发展山区经济,潜力在山、希望在林。依托专业合作社,九龙县三岩龙乡也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营方式,实行种养结合,带领农牧民群众抱团发展、共同致富。

      三岩龙乡白杨坪村村支部副书记汪杰告诉记者,该村三垭公组经济发展非常落后,交通不便,两个生产队,100多户,400多人。以前土地都浪费了,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扶持下,两个生产队共同协商,申请成立了猛董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主要发展牦牛、黄牛、毛驴、山羊养殖,及核桃、中药材、林木育苗的种植、收购、加工及销售。

      “我们种植冬季储存草料,以保证牲畜在冬季正常生长;牲畜产生的粪便,又可以用作种草料、核桃和果桑的底肥。”汪杰说,“通过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直接良性循环,既实现了农业规模化生产和粪尿资源化利用,改善了农牧业生产环境,提高了牲畜成活率和养殖水平,又降低了土地化肥使用量和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牧产品产量和质量,确保农牧民收入稳定增加。

       土地入市获租金、就业入企获薪金、资金入股分红金。九龙县通过“公司+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公司+贫困户+基地”、订单帮扶等模式,采取保底分红、股份返利、效益分成等方式,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从种植业到养殖业、从传统产业到现代特色产业……两个不同的切面折射出的是九龙县产业结构的巨大变革。

      近年来,九龙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以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为保障,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因地制宜发展以牦牛、花椒、核桃、魔芋、茶叶“五朵金花+”为重点的生态农业,推广“农户+支部+基地+企业(专合组织)”的产业发展模式,出台了“一个意见、两个办法”等产业配套优惠政策,整合资金830万元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分险基金,采取资金扶持、项目支持、政策扶持等方式,加大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种养殖大户的扶持力度,兑现奖补资金580余万元;全县种植养殖业覆盖贫困人口6985人,实现增收142.1万元。注重农旅结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等服务业,积极推动劳务扶贫,带动550余名贫困群众就业务工,实现月增收2500元至4500元。充分发挥四项基金的作用,九龙县设立金融信贷专项基金820万元,共撬动小额信贷资金6548万元,覆盖贫困户1343户。

     “培植地方优势产业,才是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最佳出路。”九龙县委副书记陈林告诉记者,脱贫攻坚离开了产业一切都无从谈起,只有聚焦产业培育发展,才能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让老百姓脱贫后不返贫。

       补齐短板惠民生

       数九寒冬,在九龙县洪坝乡羊圈门村,弯弯直直水泥路、方方圆圆小广场、高高低低新楼房,早早晚晚路灯亮,一幅业兴村美民富的景象映人眼帘。

    “我家原来是土墙石板房,每逢雨季,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全家人直发愁;现在政府帮我们盖了新房,家家户户室内装饰一新,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谈及自家生活的变化,羊圈门村易地搬迁项目的受益者倪依批子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倪依批子说,以前,这里的农牧民居住在石板房里,人畜混居,条件极差。不仅害怕大雨天气,羊圈门村滨东组很多贫困户还住在泥石流区域。

      过去的九龙洪坝乡羊圈门村,地处半山腰,交通不便,村里既没有特色支柱产业,又没有卫生站、活动室、幼儿园、村文化室,更没有联户路、入户路,脱贫难度大。2015年,洪坝乡签下“军令状”,立志在2016年使贫困村羊圈门村退出,贫困发生率低于3%,三年内提前脱贫奔小康。

     “现在村里的楼房率已经达到70%以上,原来是“泥巴墙,石板房”,现在是“不见砖,不见梁,真皮沙发弹簧床。”羊圈门村第一书记朱荣康说,为了改变贫困户的居住环境,保障生命安全,洪坝乡利用易地搬迁和避险搬迁项目,在羊圈门村羊圈门组统一征用土地,采取统规统建为农牧民建起了新居;现在所有贫困户从此住上了漂亮的新房,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来的羊圈门村,村公共设施同样落后,村委无办公地点,无卫生站、无学校,村居整体规划也不到位,道路未硬化,无排水设施,环境卫生极差。

      近年来,通过县委政府的指导和帮扶单位的关心,羊圈门村先后争取和筹集资金建设村内外基础设施,建成村级活动中心1个、村级幼儿园1所、村级卫生站1个。另外,村里还安装了太阳能风能路灯;新建和改扩建村组道路;建成学习房、垃圾池,并购置了垃圾箱。

     “现在村里有了卫生室和幼儿园;水泥路就修到了村民家门口,大家的生活也更加方便。此外,村民的生活娱乐方式也多了,吃了晚饭还可以到村文化广场跳舞、散步,别提多惬意!”朱荣康激动地说:

       洪坝乡羊圈门村已成为九龙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成功典范。近年来九龙县坚持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摆在突出位置,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紧盯贫困村路、水、电、房和环境改善等民生实事,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贫困村道路、饮水、危房改造、电网升级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脱贫短板。经过不懈努力,贫困村的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都同步跟进,实现了19个贫困村水电路通讯网络村村通,卫生室、文化室、幼儿园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县1890户贫困户住房均达到安全住房标准,住房保障率达100%,其中易地扶贫搬迁户295户1094人,已完成建设并搬迁入住;通过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全面落实“一站式”结报制度,全县贫困人口医疗参合率达100%;全县推行15年免费义务教育,拟退出贫困家庭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没有因贫失学辍学学生,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脱贫摘帽’只是起点,让贫困群众脱贫后不返贫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九龙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黄德勇表示,将继续保持攻坚态势,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精准施策,举县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记者 陈斌/文 九龙县委宣传部/图

  • 上一篇:节前送温暖 关怀暖人心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