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 2020年07月22日
——全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侧记
□川报记者 徐莉莎 梁现瑞
7月21日,中国“重装之都”德阳迎来一场大雨。当天,全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现场考察从这里开始。参会者辗转德阳、绵阳两地,分头考察了7家企业。1到6月,全省GDP增长0.6%,较一季度回升3.6个百分点。推动全省经济复苏,制造业功不可没:上半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80%,有力拉动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
“制造业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压舱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从火热的现场到抽象的数据,这一结论被反复验证。
地位凸显 工业挑大梁,制造业是臂膀
上午11点,与会代表抵达绵阳京东方。
绵阳市市长元方身后的屏幕上跳出一组数据:2019年绵阳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2014年全省第11位上升至第3位,创造了2004年统计制度改革以来的最好位次。
追赶进位,绵阳靠什么?京东方就是答案之一。它是绵阳迄今为止投资额最大的单体工业投资项目,也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柔性AMOLED屏幕面板生产线之一。今年以来,绵阳京东方各项指标保持逆势增长。
不止京东方。当天,参会者们一路走一路看,白鹤滩1000MW水电机组,单机容量世界第一;中国第一台F级50MW重型燃机,填补国内自主重型燃机空白;10MW海上风电机组,将中国风电带进了两位数的“大机组”时代……
“很振奋!”达州市市长郭亨孝备受鼓舞。振奋,来自特殊时期制造业带动经济增速由负转正的支撑贡献,还来自四川制造业在全国乃至全球与日俱增的产业地位。
“特殊时期,四川制造业经受了严峻考验,稳住经济基本盘,也坚定了全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阿坝州经信局局长郭雄赞叹。攀枝花市委书记贾瑞云则感慨:“工业挑大梁,制造业就是坚实有力的臂膀。”
路径清晰 搞好“新基建”,抢抓新机遇
老树如何开新花?长虹——这家62岁的企业给出了答案——搞好“新基建”,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赋能,让企业焕发生机。
在绵阳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近百人挤在中央控制大厅,现场却只听得见设备运行的声音。这个大厅可完成整个工厂包括屏幕加工、整机生产、机芯生产的统一调度。依托“5G+工业互联网”的智能生产线,长虹还在中国家电行业率先实现大规模个人化定制服务。
“5G+先进制造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中国联通四川省分公司副总经理邹显荣在参观中寻找商机。他透露,今年第三季度即将投入AC网络,使5G在更多工业制造场景中得到应用。
不光长虹。考察中,植入“智能因子”的制造业场景,给与会代表留下深刻印象,共识在凝聚,路径在清晰。
抢抓“新机遇”,推进川渝地区制造业协作共兴。
现场会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高频热词。如何把经济圈建设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统筹起来?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成都市市长罗强看来,成渝两地的“一处”就是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为此,成都将加强与重庆和省内市州制造业协同,把握产业链重构和产能转移机遇,深入开展工业稳链补链强链行动等。
“闭门造不出好车。”泸州市委书记刘强的观点是,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化与川南渝西地区制造业协同发展,汇聚各方资源,为终端产业提供竞争空间。
信心满怀 瞄准新目标,展现新作为
“5月,绵阳京东方出货量创新高,良率爬升速度及产能提升速度远超设计水平。”绵阳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与会代表说起复工复产中跨过的难关。
省经济合作局局长陈光浩表示,引进京东方,无论对于绵阳还是四川,都具有重要意义。未来要针对“5+1”现代工业体系,精准吸引“皇冠上的明珠”,吸引技术尖端、在行业绝对领先的先进制造企业落户四川。同时,做好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工作。
对此,绵阳已在准备。会议间隙,元方把企业相关负责人和绵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谭岗招呼在一起,聚焦京东方配套产业园建设,要求整体谋划项目,加快招商进度,“快一点,再快一点。”
新格局、新政策也在酝酿中。
刘强介绍,泸州突出产业规划引领,组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等机构,编制《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泸州市化学工业发展规划》等,制定千亿白酒产业、千亿电子信息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等。
绵阳市委书记刘超透露,将继续实施单项冠军企业培育“登峰计划”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涌泉计划”,支持更多企业成长为规上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激活大企业培育的源头活水。
广安市委书记李建勤则认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下一步,将在抓大项目、好项目上下功夫,为企业发展创造好环境。
聚焦新重点、营造新环境、出台新举措、展现新作为……走出会场,与会代表豪情满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