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冲刺 我省藏区贫困县将全部摘帽

四川日报    2019年08月06日

近日,甘孜州得荣县白松乡同归村,藏族群众聚集在一起庆祝搬迁新居。 省扶贫开发局供图

  “等合作社建起来,村民就能在县城附近上班了。”8月2日,甘孜州炉霍县泥巴乡易绕村第一书记更让赶往县城,为村里即将成立的黑土陶专业合作社办理手续。易绕村是今年计划退出贫困村,为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脱贫,村里决定成立黑土陶专合社,让散落民间的手艺,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24.98万平方公里的四川藏区,飞驰在脱贫奔康路上的不仅仅是易绕村。今年,我省藏区剩余16个贫困县计划全部摘帽,减贫4.3万人。这不仅是四川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的重要节点,也意味着四川藏区发展将迎来崭新一页。

□川报记者 侯冲

看进展

全省藏区5年减贫31.3万人

  省扶贫开发局负责人介绍,2014年至2018年,藏区累计实现减贫31.3万人,退出贫困村1758个,16个贫困县实现摘帽,贫困发生率从20.1%下降到2.6%。

  回望过去几年,脱贫攻坚号角吹响后,雪域高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规格部署。我省明确省委副书记牵头负责藏区工作,藏区32个贫困县每县落实1到2名省级领导联系指导、1-3个省直部门定点帮扶。

  大手笔支持。目前,《四川省藏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已累计完成投资5900多亿元,“六项民生工程计划”完成投资302亿元,教育、健康、交通、水利等行业政策优先支持藏区脱贫攻坚。

  补齐民生短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我省在藏区已累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67万户、藏区新居6.4万户;建成乡村幼儿园(点)2177所;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住院医疗费自付比例控制在5%以内。

  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要高质量摘帽,也还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

  “甘孜贫困程度深,有8.52万贫困人口集中在高寒牧区。”甘孜州州长肖友才表示,尤其是雅砻江上游色达、石渠、德格、甘孜4县交界地区24个深度贫困乡镇,基础设施差、产业发展难、公共服务水平低,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作为凉山州唯一的藏族自治县,木里的主要问题是缺电。”木里县县长伍松介绍,由于木里境内山高谷深,农户居住极其分散,电网延伸建设成本高,县级财政无力承担,短期内还无法有效提升村民用电质量。

谋突破

推动产业扶贫,在“特”字上做文章

      脱贫攻坚,产业是根本。藏区要想真正发挥产业扶贫的带动作用,必须在“特”字上做文章。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竞争‘法宝’。”成都高新区(简阳市)援藏工作队领队汪锋介绍,高新区对口帮扶甘孜州德格县,近两年,双方逐渐将产业重心锁定在牦牛奶上。目前,德格县在马尼干戈镇建起了牦牛奶加工基地,电力设施、水源设备都已接通,他们正在与一家康定企业对接洽谈,很快就会投产。

  德格县贫困家庭几乎家家有奶牛,可以出售奶源;基地开工后,村民还可以进工厂打工,每月收入2400元左右。“9月,格萨尔机场将投入使用。”汪锋说,到时德格的新鲜牦牛奶可直接空运到成都各大商超,销路不是问题。

  “藏区地理位置较偏、物流成本高、产业规模小,传统农产品没优势,特色农产品更具有竞争实力。”省扶贫开发局负责人强调,藏区发展产业的同时一定要牢牢守住“生态功能区”的定位,要充分考虑草场承载能力,大力实施草畜平衡和休牧制度。

  需要在“特”上下功夫的还有风景。我省藏区幅员辽阔,拥有大草原、雪山风光等旅游优势资源。在德格县主打的“1371”产业布局中,“7”指的是包括康巴文都、康巴耍都、康巴药都在内的7个产业园区;在位于川藏青交界处的石渠县,正将洛须镇打造成为金沙江畔最美丽的唐蕃风情小镇……

聚合力

东西部扶贫协作及省内对口帮扶显成效

  7月初,一场特殊的厨艺培训在甘孜州泸定县杵坭乡政府小广场前举行。授课的是来自广东省江门市的粤菜师傅;听课的大多是当地农家乐的主厨和负责人。

  今年以来,广东将“粤菜师傅”工程导入省际技能扶贫协作,先后在泸定县、康定市举办短期培训班,对当地贫困群众进行技能培训,并在优秀学员所开办(或就业)的农家乐建立“粤菜师傅”创业示范点,由授课师傅或所属培训机构给予长期技术支持。

  这是我省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缩影。今年以来,浙江、广东、四川三省之间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在四川藏区有序推进,截至6月底,已开工项目226个,完成投资6.71亿元。浙江、广东两省年度对口支援财政资金12.92亿元已全部到位。

  产业协作频繁互动。浙江、广东两省引导32家企业到受帮扶地投资兴业助贫,先后举办农产品东西产销对接(广交会)、四川扶贫产品东西部协作(浙江行)等活动,拓展藏区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带动1.23万贫困群众增收。

  不仅是跨省支援,省内兄弟市州之间的对口帮扶同样成绩显著。

  8月3日,成都市民王家英在盒马鲜生选购了两盒小番茄。这些红果果,来自近600公里外的炉霍县。

  近年来,在成都市锦江区对口帮扶下,炉霍县建成蔬菜大棚241座,惠及88个贫困村,带动9781名贫困老乡年人均增收近600元。“高原有机小番茄已成为炉霍标志农产品,仅在成都市场日均销量就超过1万斤。”成都市锦江区委副书记罗蓉说。

  “不少帮扶地和受扶地之间还探索了智力支援、人才支撑等帮扶新模式。”省扶贫开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承担省内对口帮扶藏区贫困县的6市23县市区,全年计划投入帮扶资金8.82亿元,目前已到位8.37亿元;全年计划安排帮扶项目838个,目前已启动801个。



  • 上一篇:推动群众体育活动全民化全域化“百城千乡万村”全民健身运动启动
  • 下一篇:点滴之间见初心——习近平与一封群众来信的故事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dzyw/53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