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样板区”引领农业高标准高质量发展

川报观察    2020年08月25日

       稻谷1000斤,小龙虾300斤!8月15日,刚拿到测产报告,内江隆昌市响石镇隆龙稻虾专合社理事长刘小龙就测出大春亩产值:1.5万元。响石镇周边,14万亩稻渔现代农业园不仅稳住了粮食产量,还提供了全川五分之一的小龙虾。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8年以来,面对中央给出的“三农”考卷,四川奋力求解,以现代农业园区这个“样板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持续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不断筑牢推动乡村振兴再出发的前行基石。

布局:与乡村振兴、“10+3”等规划衔接,勾勒园区四级梯次推进体系

200万亩!3年前,回乡创业的南充人赵大海被全市“超前”的晚熟柑橘产业规划惊呆了。然而,伴随着园区项目不断落地,如今南充的晚熟柑橘种植面积已突破70万亩,目标不再遥不可及。

去年初,省委省政府确立构建川粮油、川猪等10大优势特色产业和现代种业等三大先导性支撑产业的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随后出台的建设意见中,核心载体锁定现代农业园区。

从省级层面开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与农业农村发展、乡村振兴、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衔接,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

破题,从优化发展格局开始。打造以国家级园区为龙头,省级园区为骨干,市、县级园区为基础的梯次推进体系被摆在突出位置:立足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等,创建国家级园区;对照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布局省级园区;依据县域特色,努力实现“一乡一园”。全省21个市州、159个涉农县(市、区)本级园区建设推进方案全部敲定。

“指向标”注明建设路径。2018年,省级出台现代农业园区认定评分标准,剑指各级别园区基地建设、装备应用、加工布局、业态融合、品牌打造、科技支撑、组织形式七大方面,细化子项评分规则。

“指挥棒”压实主体责任。去年,“省领导分产业推进、市州抓县、县管园”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机制全面确立,园区定位、主导产业、建设目标和推进主体逐个明晰。随后,省级层面印发考评激励方案,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建设考核内容、考核对象、奖惩措施。今年3月,首批35个省级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名单出炉,总计给予5亿元财政资金奖补。今后,这样的“评优”将会制度化。

改革:念好“六字经”,激活“钱、地、人”为三农注入新活力

“品质就是生命线!”8月10日,因为部分园区将未成熟的石榴摆上柜台,一向好脾气的凉山州会理县商务经济合作和外事局副局长王银国当众发了火。

王银国的发火,是四川推进现代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种出高质量“川字号”农产品,更要念好“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这是农业园区建设的方向。

补短板被放在突出位置。连续五年,四川持续向园区倾斜土地整理、农田水利等建设项目资金。同时,围绕主导产业,不断推动产业项目、融资途径、科技支撑体系和政策要素向园区聚集,实现种养、加工、物流、研发、服务等全配套。去年底,省级园区高标准农田占比超过70%,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

严把关守底线走向制度化。锁定农产品和投入品“从田间到舌尖”全程可控可追溯,2015年,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全面启动“一控两减三基本”行动。2017年,园区率先建立生产档案制度、产地准出制度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去年底,省级园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85%,农产品质量态势稳中向好。

一手压实,一手放活。在四川,激活“人地钱”、澎湃新动能始终是园区创建的核心命题之一。

破冰靠改革。大面积推广“大园区+小业主+农户”等模式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激发农户、新型经营主体投入热情。2017年-2020年,省市县三级财政投入园区建设资金约48亿元,同期社会资本投入接近120亿元。

作为改革“实验田”,园区启动农业产业贷款风险评估制度、农村“两权”抵押贷款两项试点。迄今,累计推出涉农险种62个、承保金额160多亿元,不断破解涉农小微企业和经营主体融资难题。

稳产:稳住“三农”基本盘,在“大考”中稳住“粮袋子”“菜篮子”

“保供没问题!”从去年冬天到今年初秋,这句话一直挂在成都彭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廖德才的嘴边。

作为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的“菜篮子”,今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洪涝灾害等多重考验下,彭州蔬菜供应始终“不断档”。底气,来自以天府菜都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主导的彭州市蔬菜种植基地。

“稳中有增”,是今年以来四川农业关键词。上半年,全省小春粮食总产量426.3万吨,同比增长0.8%;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3.8%;猪牛羊家禽鱼等肉类产量居全国第一,川内重要农产品供给保持稳定。

“米袋子”“菜篮子”为何牢靠?一组数据或许能够回答。对比2017年,全省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948个,增加近两倍;国家级园区由3个增至11个。截至目前,园区覆盖基地面积已达1386万亩,基本涵盖全省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主产区。

有规模,也有产量。园区内共有规模养殖场9515个,常年存栏畜禽3359万头(只)。上半年,园区内重要农产品产量比3年前翻两番。

稳产保供之外,现代农业园区正在蜀中大地形成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源”,为提升农村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注入“催化剂”,成为驱动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增长点”。5年来,四川现代农业园区创建成效足以印证:

——示范带动上,去年底,园区内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突破2.9万家,带动农业综合产值达3023亿元。

——促农增收上,879万农村人口实现入园就业、参与产业发展,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149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3.7%。

——加工配套上,到今年上半年,引来1908家龙头企业落户,园区内农产品初加工率达75%,高出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园区引领,四川农业农村正加速驶向现代化发展新未来。


  • 上一篇:三类重点群体总体就业率超全省平均水平
  • 下一篇:我省首批涉改建制村已全部完成挂牌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