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鲜艳的红旗,飘扬在雪山草地

甘孜日报    2019年08月02日

     4000多公里路程,30多个采访点,“记者再走长征路”走进四川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分为两组,沿红军长征在川的足迹,重温伟大的长征精神。

A组:冕宁-石棉-泸定-丹巴

B组:宝兴-小金-马尔康-红原-松潘

□川报记者

  松潘县毛儿盖片区的下八寨乡,各色的门前屋顶,飘扬着鲜艳的红旗。

  一路风尘,当“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组来到这里时,路边一面面红旗在风中招展,一如80多年前红军长征北上在此停留时的那一刻。

  下八寨乡党委副书记喻青松说,“家家户户红旗飘扬,让我们时时刻刻不会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好生活。”

  7月25日至7月31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分为两组,沿红军长征在川的足迹,渡大渡河,过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重温伟大的长征精神,探寻为革命不畏牺牲的初心。

  4000多公里,30多个采访点,近百人的讲述,历时7天,纵贯四川南北,最难忘的是那一面面鲜艳的红旗。

  它是长征的记忆,它是情感的寄托,它是精神的象征。

  它跟随红军飘扬在大渡河畔,飘扬在夹金山上,飘扬在采访组行走过的每一个地方。

追寻红旗下的足迹

  历经80多年风雨,革命信仰熠熠生辉

  红军长征历时两年,其中在四川经历的时间达1年零8个月,在全省近70个县(市、区)留下足迹。

  7月29日上午11时,大渡河边,泸定县城的泸定桥西桥头已排起长长的队伍。晃悠悠的桥面上,游客们正小心翼翼地过桥。据当地人介绍,每年通过这座桥的游客超过200万人次,吸引他们的是同一个奇迹——飞夺泸定桥。

  如今,泸定桥依然保留着13根铁链支撑的木板桥原样。俯下身,轻轻触摸铁链,略带寒意;低下头,看大渡河水,依然在怒吼。

  80多年前,22名红军战士在两个小时内,用手、木板和大刀创造了飞夺泸定桥的史诗。在他们身后,红旗伴随着红一方面军大部队踏过摇晃的桥板,粉碎了敌军企图凭借大渡河消灭红军的企图。

  现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前的大道旁矗立着22个石柱,代表着当年22位夺桥勇士。他们当中大部分没能留下姓名,只有石柱上的红旗,提醒着大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红军战士。

  怕高、怕摇、怕牺牲,就不可能夺下泸定桥。据夺桥勇士李友林的儿子李理回忆,“当时我父亲说,他听到冲锋号声,看到飘扬的红旗,已经热血沸腾,只想着一定要冲过去,冲过去。”

  7月30日,在4小时颠簸的车程后,采访组来到松潘县毛儿盖片区的下八寨乡,一眼看到的是沙窝会议会址前的一面红旗。这是一栋三层高的简陋土墙房,厚厚的土墙上搭出一个木制的阁楼,颜色已很陈旧。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在此召开 3天的会议,讨论红军前行的方向:究竟是北上还是南下。

  这栋简陋的房屋,见证着红军长征中的生死抉择。即便路途遥远,每年仍有很多人专程来此探访、寻找红色记忆。家家户户红旗飘扬,汽车驶过,高低错落的房屋逐个“飞进”视线,一面面红旗就是不变的“节奏”。“当地人以沙窝会议在此举行为荣,自我介绍时从来都是先提这次会议。”当地乡干部说。

倾听代代流传故事

  “红军恩情”不曾忘,一代一代讲下去

  “红军是咱们的亲兄弟/长征不怕路途遥/索玛花儿一朵朵/红军从咱家乡过/红军走的是革命的路/革命的花儿开在咱心窝……”采访组一路听着这样的歌声、追寻着这样的故事前行。

  1935年5月23日,经过彝海结盟顺利通过冕宁彝区的中央红军,向大渡河畔的安顺场挺进。

  石棉县擦罗彝族乡楠桠村村口的羊肠小道,是红军当年走过的道路。在这个美丽的村庄,代代流传着红军经过此地的故事。如今,青山未改,楠桠村村民与红军的鱼水之情历久弥新——“我们不怕红军,红军是好人,他们打富救贫,不整穷人。”92岁的楠桠村老人龙桂芳,在8岁时见到了红军。她没有料到,这些红军战士成为她铭记一生的回忆。

