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一步跨千年——写在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之际

甘孜日报    2020年09月16日

幸福的草原人家。 唐保安 摄

◎本网记者 李娅妮

流动的时间,凝结为历史。

70个春秋过去,金色的阳光依然铺洒在圣洁甘孜的每一个黎明,高原的九月依然是一副青稞飘香、牛肥马壮、层林尽染、瓜果满园的模样……但这片土地上早已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书写出“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发展奇迹,120万各族群众迎来了从站起来、奔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建州70年,甘孜有份亮丽成绩单:经济总量从1950年的3400万元增长到2019年的388.46亿元;公路通车里程从1952年的704公里增长到2019年的34310公里,位居全省第一……

建州70年,甘孜的变化有目共睹:从百废待兴到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百业兴旺;从黑暗专制、贫穷封闭走向光明民主、富裕开放……

……

70年,弹指一挥间,沿着1950到2020以年为刻度的“时光隧道”一路穿行。这不正好——化茧成蝶、破蕾绽放的新甘孜,和我们撞了个满怀!

经济扫描

好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今年建州70年,一路走来不平凡;原来我们好困难,洋钉洋火靠外援;现在我们安逸得板,党的恩情是讲不完;公路修通家门前,百姓穿得新崭崭;家用电器都齐全,三大机场通航班;318线车不断,川藏铁路不遥远……”9月14日,在康定市金汤镇先锋三村的村级活动室,69岁的“全国劳动模范”周易洪自编自唱的快板书“幸福颂”,博得满堂彩。

一段土味“幸福颂”,既道出了老人对美好家园的诚挚祝福,也唱出了他对山村巨变的由衷感叹。

先锋三村曾是一个“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的穷地方。上世纪末,因为没有路,人背马驮之累、偏远闭塞之困、望路兴叹之苦……让时任先锋三村村委会主任的周易洪整日眉头紧锁、忧虑挂怀地思索着“全村人均收入不过百元,老百姓穷得叮当响,这日子咋过?”

2000年后,受益于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等项目相继“上马”,先锋三村长达9公里的通村山路终于修通了;特别是2009年以来,连续实施四轮交通大会战,通村路拓宽了、联户路竣工了、硬化路铺开了,全金汤镇海拔最高、位置最囧、发展最慢的先锋三村可谓“换了人间”。

“这个变化不得了!”周易洪回忆说,紧随其后,村里陆续建成人畜饮水工程、地面电视接收站、村级活动室、村小学教室、篮球场等硬件设施,并结合村情实际,集中思路发展,逐步“盘活”了花椒、核桃、干果、药材等种植业。

从贫困落后到脱贫奔康、从偏远封闭到山不再高、从温饱不足到村民富足,在周易洪经年累月创作快板书的素材中,这些年,“先锋三村焕发新颜”是永不唱衰的主题,“买猪喂鸡又养牛,调整产业来致富,家家户户有盼头;群众‘脑袋’活泛起来,‘口袋’跟着鼓囊起来,日子自然红火起来!”

这不只是周易洪的快板书,更是甘孜州百万群众的心声。

“路通了、资源活了、腰包满了、好日子来了!”如今,在甘孜大地上有一种底气,叫GDP千倍增长。

——70年前,甘孜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综合实力极其薄弱。

——70年来,甘孜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感恩奋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壮大。

——70年后,甘孜经济成绩斐然。2019年,全州388.46亿元的经济总量是70年前的1142.5倍,32440元的人均GDP是70年前的491.5倍,12808元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70年前的145.5倍,5项指标增速居全省第一……

今日之甘孜,山川竞秀,百舸争流,在经济发展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迈向高速度与高质量并重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的同时,全州广大农牧民群众也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奔小康的历史性巨变。

作为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典型代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今年2月,全州18个贫困县(市)全部摘帽,136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近22.3万贫困人口成功脱贫。

