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截至目前,我省共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54万户

四川日报    2020年06月30日

危房改造让“忧居”变“安居”

□川报记者 张明海

  6月25日,布拖县火烈乡地莫村农村危房改造已接近尾声。连日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挂牌督战布拖专班、农房质量安全巡检组成员和当地施工人员、村民一起在这里忙碌,确保改造如期顺利完成。

  这是一张“军令状”,更是一份“民生答卷”——今年6月底前,确保全省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需改造的危房全部竣工。

  早在2009年,我省就启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建设力度进一步加码,无论是在大小凉山彝区、秦巴山区,还是在乌蒙山区、高原藏区,我省全面向农村危房“宣战”。

  “通过农村危房改造,让贫困群众住得安全、安心、安稳。”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张正红介绍,2016年起,我省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集中推进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截至目前,共投入中省补助资金163.3亿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94.7万户,其中,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含藏区新居、彝家新寨)54万户。

安全

危房改造的保底线和生命线

  甘孜县斯俄乡霍古都村村民拉姆康珠搬进了新家——一座用钢结构加固改造的老房子。从开始维修加固到改造完成,拉姆康珠享受了2万元加固补助资金和2000元风貌改造资金,“自己基本没有掏钱”。

  “农牧民群众住房多为藏式棒柯土木结构,木材受潮及腐朽情况较为突出,存在安全隐患。”甘孜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更登介绍,该县累计投入资金3449万元,对全县22个乡(镇)1387户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农牧民住房进行排危加固。

  质量安全,是农村危房改造的保底线和生命线。

  如何在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的同时,又确保住房建设质量不打折?我省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进行了一系列制度设计。2017年初,我省在全国率先以省政府令出台《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从规划选址、勘察设计、建设施工等方面对农房建设程序进行规范,为监管提供法律依据。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农村住房建设统筹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每年组织1-2次农房建设专项检查;出台《脱贫攻坚住房安全达标入户考核综合评价表》等,指导各地把好脱贫攻坚农房验收和达标认定关……

安心

有资金支持还有贴心设计方案

  自贡市沿滩区联络镇高滩村村民陈谋海的新房建设成本,由两部分构成:“国家补助了18000元,我自己也凑了些。”而且还很省事,“设计方案是政府提供的,让我们自己选,房子设计得很好看,既美观又大方。”

  “之前的房子是土墙瓦房,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垮塌了,越到后面住着越不安心,通过危房改造终于把房子弄好了,了却了一大心愿。”陈谋海说。

  像陈谋海一样,自农村危房改造实施以来,自贡市沿滩区共完成1万余户农村危房改造,5万余名群众住上安全住房。

  为切实降低重点对象危房改造的自筹资金压力,省级财政通过集中新增财力、优化支出结构、盘活存量资金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农村危房改造的支持力度,近3年每年安排配套资金11亿元左右,配套率达到42.4%。

  “我省农村危房改造鼓励因地制宜采用维修加固或原址翻建的方式,尽量不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群众满意度很高,也起到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作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安居

人居环境改善后带来新生活

  阆中市天林乡五龙村贫困户邓思祥没想到自己也能吃上“旅游饭”。

  60多岁的邓思祥患肺病多年,妻子骨质增生严重,是精准识别的贫困户,住房条件也差,“老房因年久失修,不仅到处跑风漏雨,而且主体也变形了,每到暴雨天气,一家人都提心吊胆。”

  改变,从危房改造开始。“邓思祥的住房纳入危房改造范围后,规划实施了C级危房改造项目,通过补助资金,加上自身积极投工投劳、投入砖木等原材料,不仅全面排危,人居环境也全面改善。”阆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改变的还有生活。“利用五龙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机会,我2017年开始办起以柴火鸡为特色的农家乐,现在全家人均纯收入达14700元,是2014年收入的5倍多。”邓思祥说。

  农村危房改造,也是“美丽四川·宜居乡村”的重要内容。

  “坚持把农村危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相结合,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相结合,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旧村改造提升相结合,与传统村落保护相结合,与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相结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说。




  • 上一篇:做好贫困户危房改造“后半篇”文章 5个帮扶指导组覆盖整个凉山州
  • 下一篇:全省已有41.9万搬迁群众通过就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