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除了收入提高,还关注个人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小康不只是本“经济账”

四川日报    2020年07月03日

  □川报记者 吴亚飞

小康是什么?6月上旬,记者随“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报道活动四川行记者团赴四川各地,一路上,有几个人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在遂宁金山村,当地“优秀青年企业家”彭俊松扎根田野,当起职业村支书;在射洪市西山坪村,“童伴妈妈”马雪梅放弃沿海城市高收入工作,回乡陪伴54个留守儿童;在广安天池湖畔,煤矿工人张再禄“变身”果园园主……

  他们的选择,不约而同指向同一个答案:不仅关注经济收入,更关注个人的获得感、满足感,以及理想价值的实现。

希望的田野

是留在城市还是回归乡村?

  沿着蜿蜒水泥路,我们抵达遂宁市大英县回马镇金山村,村支书彭俊松正做直播,举着自拍杆,面对镜头口若悬河。见到记者一行,他劲头更足,“来来来,加微信、点关注,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金山村好货。”

  激情和活力,是这个31岁小伙子身上的鲜明特质。

  来的路上,记者了解到,彭俊松当过兵、做过记者,还下海经过商,曾获遂宁工商联“优秀青年企业家”称号,但如今,他是遂宁市职业村支书的代表。

  若算收入账,当老板的年收入肯定比当村支书的高很多。我们不禁问,“在城里做生意顺风顺水,为何当起村干部?扎根田间地头3年,又为何激情不减?”

  在彭俊松的回答中,反复提及的是“田园梦”。

  一是政策机遇助他圆梦。为吸引人才扎根乡村,遂宁按照“全脱产、专职专业”的思路,开展职业村支书试点工作,其薪酬参考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待遇发放,并享受同等待遇福利。如此一来,职业村支书解决了生活和发展的后顾之忧,让想扎根乡村干事创业的年轻人有了盼头和奔头。

  二是情怀让他逐梦。情怀,听着虚,但恰恰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2017年,彭俊松扛着行李来到金山村任职,听见不少“反对声音”,但他就是铁了心,大刀阔斧改革,确定村集体主导产业、引入现代化管理模式……当年,金山村实现脱贫摘帽。

  “这几年,我与金山村共同成长进步。”彭俊松说,一个村的发展牵涉方方面面,他逼着自己不停学习,带着全村900多户乡亲一起奔小康,压在肩头的担子很重。“但我生于乡村、长于乡村,梦想也是回馈乡村。”

  与彭俊松做出同样选择的,还有马雪梅。

  马雪梅年纪不大,曾走南闯北。2017年,遂宁实施“童伴计划”,为全市3万多名留守儿童保驾护航。彼时25岁的她,放弃沿海大城市的工作,回到家乡,成为射洪市金华镇西山坪村54个留守儿童的“童伴妈妈”。

  马雪梅说自己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但在“童伴之家”,我们见到她时,她正反复叮嘱孩子们注意安全、耐心回答孩子们的疑问。3年多来,马雪梅的生活重心就是天天围着孩子们转,她感觉“自己过上了小康生活”,“家里的老人有人陪,小孩幸福成长,心里踏实了。”

  从彭俊松、马雪梅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现代“新农人”的形象。

  城市产业密、人口多,挣钱的机会自然也多。过去,大家不想留下来受穷,选择走出去闯荡。但现在,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区域协调发展,新生代的农民工在大城市学到了技能,积累了经验和资金,返回家乡,事业有了希望,情怀也能落地。

  这些“新农人”扎根田野,发挥才智、助农奔康,而他们带来的“鲇鱼效应”,正助推乡村形成“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的局面。

守护的风景

是要短期效益还是长远发展?