70年时光仿佛一个魔术师,把山水迢迢变成了“千里一日还”,把揭不开锅变成了“粮油满仓”,把家徒四壁变成了智能家居大显身手,把“忧其屋”变成了“有其屋”“优其屋”……光影变幻,甘孜儿女的生活图景幕幕更迭,擘画出波澜壮阔的时代之变。

如今,改天换地的新甘孜,正把脱贫作为新起点,接续奋斗,120万各族人民的好日子那是越过越有奔头。

基建扫描

建更多团结线幸福路

土坯房换成了新藏居,饮水靠“马驮人背”到家家通自来水,照明靠煤油灯到户户通电、村村通动力电…70年时光流转,城乡面貌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可以说,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效到质的“基础设施”升级历程,生动映照出甘孜跨越发展之路。

而其间绕不开的话题,是交通,无疑。

一段公路、一座机场、一条高速,承载着甘孜人走出家门、走出村口,去拥抱世界的梦想。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18军进藏的步伐,甘孜州现代意义上的交通建设才真正起步。

78岁的巴姆如今谈起家乡甘孜县昔色乡阿拉龙村的“道路进阶史”,还总是忍不住泪湿眼眶,颇多感触地说,距离县城65公里、平均海拔3800米的阿拉龙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边远高寒山村”。小时候,去一次县城,得先走9公里羊肠小道到雅砻江边,再乘坐简易溜索渡过雅砻江,渡江后还要走上一天一夜才能到甘孜县城,人从简易溜索上坠入雅砻江被冲走的事故时有发生。

70年前,货物运输、邮件传递全靠人背畜驮;河渡仅有木船、皮船和溜索。“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淋得苦;七八九,较好走;十冬腊,学狗爬”,是甘孜州行路难的真实写照,大多数农牧民一辈子没见过汽车火车、一辈子没走出过深山大坳。

回望历史的动人瞬间,无数梦想随着路的开掘而“启航”——

1950年初,18军肩负“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历史使命,“背着公路”经过甘孜进军西藏,先后有14万军民抢修川藏公路,2000余名军民献出了宝贵生命,不仅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而且修筑了堪称天路的“川藏公路”,铸就了彪炳史册的“两路精神”。

70年来,州委、州政府传承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先后实施通县油路、交通三年集中攻坚以及四轮“甘推”大会战等重大交通建设项目,2013年至2019年交通建设年度投资规模连续7年超过100亿元以上,交通先行战略取得前所未有的显著成就,交通条件得到了根本性改善,实现了无数个从无到有。

1952年6月,当川藏公路修到金沙江边的岗拖时,被称为“幸福的金桥”;1959年,国道318线康定东俄洛至巴塘竹巴笼公路竣工通车,当年巴塘的交易总额从通车前的每天几十元,一下增长到4000元;1996年,二郎山隧道主体工程正式动工兴建,2000年元旦隧道实行全天候车辆放行,被甘孜人民誉为“第二次解放”;2001年,通县油路工程全面启动,总投资近16亿元、长达2534公里,被群众交口称赞为“一步跨越20年”;随后州境内的国道318线升级改造逐步加速……

十八大以来,甘孜交通建设更是驶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初具规模,“出州入境”骨干综合交通网初步形成,彻底告别了晴通雨阻的时代,综合交通的变化不仅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幸福感,也有力促进了甘孜州扩大开放、加速发展。

雅康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彻底结束了我州“零高速”历史。康定机场、稻城亚丁机场、甘孜格萨尔机场相继建成通航,甘孜成为全国唯一拥有3个海拔4000米以上支线机场的市州。“世纪工程”川藏铁路(甘孜段)即将开工,川西北区域性立体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形成。

70年春华秋实,从繁忙集镇到偏远山村,一条条团结线、一条条幸福路悄然延伸,全州公路通车里程从1952年的704公里增长到2019年的3431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6公里,国道3418公里,省道2278公里,农村公路28568公里、居全省第一;从天堑险壑到县县通国道、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不久的将来,由“铁公机”三张网编织起的强大交通保障体系,会使甘孜人的“底气”越来越足。