  在擦罗,红军打开了当地军阀的粮站,除将其中一部分留作军粮补充部队外,将剩下的粮食分给当地贫苦百姓。方圆二三十里的彝汉群众都领到了大米。“他们走时,真舍不得他们离开。”75岁的村民任明才,从小听着邻居叶奶奶讲述红军故事长大,“每次讲完故事,叶奶奶都会这样感叹。”

  7月27日上午,马尔康市卓克基镇西索村,76岁的藏族老人路业康讲述着红军筹粮的往事。

  路家当年为土司酿酒、做针线活,一年的收入都要上缴给土司。1935年,红军来了,毛泽东等人就住在与路家隔河相望的土司官寨里。一队队打着红旗、身着灰色军装的红军战士,跑进跑出,说话和气,这让路业康的父亲打消了逃跑的念头。

  与红军战士熟悉后,路业康的父亲开始协助红军筹粮。路家不富裕,也拿出一部分存粮送给红军。“帮红军运粮时,父亲和村里的人用肩膀扛粮食,从一个村运到下一个村。”路业康说。

  阿坝州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肖飞介绍,当时阿坝人口仅20多万,人均年有粮200公斤左右,在红军长征过境、留驻的16个月里,支援红军粮食超过1000万公斤。

  当年的支援,换来了后代的幸福生活。路业康的儿子不再像父辈那样,需要为土司酿酒才能生活。如今,他的儿子在成都读大学,还爱上了绘画,不久前举办了一场唐卡绘画展。“我们的生活比以前的土司还好。”路业康笑着说,脸上的皱纹挤成一团。

传承伟大长征精神

  红旗飘扬,坚定信念“就能取得胜利”

  7月27日,石棉县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内,一幅《勇士强渡大渡河》的油画前,许多游客驻足观看。油画画的是84年前,红军勇士驾着一艘木船,正迎着激流与炮火强渡大渡河。他们奋勇夺下对岸阵地后,经过7天7夜渡河,红军终于将追击的敌军甩在大渡河后。

  画中一面鲜艳的红旗位于船首,与勇士们一道乘风破浪。“红旗不只是一个标志,而是革命的方向,更是必胜的信念。”回忆起40多年前绘制该画的情景,75岁的西南交通大学退休教授郭绍波依然激情澎湃。当年采访参加红军渡河的老船工帅仕高时,他记不清第一艘船上是否有红旗,但“当时我感到心中有一面红旗,有一股情感,就画了出来。这面红旗意味着革命队伍是坚定的,是方向明确的,红旗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性,充满着壮烈的情怀。”郭绍波说。

  对于这面红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可以确定的是,长征精神就凝聚在红旗上面。在战斗中、在行军中、在群众工作中,红旗总是相伴红军左右。

  位于松潘县川主寺镇的红军长征纪念馆,每年接待40多万参观者。该馆馆长向再军是红军的后代,他的父亲曾翻越雪山草地完成长征,又跟随解放军南下四川。在担任馆长的10多年里,向再军几乎每天都要登上千余级台阶,到元宝山顶红军长征纪念碑前检查一圈。向再军的父亲没有留下纪念物,这座纪念碑就成了父辈事业的象征。

  站在纪念碑前,向来路眺望,视线仿佛穿过崇山峻岭,落在大渡河、泸定桥、夹金山、两河口……红旗飘扬,在每一处每一刻,更在每个人心间。

  在石棉县安顺场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广场,一面红旗迎风飘扬。烈日当空,一队人员自发前来,面对鲜红的党旗,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铿锵之声在大渡河畔回荡。

  在海拔4114米的夹金山垭口,一面红旗雕塑时时刻刻提醒着大家,这里是中央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这是一个历史的坐标。它更提醒着路过的人们,不要忘记来路。


  • 上一篇:肖友才在理塘主持召开全州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工作......
  • 下一篇:“两不愁三保障”市级抽查和省级核查阶段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