  我们来到广安华蓥市天池湖,一下车便被这里的风景吸引:水光潋滟、绿树成荫、美不胜收。

  但在土生土长的天池镇仁和村村民张再禄印象中,天池湖几度“变脸”,绿水青山来之不易。

  张再禄是“70后”,他记得小时候,天池湖可以游泳、摸鱼,湖水泱泱、水鸟翻飞;后来,天池湖畔建起煤厂、煤窑等,湖水成了大家嫌弃的“茶叶水”,臭味扑鼻;而多年后,天池镇经历了一场天池湖水环境保卫战,当年绿水青山的盛景再现。

  伴随天池湖的“变脸”,张再禄一家几经起伏。早年,煤矿厂进驻,为周边村民带来就业机会,张再禄去厂里打工,收入稳定。随着周边污染企业相继关停,张再禄只能另谋生路,没了煤矿厂的打工收入,全家面临“脱贫又返贫”的困境。

  这不仅是张再禄的困惑。一边是对绿水青山的向往,一边是脱贫致富的压力,当地政府、群众面临考验。

  天池镇如何突破瓶颈?顺着张再禄手指的方向,我们找到了答案。这是一片环湖李子林。当地结合地理环境,整合植树造林等项目资金,培育既能涵养石漠化土地,又能收获经济效益的青脆李产业。

  眼下,正是青脆李收获季节,每斤李子能卖5元至6元。张再禄家有2亩地,亩产值上万元,“3万余元李子收入不久后就能揣进荷包。”他笑言,下半年农闲时前往华蓥市工业园区务工,年综合收入可达7万元。

  “没有天池的碧水清波,天池镇便徒有其名。”熬过一时难关,张再禄收获心满意足的小康生活。小康不小康,不仅看包包里的票子,也要看生活环境质量,“每天饭后到湖边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张再禄的小康生活,让人心生艳羡;天池湖的几番“变脸”,也让人感慨。天池镇平衡短期的经济效益和长远的生态效益,用实践证明,在守护绿水青山中也能收获“金山银山”。

梦想的舞台

是“靠别人”还是“靠自己”?

  半丸子头、黑色T恤、白色短裙……如果不是缺少左腿,刘洪和正常的女孩子没有两样。

  “你们放心拍,都是纯手工货。”在南充阆中古城王家嘴社区残疾人编织基地里,刘洪每天做直播带货8个多小时。镜头前的网友可能并不知道,在刘洪的身后,10余名残疾朋友围坐桌边,手中针线飞舞,一双双精巧的毛线鞋渐渐成型。

  2018年5月,阆中市残联建立这个集残疾人手工艺品制作、销售为一体的示范基地。

  36岁的李荣华是其中的一名干将,一天可编织五六双成品毛线鞋。问及编织手艺,李荣华满脸自信,“这些毛线制品工艺好,吸引不少回头客,还有古镇的游客慕名前来购买。”

  他们乐观的精神面貌、幸福的笑容,让我们深受感动。

  笑容背后,有苦涩过往。2013年6月,一纸骨癌诊断书打破刘洪平静的生活,左下肢高位截肢让原本乐观开朗的刘洪一度失去生活信心。在家人和阆中市残联的帮助下,刘洪近年来开始从事电商,成为“轮椅上的主播”,重拾生活的信心,

  走出家门,走入社会。这个不足200平方米的编织基地,搭建的不仅是就业增收的平台,更是找回自信、发挥才能、融入社会的舞台。

  加入基地的残疾朋友,在这里学习手艺、结交友人、相互鼓励。我们所见的,只是该基地链接的一小部分人,因手工编织对场地要求不高,还有部分重度残障人士居家工作,远程售卖。

  临走前,记者听说,该基地近日接下“大单”:一位来自新加坡的顾客定下几千双毛线鞋。该基地负责人马明妹算了笔账,如今,平均每双毛线鞋可卖30元左右,按目前日渐增加的销量,基地里的每名残疾人月均收入上千元。

  上千元并不是个大数目,却是这些残疾朋友的生活“支点”。李荣华说,每个月有一份收入,觉得自己很有用。

  我们在基地编织车间的墙上,看到格外醒目的八个大字——“自强不息同奔小康”。这是百余名身残志坚的残疾朋友共同的目标,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编织梦想、奔向小康生活的誓言。






  • 上一篇:七部门印发通知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