家园扫描

筑世界生态文明高地

九月,走进白玉县章都苗木基地,迎着习习凉风远眺,目之所及皆尽绿意。“以前是油锯一响、黄金万两,现在是保护森林、价值更高。”县林业局麻绒林场场长、苗木基地的技术督导员吴林说。

1989年3月,吴林正式成为第二代“森林工人”,从此,便与绿色林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甘孜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在‘靠山吃山,有水快流’的发展思潮下,我州曾一度处于被动适应自然条件和对自然资源的单向索取状态。”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低质量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摆上我州经济社会议事日程,全州上下开始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党中央的正确指引下,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逐渐树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来,我州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作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生态甘孜”的决定,加快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创建战略,大力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新认识。

“树坑铁锹、铁镐挖不开,就用电钻破石松土,坑挖好后填土栽树。造林队员背着树苗,一手拿铁锹、一手拎着电钻,翻山越岭植树。特别陡的山坡没有道路,为了运送树苗,队员手脚并用在山坡上挪行。”从伐木工到造林员、护林员、巡山人一路转变,提起早期造林的艰难场景,吴林依然唏嘘不已。

就这样,寒来暑往、汗雨浸湿、蚊虫叮咬、举步维艰、挨饿受冻……吴林同广大林业干部职工年复一年,相继圆满完成退耕还林、封山育林、荒山造林等工程,昔日的荒山披上绿装,生态逐年改善,水源涵养功能日益提升。

吴林表示,更多时候,他更愿意别人称呼自己为“植树人”。角色的变化让很感慨万千,“现在的白玉县各林场林区,优质苗木、中藏药材、食用菌类、林畜林禽、旅游开发……林下资源变成了林下财富,伐木工变成了绿水青山的守护者、茫茫林海的指路人和绿色食品推销员。”

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但释放的生态效益却已大不同。放眼甘孜州,70年间,森林面积从1950年的283.8万公顷增加到2019年的532.4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1950年的18.5%提高到2019年的34.8%,均是70年前的1.88倍,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和覆盖率三增长。1998年以来的22年里,在保护好林业资源的同时,甘孜州选聘21872名贫困群众担任生态护林(草)员,落实生态护林(草)员年补助资金共计1.29亿元;此外,林业生态保护与特色产业发展“两翼齐飞”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以前的稻城县,气候干燥、土地沙化、氧气稀薄,谁都不愿去。“生态环境不好,就下定决心改变。”稻城县副县长思子热太说,“我们种了30年树、20年草、10年花,把家乡变成了园林,把道路变成了风景,让外出打工的人有了回乡创业的念头。”

新建的温瓦路延伸到天边,路两旁的中药材长势喜人。位于瓦须镇哈达村和香钦村的石渠县青藏药谷产业园区,种植面积已达上万亩。“这里原是26块沙化地、滩涂地,零产出。没想到种上中药材,就种出钱来了。”村民尼玛边管理着中药材,边感叹道,“除了土地流转收入,我们村民去年仅劳务收入一项就增收了12.45万元。”

……

“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就业”,这一个个最大限度发挥生态综合效益的缩影,都致力播绿甘孜、永续发展,在打造秀美山川原绿民富目标、高质量筑起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大道上奔跑起来。

“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70年来,我州成为全国首批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市州之一、全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市州之一;州委、州政府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全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颁布实施首部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全面实施森林资源管控“四个最严”制度、16条措施和“8条禁令”,大规模开展绿化国土和大美草原守护行动,全方位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沙治沙等生态建设保护工程,全覆盖推进现代建材替代传统木材建房,全领域打响污染防治攻坚“八大战役”,常态化实施州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制,“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的立体生态格局基本形成。

如今,甘孜生态建设已进入良性循环,全州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已达69770.1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地数量已有83个且面积达到55440平方公里,均居全省第一;进入新时代,我州还将持续发力坚决守好良好生态环境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康巴高原上绘就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态画卷。





  • 上一篇:以梦为马继往开来创辉煌
  • 下一篇:协商民主的甘孜实践